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娇相 > 正文 第十章: 利用孩子 (20)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十章: 利用孩子 (2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话的样子,对于陈隆基的性情他还是知道的,他能有阿瞒这个称号,便就是与曹孟德一般,有一股子野心。只怕会不达目的誓不休。

    苏云君对此只能摇摇头:“我已经派人与表哥说了,晚上我会去一趟外祖家,看看外祖在西域可有得力之人。”

    打心底苏云君是不愿意辅佐陈隆基的,先不说陈景恒与他有恩,现在这些势力一大半都是陈景恒自己谋划了许久的。若是这般便宜了陈隆基,她心有不甘。

    兄妹两说着话,却听到外面有小厮跑进来:“少爷,乡君,公主府派人送来帖子,邀乡君过府一叙。”

    闻言苏云君和苏邦彦不由对视一眼,陈隆基刚走没有多久,公主府却来了帖子,不由问道:“哪位公主?”

    小厮闻言恭敬的答道:“是太平公主府的人送来的,来人还在外面,说是要等着乡君一起,还派了马车过来。管家命小的,赶紧给乡君送来。”

    苏云君看着小厮呈上来的烫金帖子,伸手拿了起来。翻开来就见着寥寥数语,内容便是太平公主邀她现在过府一叙。

    苏邦彦看着苏云君手上的帖子,不由眉头微蹙:“太平公主这个时候要妹妹过去又是作何?”

    一百八十八章: 太平威逼,云君…

    “现在不清楚,只有去了才知道。”苏云君看着帖子,眼中神色复杂,隐隐觉得怕是跟陈景恒有关。

    苏邦彦闻言点点头:“现在只能如此,妹妹你要当心些,若是公主又什么刁难,莫要与公主对抗,等回来找祖父和爹爹再相商。”

    苏云君点点头,跟着小厮去了前厅。

    公主府的人正在前厅候着,见着苏云君过来,恭敬的行了礼:“乡君,公主有请,还要劳烦乡君与小的走一趟。”

    闻言苏云君笑着道:“劳烦您带路。”

    说完带着清明和明茶跟着公主府的人,出门直接上了标有太平公主府徽记的马车。

    公主府与相王府皆是在城西,去公主府必然是要途经相王府的,等马车行至相王府门前时,明茶挑开帘子,就瞧着一队队万骑的士兵将相王府团团围住。在士兵之前有一个年轻的将士,不是旁人,正是苏云君的表兄华文松。

    华文松刚跟属下的人交代了两句,瞧着公主府的马车路过,不由下意识的看了眼。正巧看见马车中的苏云君,想起清明中午去说的话,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皱,随即恢复面色如常,打马往相王府后面走去。

    等苏云君一路到了公主府时,早有侍从候在门口,见着马车到了,忙上前搬着脚凳挑开帘子:“乡君请。”

    明茶当先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这才扶着苏云君下车。

    太平公主正坐在花厅里喝着燕窝,苏云君进去,铺面而来的暖气中夹杂着花香,这才看见公主的花厅内即便是数九寒冬,此刻也摆着几盆鲜花。这香味便就是花传来的。

    当下恭敬的走上前去:“云君见过太平公主,公主金安。”

    太平公主这才放下汤匙,让女官将参汤撤了吩咐道:“给广昌乡君看坐。”

    立马有侍女搬了椅子,在上面还放上毡子做的软垫,恭请苏云君坐下。

    苏云君见此恭敬的坐在椅子上,就见着太平公主让身边的伺候的人都下去,独独留了一个心腹女官在身边,心知她怕是有话要说。当即垂敛了眉眼,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

    就听着太平公主说道:“刚刚乡君经过相王府可看到了?”

    闻言苏云君心中猜测着太平公主的意思,点点头:“看到了。”

    “柏舟一直说广昌乡君是个聪慧的女子,就是三郎也与本宫提过,不知道对于相王府的事情,广昌乡君又是怎么看的。”太平公主看着苏云君,言语间没有半点的架子,仿若是寻常的谈心一般。

    苏云君却是低着头:“云君不过一介深闺女子,对于家国大事不敢妄言,还请公主恕罪。”

    太平公主闻言却是笑了起来:“云君你莫要紧张,你与柏舟定了亲事,叫我一声姑姑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咱现在就姑侄媳的身份说话,没有什么好避讳的,你也莫要紧张,心中怎么想的便就怎么说好了。”

    太平公主越是如此说,苏云君心中越是猜不透:“云君不敢,云君对公主没有半点欺瞒,当真是没有什么看法。”

    “苏云君!”太平公主顿时面色一变,厉声道:“本宫耐着性子跟你说话,你非要这般,便是在逼本宫。”

    苏云君闻言立马起身跪下:“公主恕罪,云君无意冒犯,还请公主恕罪。”

    说着跪伏在地上。

    太平公主不言语,只是看着跪在地上纹丝不动的苏云君,半晌才叹了口气道:“你起来。”

    苏云君这才叩首:“云君谢过公主。”

    站起身来,却是再没坐下,只是恭敬的立着。

    太平公主见此点点头:“当初柏舟书信一封,让我将卫矛公主接到公主府来,我便猜想这是谁的主意,后来听说卫矛曾去过苏家,便在想会不会是你的主意。今日一见,便能肯定,能想到这个法子,让本宫替你们办事的,估计也就只有你苏云君了。”

    闻言苏云君再次跪下:“臣女惶恐,也实在是怕吐蕃来使在陈唐出事会给陈唐带来麻烦,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还请公主恕罪。”

    太平公主看着苏云君又跪下,不由的摇了摇头:“刚刚我还觉得你是个有想法的人,怎么又跪下来,起来说话。不过是闲话,本宫又没有怪罪你,起来。”

    闻言苏云君站起身,就听着太平公主道:“今日本宫找你来,不是为了看你下跪的,是有要是相商,你且坐下好好说话。”

    “是公主。”苏云君恭敬的点头,随即领命坐下。

    太平公主这才说道:“三郎去了你府上?”

    “是。”听到太平公主问起陈隆基,苏云君心中不由微动。

    果然太平公主接着道:“三郎此举的确是不对,再心急也不该对自己的兄长下手,所以本宫帮卫矛掩饰,让她回了吐蕃。”

    苏云君看着太平公主,心知她的话只怕是还未说完,便只是听着不言语。

    太平公主见此笑着道:“云君,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说三郎这般做是错的,但是他也是受时局所迫,所以你也莫要怪他了。今日找你来,一是跟你说这些怕你心中有些误解,二也是希望你能相助三郎。若是三郎能得你相助,定能解四哥于危难之中,到时候于你,于苏家来说都是只好不坏的。”

    听到太平公主说到这里,苏云君不由心道,果然如此,太平公主这个时候找她除了为了游说,她都不知道还能为了什么。

    只是让苏云君意外的是,太平公主现在竟然选择站边陈隆基,毕竟当初陈景恒一封书信,她便直接将卫矛公主接到公主府,可见她与陈景恒之间的关系也很是密切。现在说倒戈便就倒戈,当真人心难测帝王家。

    苏云君只是低着头默不做声。

    太平公主见此,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心中的想法,柏舟自然也是更为优秀,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非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一切都要看命运,凡事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讲究的还是一个命数。”

    一百八十九章: 求助华家,两狼…

    “且不说现在西域那边出了事,柏舟自身难保,就算是西域无事,柏舟现在人在西域,甚至出使突厥。离京城足有万里,若是等他赶回来,只怕这天下都已经定了。这是命,你也不得不认,现如今京城中便就只有三郎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云君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识时务者为俊杰,本宫希望你能明白这句话,一切以大局为重,莫要做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

    太平公主说着看着苏云君,意有所指,不等苏云君开口太平公主说道:“卫矛现在可不在京中,人是去了哪,你是心知肚明,至于为什么去,那本宫便是说不好了。今日本宫将你唤道府中,有可能是为了闲聊几句,也有可能是为了询问卫矛公主下落一事。”

    苏云君闻言猛地抬头看着太平公主,自然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

    不由心中冷笑,当真是姑侄二人,陈隆基用陈景恒的性命威胁她,太平公主现在用卫矛的性命和苏家满门来要挟她,若是她不答应。只怕马上太平公主便会命人将自己抓起来,然后进宫奏请韦后,说卫矛公主曾去了苏家,到时候是通敌叛国还是什么罪名便就由她一张嘴了。

    原本她还以为全部只是陈隆基的算计,却没想到连卫矛也是他们的计划,用来逼迫要挟于她的。

    韦皇后现如今正愁着没有合适的理由,对苏家下手,若是太平公主把这个通敌叛国的罪名送到韦皇后手上,只怕韦后不会怪她收留卫矛,反而会感谢她。

    苏云君看着太平公主不得不开口:“此事还请公主容我想想,祖父和韦大人那边,我需与他们说清才可。”

    太平公主闻言笑着抓住苏云君的手,很是热络的道:“本宫就知道,云君向来乖巧懂事,自然是知道该怎么办的。”

    说完又命宫女去准备茶点,跟苏云君闲话起来。

    只是此刻苏云君哪还有半点心思,待了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便起身告辞。

    等她回了苏家,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

    看着公主府的马车离开,苏云君径直进门,奔着后院的角门去,那里清明早早便准备好一辆青蓬小车。等她们主仆上了马车,车夫便赶着车绕进了苏家后面的胡同,从小路去了华家。

    华文松回来便派人守在侧门,听到说苏云君来了,忙起身迎去。

    今日苏云君被太平公主的马车接走,他看到便没在营里久留,深怕她出了什么岔子,回来跟祖父相商。本想着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却是被华老太爷给制止住,便是一个下午坐立难安,听到苏云君过来,自然是紧张的很,却也是松了口气。

    赶忙快步去接着苏云君直接领着她去了主屋。

    华老太爷华乾和华老夫人此刻早已是坐在屋子里等着。

    见到苏云君,华老夫人顿时站了起来,上前快步的走过去,抓着苏云君的手:“哎呦,我的丫头,外面那么冷也不知道多穿些衣裳,你瞧着手给冻得。”

    元氏在一旁赶紧递上个手炉,华老夫人把手炉直接塞在苏云君的怀中:“好好暖暖,这可别冻着病了,不是要教我心疼死。”

    说着拉着苏云君在一旁的暖榻上坐下,华老太爷见此不由微微蹙眉:“春华,云君又不是个孩子了,自然是有分寸的。”

    说着转头看向苏云君:“听说今日下午你去了太平公主府。”

    闻言苏云君点点头:“不仅如此,今日中午清明刚回到家中的时候,临淄王便登门拜访了。”

    “临淄王?”华老太爷捋了捋胡须喃喃道。

    “正是,这也是云君想要跟外祖父说的事情。”苏云君看着华乾认真道:“今日吐蕃卫矛公主前来报信,说是南奎公主给吐蕃王去信,挑拨郡王出使突厥实为联合突厥想要攻打吐蕃,吐蕃王听信了南奎公主的话,派人去围杀郡王。云君原本以为是因为苏家的牵连,才令郡王遭受了韦后的猜忌,等到临淄王上门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临淄王设下的一个圈套。不过是为了逼云君利用郡王留下来的人,替他谋得王位。”

    苏云君的话出,顿时屋子里的人都倒抽了一口气,他们只听到清明的话,知道说是郡王有难,却没想到陷害郡王的竟然是临淄王。

    华乾看着苏云君道:“那太平公主呢?”

    “太平公主让我相助临淄王,否则就说卫矛公主今日曾到苏家,而后逃回吐蕃,要给苏家盖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苏云君冷静的说道。

    倒是旁边的华文成听不下去了,站起身来:“临淄王和太平公主欺人太甚,这是摆好了圈套让你跳,要么助他们,要么就是要郡王还有苏家所有人的性命,简直是欺人太甚!”

    华文松看着华乾没说话,不由拉了拉华文成:“二弟,稍安勿躁。”

    苏云君只是看着华乾道:“祖父,不知您在西域可有得用之人,能否让他们去救得郡王。”

    闻言华乾看着苏云君:“你是想现在替郡王解围?”

    “是!”苏云君眼中满是坚定,她现在之所以会捉襟见肘,主要是关系着陈景恒的生死,至于太平公主那边只能再做打算,当务之急是先解救陈景恒。

    华乾却是摇摇头:“先不说没有,即便是有救了郡王你打算怎么办?让郡王回京与他们相争?”

    苏云君不言,却是态度明确。

    华乾见此笑着问道:“云君,太平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苏云君闻言几乎不用去想:“太平公主乃是武太后之女,虽然未权倾朝野,却也有着乃母之风,乃是个极为有野心又谋略的人。”

    “那临淄王呢?”

    “若说太平公主是极为有野心,临淄王便可谓是狼子野心,并且手段狠辣,不达目的誓不休。”苏云君不明华乾为何会有这么一问,却还是恭敬的答道。

    闻言华乾笑了笑:“这二人现在便如两狼,你觉得他们二人,谁可辅佐?”

    一百九十章: 华乾点拨以退为进

    苏云君闻言很是冷静的回答:“他们二人皆不是我等可以效忠之人,只怕到时候会狡兔死,走狗烹,即便不会如此,也断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华乾看着苏云君这般,缕着胡子笑着道:“非也非也,你还是太年轻了,看事情尚浅、尚浅啊。”

    苏云君不由看着华乾问道:“外祖此言何意?”

    “现如今若说临淄王,太平公主,郡王三人为三股势力,而你是在这三者之外,却是连系着华家苏家和一些朝臣。成为三股势力想要拉拢之人,自然你是相帮郡王的,这个我们暂且不说。但说这三股势力,原本说从明面上看,太平公主最为强盛,但是实际上却是郡王较为强,所以你觉得可以一搏,去拼这个天下。但是现在太平公主和临淄王现在已经是结为一体,这般来看,便就是太平公主和临淄王的结盟最盛。原本的三角,就变成了他们二人结盟,对付郡王这一方势力。”

    华乾说着看着苏云君:“你想的是解救郡王回京,好与之一争,的确,若是郡王当真在这个时候回京那一切皆有变数,不过结局却是注定的,你可知道什么结局?”

    闻言苏云君点点头:“二虎相争,两败俱伤。”

    “你也知道会是两败俱伤,那为何不现在以退为进,保存住郡王的势力呢?”华乾看着苏云君:“太平公主之所以会在现在倒戈临淄王,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之争。郡王乃是相王的嫡长子,临淄王只是庶出的三郎,若是这个时候太平公主帮助郡王,也只是锦上添花,日后最多丰功册里记上她一笔。而临淄王不同,临淄王本就是没什么机会的人,若是经由太平公主相帮夺权的话,那势必日后更要仰仗依赖太平公主。你也知道太平是极为有野心的人,她想要的可不只是从龙之功,而是完全掌控一个人,最终将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完全没必要这般铤而走险。”

    “云君,你好好想想,临淄王又是什么样的人,他又会甘心让太平公主如此么?”华乾笑着看向苏云君。

    就见着苏云君沉思片刻,抬头笑了笑:“云君明白外祖的意思了。

    闻言华乾这才手捋胡须笑着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现如今先不说即便解了郡王的危机,郡王身负使命这个时候也不得回京,就算是回京了,这个时候去与太平公主和临淄王一争,只会说两败俱伤。从而让韦后坐享渔翁之利,只会加快陈唐的倾覆。这个时候以退为进帮助临淄王,扳倒韦后才是最为重要的,现在我们将郡王撇开,的确他没有出任何力,同样也没有损失任何的实力。不过是在消耗太平公主和临淄王的势力,若是事成,郡王无一损耗保存实力也不是坏事,若是不成郡王这个时候一举出手,便就能稳稳接住这个江山。”

    “谢外祖指点,云君明白了。”苏云君哪还有不懂的,顿时点点头。

    华乾却是笑着道:“你还不明白,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去做么?”

    闻言苏云君不由看着华乾:“外祖的意思不是要云君用自己的势力去相帮临淄王么?”

    华乾顿时笑了起来:“傻孩子,你这般去帮助临淄王,只会让他觉得你是受了他和太平公主的制衡不得不如此,反而会被轻瞧,就算事成也没有你和苏家什么事。既然咱们出力了,总不能半点不得好处。”

    苏云君闻言眉头微皱:“外祖父的意思?”

    “燕北的幽州不错,你去跟临淄王要了幽州留给郡王修生养息。”华乾毕竟是三朝元老,一开口便是要整个幽州城。

    幽州地属北方,自隋朝便就是军事要地,看着说幽州外有突厥,内远离朝廷,又与富庶的江南水乡万里之隔,看起来实在不算是什么好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对于曾在战场上征战四方的华乾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此处因为年年战乱,有突厥滋扰,极其适合屯兵。

    若是陈景恒得幽州之地,那便是等于有了一个保障。他可在此练兵屯兵,并且谁都没有话好说,就算是朝廷想要插手,天高皇帝远怕也是管不着了。

    苏云君闻言不由眼睛一亮,随后躬身给华乾行了礼:“云君谢外祖父点拨。”

    华乾却是笑笑:“柏舟乃是我的学生,你是我的外孙女,我不帮你们还能帮谁。等他日柏舟占据幽州,我这把老骨头也要跟着去看看这燕北风光。”

    华乾这意思就是想要将华家全部搬离京城,苏云君看着华乾点点头:“云君这就去安排。”

    华老夫人见着华乾跟苏云君的事也说完了,这才拉着苏云君问了些苏家和华氏的事。等瞧着已经到了酉时三刻,华老夫人纵然还想跟外孙女说说话,也不得不送苏云君先回去了,毕竟天色太晚,多呆无益。

    等苏云君走后,元氏才看着华乾道:“爹想辅佐郡王儿媳知道,只是爹是打算日后举家去到燕北之地么?”

    闻言就见着华乾点点头,似乎丝毫不介意她妇道人家插手此事:“现如今朝糖局势说不清,即便说当真是临淄王即位,咱们华家有从龙之功,不代表就会有好下场。如此相比,柏舟乃是我的学生,云君跟我们也关系匪浅,远离京城去到燕北之地,条件上自然是没有京中舒适。但是无论是郡王还是云君都不会薄待了华家,对于华家来说,却是长远之计。咱们与其留在京中火中取栗,倒不如远赴燕京,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

    “那届时皇上能同意华家辞官,赴燕北任职么?”谭氏不由问出口。

    她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华家现如今掌管兵权,华祁和华安又是陈唐的文武双将,朝廷断然不会放他们这样的人前去燕北的。

    华乾闻言笑了笑:“这就是我为何要与云君说此事,也是为了让她心中有数,在与临淄王周旋之时会将此事说好。”

    一百九十一: 莺莺拜访,还请带…

    华文松全程听着,不得不佩服祖父,当真是姜是老的辣。

    苏云君却是不知这些,回到苏家,便直接去外院见了苏岩砚和苏广涛,将临淄王太平公主和华乾的话都说了一遍。苏岩砚听着长叹一声:“现如今这样是最好,只是此事怕还是要跟郡王商议一下。”

    苏云君点点头,回了院子便问清明:“现在可能联系上郡王?”

    闻言清明点点头:“郡王虽在西域,但是若是用枭鹰应该还是能联系上的。”

    “那就好,你帮我送一封信,务必要送到郡王手中。”苏云君说着便走到书案前。

    清明立马去为她研磨,就见着苏云君提笔书信一封,随后折好递给清明。

    “这件事马上去办,务必最快的时间将信送到郡王的手中。”

    清明闻言点头:“奴婢明白。”

    说完转身出了屋子。

    苏云君又写了一封信递给明茶:“派人送去临淄王府交给王妃。”

    自上次赵莺莺失手害的周盼险些没保住身子,她便跟苏家再没有往来,现如今苏云君让给她送信。明茶的眉头不由轻蹙,却是没开口,拿着书信出去。

    第二日一早赵莺莺便带着丫鬟登门拜访。

    周盼正在屋子里,听到赵莺莺过来,顿时站起身来,苏邦彦坐在一旁说道:“你莫要着急,当心着点身子,应该是云君请她来的。”

    “云君这个时候请她来作甚?”周盼想到现在的赵莺莺为了临淄王已经有些失了理智,不由得替苏云君担心起来。

    闻言苏邦彦沉声说道:“昨晚云君回来去见了爹和祖父,按照外祖的意思,现在她相帮临淄王是最好的。估计便是为了这件事,你放心好了,赵莺莺求的就是让云君出手相助,现在云君肯开口,她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对云君不利。”

    周盼心知这几日云君一直在为此事忙碌,她现在是怀了身子的人,本就帮不上什么忙,只得叹了口气道:“若是这般最好,只是云君相帮临淄王,怕也是不甘愿的。”

    苏邦彦何尝也不是这么想的,对于他来说,陈景恒是妹夫,陈隆基是朋友,自然还是希望陈景恒好要多些。

    苏云君却是不知道这边,只是在花厅陪着赵莺莺。

    因为上次失手之事,加上会临淄王府被临淄王好一阵冷落,赵莺莺也是知道自己的做法过激了。现在她和苏云君之间已经不是当初还在闺阁之中的时候,现在是有着各自的立场。所以连着说话都是小心谨慎。

    苏云君见此心中忍不住落寞,这便就是权利,兄弟反目,姐妹相争。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苏云君开口道:“今日请你过来,是想请你帮我带句话给临淄王。”

    闻言赵莺莺看着苏云君道:“什么话?”

    “王爷不是想让我相助么?我也有三个要求想要王爷应允,烦请你回去跟王爷说,明日云君会邀请韦安石韦大人做个见证,到时候当面跟王爷详谈。”苏云君说完,就见着赵莺莺先是一愣,随后很是感激的看着她。

    “云君,你打算帮王爷了?”

    见着赵莺莺如此,苏云君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

    赵莺莺却是高兴极了,拉着苏云君的手说道:“我就知道云君是不会坐视不理的,若是有你相帮,王爷定然能如愿以偿。别说三个要求就是三十个也可以,到时候我会让王爷定要厚待苏家,要好好报答你相助。”

    苏云君将手抽开,只是浅笑着说:“祖母许久未曾见过你了,说若是你来了,一定要见见的。只是祖母的身子没那般好,外面这般冷,她实在不方便出留香居。”

    现如今赵莺莺乃是临淄王妃,苏老夫人不过是一品诰命,按照品级是应该老夫人迎接赵莺莺才是。

    只是赵莺莺哪里会跟老夫人计较这些,现如今苏云君肯助陈隆基,她便是欢喜的很。闻言也知苏云君是不想跟她闲话,便顺了说道:“理当是我该去拜访老夫人才是,云君不妨陪我前去拜见老夫人。”

    苏云君闻言点点头,站起身来,便邀了赵莺莺去后院。

    华氏和老夫人此刻正在屋子里说话,听说赵莺莺来了,华氏脸色微微变了变,还是老夫人老辣拍了华氏的手:“既然是莺莺来了,去吩咐厨房准备些她平日爱吃的糕点。”

    因着上次的事情,华氏心中难免对赵莺莺起了芥蒂,老夫人又何尝不是。只是毕竟她还是临淄王妃,现在苏云君又打算跟临淄王合作,那这面子上更是不能少的。

    所以待赵莺莺一进门,老夫人便是一脸祥和站起身来,要给赵莺莺见礼:“临淄王妃来了,老身见过临淄王妃。”

    赵莺莺哪能真让老夫人见礼,忙快步上前扶了老夫人一把:“老夫人是莺莺来看您,您这般到叫莺莺不敢来了,赶紧起身。”

    老夫人顺势站起身来,连忙让丫鬟给赵莺莺搬来椅子:“快坐下说话,听说王妃要来,特地让厨房去准备王妃以前最爱吃的几样小食,还望王妃不嫌弃。”

    赵莺莺顿时满眼含笑:“老夫人说的哪里话,我与云君打小便就是情同姐妹,老夫人也都是将莺莺当做孙女看待的,能得老夫人这般疼爱,莺莺高兴还来不及呢。”

    华氏也跟着符合了几句,几个人便在屋子里闲话起来。

    赵莺莺坐了半天也没见到周盼,不知道她现在如何,心中想问,又怕苏老夫人和华氏想起周盼的事,气氛尴尬。几次话到了嘴边,终是忍住了没开口。

    等过了半个时辰,赵莺莺这才起身告辞。

    苏云君将她送出门,转身吩咐清明去安排马车。

    她也换了身衣服,带着清明去韦安石府上。现如今既然应了临淄王的约,她还得加重自己的筹码,否则只会被太平公主和临淄王制衡。

    因为提前让清明给韦安石送了信,所以等她到韦家,早有人守在门口,看见忙迎上来:“云公子,老爷在里面等候多时了,公子请随我来。”

    一百九十二章: 邀韦安石,谈判…

    苏云君闻言点点头,下了马车随着小厮直接从角门进去。

    韦安石在书房来回度步,听见门外有声响,知道是苏云君到了,站住脚就见着侍从领着苏云君进来。

    忙开口问道:“世侄女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闻言苏云君跪在地上:“侄女有一事还求伯父帮忙!”

    “世侄女怎么如此,快起来说话。”韦安石见着苏云君竟然跪在地上,当即快步上前,搀扶她起身:“究竟是有何事,但说无妨,只要我能做到,定不会推辞。”

    苏云君闻言这才开口:“明日还请伯父前往临淄王府为侄女做个见证。”

    “怎么了?”韦安石听到苏云君提起临淄王,不由警觉起来。

    苏云君这才解释道:“现如今临淄王联合了太平公主要云君利用郡王的势力助他,云君只怕狡兔死走狗烹,所以想让为郡王和苏家华家,争取一些利益,想让韦大人帮忙做个见证。”

    韦安石乃是三朝老臣,最关键的是明面上他只是相王身边的老臣,即便再跟陈景恒有些交情,旁人看来也都是因为相王。所以在这三方势力中还是算得上公允的,苏云君请他做个见证就是要临淄王和太平公主心服口服,日后休想抵赖。

    闻言韦安石点点头:“这个没什么不可,只是这般郡王同意么?”

    苏云君摇摇头:“现如今已经不是郡王同不同意的时候了,临淄王联合了吐蕃使臣,在西域对郡王设伏要挟云君,否则我也断然不会出此下策以退为进。现在当务之急是先解决韦后之事,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韦安石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不由惊讶的问道。

    闻言苏云君答道:“就是这两日,不过估摸着临淄王应该是在郡王人还未离京便就设计好了,太平宫主又知道云君与卫矛公主有些交情,便将风声透给卫矛公主。公主念在与我的交情,便设法熬苏家报信,随后太平公主替卫矛掩饰让她出京会吐蕃。反过来借着要挟我,若是不相帮,便就告诉韦后卫矛公主实则是因为陈唐变数回吐蕃报信,还要污我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我现在也是只能以退为进,保全郡王实力,否则郡王和苏家都在劫难逃。”

    韦安石闻言不由叹了口气:“竟是没想到,临淄王和太平公主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那现在也只能如此,现如今相王危机,陈唐危机,解除危机才是首选。此次即便是临淄王得利,若是除掉韦皇后,定然也只能推选相王登基。到时候一切都还有变数,也无需急在这一时。”

    说着看着苏云君道:“世侄女只管放心便是,明日等你通知我便到临淄王府,届时我也腆着这个老脸给你个郡王做个见证。料想,临淄王不会驳了我的面子,毕竟日后陈唐还要指望我们这些老臣。”

    韦安石这般说却是没有半点大话,他现如今乃是姚崇宋璟张悦等人心中的主心骨,等于是整个老臣的中心。即便说现在发动政变推翻韦后,这些人可能没有多大作为,但是日后要治国平天下,任谁当皇帝也都离不开这些老臣。这便是当初为何苏云君让姚崇等人不要插手到这件事里来的原因。

    “那便有劳伯父了。”苏云君今天这特地跑一趟就是为了邀韦安石相助,如果有韦安石站边,临淄王和太平公主,定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她的提议。

    “只是你打算跟他们提什么要求?”韦安石想着不由问道。

    苏云君闻言笑了笑,目光如炬:“若是他日临淄王得权,划幽州为郡王封地,十年内朝廷不可过问幽州军财政。”

    闻言韦安石先是一愣,随后看着苏云君笑着道:“郡王得你,乃是他的福气啊。若是能得幽州之地,十年之后就是朝廷相管,怕是也管不了了,这样即便没得了这陈唐天下,独划幽州盘踞为王也不无不可。”

    苏云君但笑不语。

    一切安排妥当,苏云君给华乾送了信,然后便就是等着去临淄王府谈判。

    等到晚上,整个京城都是入了眠,苏家的人也大多睡了。

    苏云君却是难以入眠,只穿着中衣起身走到窗边。

    外面刚下过雪,天寒地冻的,晚上更是特别的冷,窗户早就封死了。

    苏云君却是伸手打开窗户,任由着外面的冷风呼呼的灌了进来,仿佛丝毫不觉得冷一般看着外面漆黑的夜色。

    今夜天上竟是半个星星也没有,唯独一轮弯月挂在漆黑的夜空,显得孤独寂寥。

    苏云君看着天上的孤月,不由想着现在陈景恒身处何地,拢了拢身上的衣服,最终喃喃道:“往日皆是你在我需要之时出现助我,现在你又是在何处,过的可好?可会怪我做这个决定。”

    正说着听到响动的明茶端着灯过来,就见着苏云君将窗户打开了,连忙惊呼跑过来:“乡君,您现在穿的这般单薄,夜风寒凉,若是受了寒气如何是好。”

    苏云君不言语,只是由着明茶把门关上,随后走到桌前。

    明茶已经将灯点上,屋子里这才亮了起来,看着苏云君坐在桌前,不由心疼道:“乡君可是在担心郡王,担心明日之事?”

    闻言苏云君看着明茶,明茶跟着她还不足一年,现在却是比天华水华更得她信任和器重。不由的点点头:“虽然外祖所言在理,却不知道郡王会如何打算。”

    “郡王定是能明白乡君用心良苦的,就如同华老太爷说的,现在乡君是以退为进,不代表日后就绝无机会了。郡王向来聪明,定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会支持乡君的。”明茶宽慰道。

    苏云君却是苦笑:“谈不谈的成还是一码事。”

    主仆二正说着话,清明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一张脸已经是冻得通红,显然刚从外面回来。

    一见到苏云君忙快步上前:“乡君,郡王回信了。”

    一百九十三章: 郡王来信,狭路…

    闻言苏云君不由皱眉看着清明:“信送出去不过一日。”

    清明像是猜到苏云君的疑惑,立马答道:“郡王也是前段时间才得了枭鹰,这枭鹰往来西域不过一日夜便可做到。”

    说着将手上的信递给苏云君。

    苏云君只穿着中衣,明茶取了袄子为她披上,好在屋子里烧了地龙也不算冷,坐在桌子旁边接过信封。

    上面空无一物,等拆开信来,苏云君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看着纸上熟悉的字,确定是陈景恒无疑。

    既然还能得空给他她回信,那便就是没什么大事。

    因为苏云君让清明送去的信,将京中的事事无巨细全都说了,并且把太平公主和华乾的意思也说了。陈景恒在回信中,直接让苏云君按照华乾的吩咐去做。并且告诉她,若是要去跟太平公主和临淄王谈,只管用京中万骑飞骑和府兵的控制来谈,若是她手上有着这些军队的控制。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临淄王,都不敢轻视了她,自然对于她说的也会好好考虑的。

    随后陈景恒又说了一下自己在西域的事情,吐蕃这边是提前得到的消息,所以等他到了吐蕃便遭了埋伏,好在他提前有所准备。人还没出发便就给郭元振写了信,所以吐蕃人并未伤到他,他则是被郭元振派人接到郭家的营地。只是吐蕃距离京城太远,他怕苏云君会被陈隆基胁迫派人送的信还未到京城。

    信中苏云君看到陈景恒满满的自责,似乎对于没有提前给苏云君消息,让她担心满是歉意。

    苏云君看着信嘴角微扬,她之所以担心的不过是陈景恒的安慰,和他的想法。

    现在既然陈景恒无碍,也有了他的信,她心中便是有了数。

    而此刻远在西域的陈景恒正坐在郭元振的大帐中,与郭元振对坐饮酒。

    “现如今京里发生的事情,郡王难道就不打算回去?”郭元振看着陈景恒。

    闻言陈景恒笑了笑:“将军觉得我现在回的去么?”

    话一出,郭元振顿时大笑起来:“老臣在位数十年,相王的几个儿子,都是老臣看着长大的,郡王是老臣见过最有陈唐皇室骨气之人,若是郡王皇祖母还在世的话,定然会欣慰的。”

    陈景恒不予置否,只是端起杯子:“今日敬将军一杯,这边柏舟怕是也不得久留了,明日还请将军送我去突厥。”

    闻言郭元振看着陈景恒,面色却是冷了下来:“郡王是当真不怕死,现如今吐蕃这般对待郡王,郡王难道不怕吐蕃联合突厥。到时候郡王进入突厥的境内岂不是狼入虎口,届时就是老臣也无能为力。”

    陈景恒却是无所谓的笑笑:“柏舟怕死,却不是在这个时候,若是因为这些便就畏缩,那陈唐的江山还不如拱手让人。”

    “哈哈哈哈,也是也是。”郭元振听完大悦,当即端起酒杯对着陈景恒隔空敬酒,随后二人一饮而尽:“郡王今日先好吃好睡,明日一早老臣亲自送郡王去突厥境地,谅他们还要卖老臣一个面子,否则我就举兵踏遍他突厥的领土。”

    郭元振说着,似乎并不把突厥放在眼里。

    陈景恒闻言也是一饮而尽:“那就谢过郭将军。”

    等二人闲聊,郭元振才想起来问道陈景恒:“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郡王准备的那一箱子金银首饰是要送给哪家小姐么?”

    一旁伺候的人看着郭元振,前面还刚说不知当问不当问,后面就直接问了。这哪是在问人,简直就是摆明了,我心里有话就得说啊。不由都是面色古怪的看着自家将军,似乎以前将军不这样啊。

    闻言陈景恒笑了笑,他到这西域的一路上,路过边城集市只要有时间便会去看看,专门看那些卖首饰衣裳的铺子。见着好看的就包起来,等到了郭元振这已经是搜罗了一大箱子,看着觉得差不多了,就托郭元振派人给送到京城去,也不怪郭元振会有此一问。

    “柏舟在京中便定下了一门亲事,那是苏岩砚苏老相公的二孙女。”

    听到陈景恒的话,郭元振顿时来了兴趣:“往日臣还在京中的时候,便听着相王对郡王的亲事很是慎重。这苏二小姐定然是有过人之处,要不然相王也不会轻易答应的。”

    陈景恒但笑不语。

    “等过段时间老臣回京述职之时,定要好好去苏家瞧瞧,这苏二小姐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能叫你小子这般花心思。”郭元振说着端起杯子又是一杯。

    京城这边却是不知道这些,等着天亮,苏云君便一如既往的去给华氏老夫人请安。

    等到下午,这才带着清明和明茶备了礼去拜访临淄王妃。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韦安石则是去外院拜访临淄王,一前一后毫无半点关系。

    等苏家的马车到了临淄王府,赵莺莺早就派了丛云等在门口,一见到马车到了丛云立马迎了上去。领着苏云君便往后院走。

    临淄王府门口少不了监视的人,既然是来拜见临淄王妃的,那面子上的事还是得做全了。

    赵莺莺此刻是在外院的大厅中与陈隆基等着苏云君等人过来,太平公主还未来,最先到的却是韦安石。

    陈隆基赶忙命人给韦安石上茶,二人坐在厅内说话,赵莺莺退到后殿,心里估摸着管家说苏云君已经到了,怎么这么会了人还没进来。心急不由领着玄光出去找。

    而此刻苏云君则是在刚进临淄王府的门,还没走几步,便被人拦住去路。

    丛云领着苏云君进门,转向外院的书房走去,刚走上抄手回廊,就看见抄手回廊上站着一个熟悉的人。正是临淄王府的唐侧妃,沈清音。

    之间她此刻已是腹部微微隆起,瞧着也是有身子的人,不过右手袖子空空荡荡的,风一吹没有任何支撑的袖子随风飘起来,却是让人觉得渗的慌。

    沈清音似是不在意自己的右手,只是站在回廊上看着苏云君巧笑嫣兮,很是亲昵的叫了声:“表妹,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啊。”

    一百九十四章: 踩人痛处,格外…

    苏云君看着她并未开口,倒是丛云有些急了,沈清音和苏云君的过节她也是略知一二,现在是王妃要请广昌乡君过去。只是现如今沈清音在临淄王府的地位,她也不敢得罪,只能焦急的看着,祈求她能放过她一马。

    沈清音哪会在意丛云的感受,看着苏云君笑着道:“你应该想过会在这遇到我,怎么没想好要怎么跟我说么?”

    闻言苏云君笑笑:“说什么?难道是跟你说南奎与韦祯的私情,还是韦皇后替韦祯选了一门良缘。听说是季延季大人家嫡出的大小姐,长得也是个端庄秀丽的模样,不知道表姐可曾见过?”

    听到韦祯的名字,沈清音的笑容终是绷不住了,看着苏云君狠狠的说道:“苏云君,我如今的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我不好过,你也休想好过!”

    苏云君闻言却是轻笑,走到沈清音的面前。若说在陈唐她还有忌惮的人,那也该是韦皇后,绝对不会是沈清音。

    “唐侧妃,你现在连名字都保不住了,我倒是想要知道你会让我怎么不好过。劝你现在最好还是把心思放在你的孩子,和临淄王府侧妃的位子上。南奎公主可就不是莺莺那般心思单纯了,莺莺毕竟背后还有赵家,只怕南奎公主入了王府,第一个容不得的便就是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奉劝你好自为之,否则下一次就不只是断只胳膊这么轻松了。”苏云君说着越过沈清音。

    沈清音却是被她的话给彻底激怒了:“苏云君这是你干的!是你干的!”

    回过头苏云君看着沈清音,不由的想起前世。

    前世她便是这般轻蔑的看着自己,然后告诉自己,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将苏家送上绝路的,现在看着沈清音这般,苏云君只觉得心中一阵舒畅。一直谨小慎微,却是没想到这样踩在别人的伤口上,竟然是这般痛快。

    想着苏云君嘴角微扬笑说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能取了你的胳膊,便就能取了你的命。你若是要斗的话,就别怪我无情了!”

    沈清音仿若是被人兜头泼下一碰冷水,从骨子里渗出一股凉意,竟是比这外面的冷风还盛。看着苏云君离开的背影满是怨毒,她一直以为一切还在她的掌控之中,离间苏家和赵莺莺,抓住临淄王让他夺权,她以为只要照着自己想的去做,迟早有一天要整个苏家付出代价。

    寒风吹起她空荡荡的衣袖,沈清音突然大笑起来:“笑话,一切都是个笑话。”

    七巧在旁边看着不由担心的问道:“侧妃...您没事?”

    闻言沈清音顿时止住笑,面色阴冷道:“我没事,回屋。”

    说完便转身朝着另一边走去。

    苏云君刚走过抄手回廊转身就见着赵莺莺站在假山石旁,不由秀眉微蹙:“王妃怎么在这里?”

    闻言赵莺莺不回答,却是面无血色的看着苏云君问道:“云君,刚刚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南奎公主真的跟王爷有关系么?王爷要娶南奎公主?纳她为妾还是?”

    一连几个问题,却是个个都围在临淄王和南奎公主。苏云君闻言只是冷冷的看着赵莺莺:“王妃刚刚什么都没听见,云君什么也没说,也并不知道。”

    赵莺莺却是不接受,失声道:“你说谎!云君你知道为什么不肯告诉我?”

    “王妃云君当真什么都不知道,还请王妃莫要再逼迫云君了。”苏云君看着赵莺莺现在只要一沾上临淄王,便是失去理智一般,心是彻底的冷了。

    这样的赵莺莺,现在或许还担得起临淄王妃,日后是绝对担不起陈唐皇后的。只怕她以后的路是不好走了。

    只是这些话她现在与赵莺莺多说无益,想必她也是听不下去的,否则也不会如此。

    赵莺莺却是觉得苏云君就是不想跟她说,不由挡住苏云君的去路:“云君,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你忘了我们的关系了么?你宁愿去提醒那个处处想要害你的表姐,也不愿意告诉我,到底是为什么?”

    苏云君没想到赵莺莺竟然会这般咄咄逼人,面色冷了下来:“临淄王妃说的什么,云君听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王妃,还请王妃恕罪。王爷还等着云君前去议事,还请王妃以大局为重。”

    说着苏云君想要穿过赵莺莺,却是被她一把抓住:“你今日若是不说清楚休要离开!”

    苏云君见此也是没了耐性,刚要开口,就听到后面一道颇具威严的声音传来:“都堵在这作甚!”

    苏云君闻言转身就见着太平公主领着女官侍从也到了,正好站在后面看了这一出戏。

    很显然赵莺莺这般作态让太平公主很是瞧不上眼,所以在见着赵莺莺时,太平公主连个正眼都没给,只是对着苏云君说道:“乡君还愣在这里作何,既然碰见了就一起。”

    说着当先走了过去,赵莺莺哪敢拦太平公主的銮驾,看着苏云君跟太平公主走远,只能气的直跺脚。

    玄光看着忍不住说道:“亏得王妃还一直把广昌乡君当做姐妹,时常惦念着她,奴婢看广昌乡君根本就没把王妃您放在眼里,这么大的事都不肯告诉王妃,奴婢看她就是等着看王妃笑话呢。”

    赵莺莺听得玄光的话,只觉得更是委屈,连带着也怨恨起苏云君。

    苏云君却是没有再看赵莺莺一眼,只是跟着太平公主,随着丛云的指引一路去了外院的大厅。

    临淄王与韦安石早就坐了一会了,见着太平公主和苏云君进来,临淄王忙上前给太平公主见礼:“三郎见过姑姑。”

    韦安石也跪下躬身施礼:“臣,拜见公主。”

    太平公主轻声道:“都起来,现在没有外人也无须多礼。”

    说完径直走到主座旁的金丝楠木椅子上,坐下,这才看着苏云君道:“乡君今日叫我们在此想要说什么?”

    闻言苏云君看着太平公主恭敬的道:“要说一说如何应对现如今局势的法子。”

    一百九十五章: 要我出手,三个…

    “哦,看样子乡君已经有了法子?”闻言太平公主和临淄王不由挑眉,看着苏云君,双眼如炬。

    苏云君不卑不亢:“那是自然,现如今太后娘娘调遣五万府兵入京,并且命万骑和飞骑将相王府团团围住,我们眼下想要解救相王,当务之急是要推翻韦太后的统治,否则做任何事情都于事无补。”

    “这点我们都知道,只是想要推翻韦太后,怕是没那么容易。难道你有什么好的对策?”太平公主看着苏云君。

    就见着苏云君点点头:“自然,现如今不光我们在这边策划,韦太后也在策划着一场大事,准备将所有陈唐皇室全部网罗其中,连根拔出。然后废了皇上,好自己登基为帝,现如今我们只有更快一步当先发动政变,才能阻止韦太后。”

    陈隆基闻言面色不由一变:“韦太后要准备大动作?乡君如何知晓的?”

    闻言苏云君看着陈隆基道:“我与永安寺普润关系不错,而韦太后身边的崔日用与他私交也好,所以得知一二。”

    “那现在你有何打算?”陈隆基不由追问道。

    苏云君闻言看了看在座的三人,随后说道:“韦太后现在想要将陈唐皇室一网打尽,必须要将京城所有的兵权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如果我说除了五万府兵现在不在我的控制之中,其余万骑飞骑羽林军都在我手上,你们觉得呢?”

    想要在政治上做成一件事,军队的拥护便是绝对的话语权,还有你有了军队的支持,才能发动政变,这个道理太平公主和临淄王自然也是清楚的很。

    所以听到苏云君的话,就是老辣如太平公主,此刻也是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对着苏云君热络的说道:“那我们还等什么,务必要在韦太后之前发动。”

    苏云君闻言却是笑了笑:“这是自然,不过公主还请稍安勿躁,今日请公主至此自然是为了商量这件事,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陈隆基有些迫不及待,忙追问道。

    苏云君这才开口:“谈一谈条件。”

    “现如今我手握兵权,如果倒戈投奔韦皇后替她清除陈唐皇室,相信韦皇后很乐意与苏家一笔勾销。或者说我带着这些人,据地屯兵,坐山观虎斗,也不无不可。如今冒险替临淄王发动政变自然不能什么好处都没有,不给饭吃光干活。”苏云君看着临淄王和太平公主。

    闻言却是太平公主变了脸色:“苏云君你别忘了柏舟还在西域。”

    苏云君却是不慌不忙回了一句:“那就请公主问问临淄王,郡王现在究竟在何处,昨夜云君刚收到郡王来信,说是今日便要启程由郭元振郭将军,亲自送去突厥。”

    闻言太平公主不由看向陈隆基,就见着他的脸色微微有些不自在,他也是刚得到的消息,吐蕃人并没见到陈景恒。陈景恒一入西域根本就没有直接去突厥,而是去了郭元振的营地,吐蕃就算再疑心陈景恒,也不敢去郭元振的营地造次的。只是京中距离西域太远,所以陈隆基现在才得到消息。

    “那你不要忘了卫矛!”太平公主见着事情有些超出她原定的计划,心中微微有些薄怒。

    原本该是他们让苏云君不得不为他们办事,到时候事成直接将苏家踢出,便可与陈隆基均分这权利与利益。

    却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出了岔子。

    苏云君听到太平公主提起卫矛,不由笑了笑:“按着时间算,卫矛公主现在应该是在京城,估摸着要不了多久便能回到公主府,即便公主您现在回去,可能还没有卫矛公主快。”

    自从太平公主用卫矛要挟她之后,她便让清明赶紧联系了黄天霸,好在当初卫矛离京的时候,担心她的安危让她去找了黄天霸。苏云君自然是不会用苏家来做赌注的,所以让黄天霸护送卫矛先回京城,然后让瘦猴带着卫矛的亲笔书信和信物赶去吐蕃。只是面子上她一直是一副被压制的模样,就是连太平公主安排的探子也都给瞒了过去。

    陈隆基知道他们对苏云君的钳制失去效用,现如今苏云君当真可以如她所说袖手旁观,心中权衡片刻问道:“你想要怎么样?”

    闻言苏云君笑了起来,仿若三月春风一般,若不是此刻时机不对,到真让人觉得舒心:“云君要临淄王答应三个条件!”

    “什么条件?”

    “第一,若临淄王夺权,将幽州燕北划给郡王作为封地,临淄王可能答应?”

    “好,若本王得天下,燕北便是大哥封地。”

    “第二,十年内朝廷不得插手燕北军政财,燕北负责替陈唐抵挡北方突厥,但是朝廷需提供军需补给。临淄王可能答应。”

    苏云君看着陈隆基,若说第一条他能答应,很正常。他陈隆基得了天下,将燕北一块地划分给藩王没什么不可以的,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藩王也是归顺于他,所以答应与不答应没什么两样的。可是第二条却是不同了,苏云君要他十年不得插手燕北的军政财,便就是要这十年内,朝廷不得干涉燕北的任何事物。这相当于让陈景恒在燕北画地为王,十年不受他所控制。

    陈隆基不是傻的,即便他夺权成功,登基成帝,这十年的时间他需要修生养息,根本发展不起来。但是陈景恒则是不同,他占据燕北,十年的时间足够他发展起来,与自己一争。

    陈隆基想着不由的变了脸色,刚想开口拒绝,却被太平公主拦住:“第三条是什么?”

    苏云君看着太平公主笑说道:“云君与郡王有婚约在身,自然是要跟着郡王远赴燕北的,所以云君第三条便是,临淄王不得阻止苏家和华家随云君迁至燕北。”

    “广昌乡君,你不要太过分了。”苏云君这最后一条就是要将苏家和华家全都带离京城,不留下任何弱点在陈隆基手上,届时他便更没有什么可以制衡苏云君的。陈隆基再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怒气。

    一百九十六章: 空口无凭,立字…

    苏云君却是笑笑,看着陈隆基声音轻柔的道:“王爷最好还是想想,是天下重要,还是控制我苏云君重要,留不留在京城其实于我来说并无什么大碍。即便现在郡王不在京中,郡王可跟云君交代过,若是王爷这边可以,辅佐王爷也行,若是王爷不合适,郡王还有三个弟弟,再不济还有章贤太子。想必章贤太子别说云君三个条件,就是三十个也能答应。”

    听着苏云君的话,陈隆基面色铁青,连着额头上都冒出青筋:“你这是在逼本王!”

    “王爷误会了,云君再大的胆子也不敢逼王爷,只是就事论事。云君能想到帮王爷,还是因为莺莺,若不是跟莺莺的交情,云君便直接去寻章贤太子了。”苏云君毕恭毕敬的说着,若单看她说话,却是挑不出半点错的。

    陈隆基闭上眼,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半晌才开口:“既然如此就按乡君说的办,本王都应了。”

    闻言苏云君笑笑:“空口无凭,立字为证。今日韦安石韦大人在场,太平公主也在场,刚好做个见证,便就请王爷立下字据,日后也好有个说法。”

    陈隆基怎么也没想到,苏云君竟然让他立下字据,顿时气恼,却被太平公主拉住。

    “便就立字为证让她安心,眼下当务之急是韦太后,现如今跟自己的哥哥你还有什么好争的么。”

    陈隆基看着自己的姑姑开口,脸上还微微有些不耐,他现在依仗的就是太平公主,若是再得罪太平公主就更是麻烦。只得顺着苏云君,立下字据。

    吩咐下人安排了纸笔,苏云君将三条全部写上,随后请太平公主当先签字,而后临淄王,韦安石,最后自己也是签字,这才将字据吹干折起来收好。

    陈隆基看着苏云君将字据收好,不悦的问道:“现在乡君能告诉本王要怎么做了么?”

    闻言苏云君看着陈隆基,很不怕死的笑道:“王爷急什么,现在还不到王爷出面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五万府兵。”

    “你不是说府兵不在你的掌控之中。”陈隆基满脸警惕的看着苏云君。

    就见她浅笑盈盈:“是不在我控制中,但是不代表不在我控制,我便能放任不管。若是我们举兵政变,遇到府兵抵抗,王爷觉得我们的胜算是有多少?”

    京中万骑飞骑羽林军加在一起不过万人,府兵却是有五万之多,但不说被韦太后安排在其他地方,和监视相王的。就单单说皇宫附近就有两万人,足足是禁军的两倍。而且府兵一直驻守边关,作战经验也比禁军丰富,跟府兵比起来禁军可谓是不堪一击的。

    “那你打算怎么做?”

    苏云君闻言说道:“听闻韦太后为了彻底的掌控实权,命自己的女婿和韦家子弟掌管这些军队。万骑飞骑各两人,府兵也派了武延秀和韦安。虽然我没有控制府兵,但是府兵之中也安插了一些人,到时候只消挑拨武延秀在军队做出些让军队大怒的事情,定然能让府兵不满。皆是再鼓动士兵,不需要他们跟着起兵,只要在王爷领着人进宫的时候,不做反抗就好。”

    这些一直都是太平公主和临淄王烦恼的问题,现在苏云君说她能解决这个难题,太平公主顿时高兴道:“那样便是最好了。”

    闻言苏云君看着太平公主道:“还烦请公主和王爷联系一下拥护相王之人,能得他们支持自然是最好。”

    临淄王脸色总算是好了些:“这是必然。”

    “今日我在临淄王府待得时间也有些长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得先回府,若有什么事,就让王妃给我下帖子。再过府相商。”苏云君说着看着临淄王。

    陈隆基知道她只是不想留在王府,当下点点头:“政变之事还要劳烦乡君。”

    说完吩咐下人送苏云君出去。

    见着苏云君离开,韦安石自然留在这也没什么意义,他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帮苏云君做个见证的,当即恭敬的说道:“那临淄王,太平公主,老臣也先行告退了。”

    陈隆基闻言恭敬的送韦安石出去。

    等着人都走了,回到大厅,安乐公主还在屋子里,见着陈隆基不由开口道:“三郎,你今日太过于心急了。”

    陈隆基知道他说的是刚刚对苏云君摆脸色的事情,忍不住道:“她太得寸进尺了,这般和让大哥画地为王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太平公主说着看着陈隆基:“画地为王那可就不是十年,而是这辈子朝廷都不要再过问燕北之事,不过十年而已,难道你觉得这十年你就当真不如柏舟?而且此事是要等你登基才兑现,陈唐天下和幽州燕北之地,孰轻孰重,你还分辨不出来么?”

    太平公主说着很是失望:“你可别忘了,现如今你还求着她才能成事。若是事不成,别说了燕北陈唐了,能不能保命还得看韦太后的心情。别忘了韦太后那边可是已经准备起来,现在就看谁快了。”

    说完太平公主站了起来,意味深长的看了陈隆基一眼,随后带着女官出了大厅。

    等太平公主离开,在书架后面的里间才走出两个人,不是旁人,正是追随着陈隆基从潞州过来的张暐和韩凝礼。

    看着陈隆基面色不善,张暐没敢开口,倒是韩凝礼说道:“王爷,公主所言虽然不中听,却也事实如此,现如今王爷要成事必须得靠着广昌乡君。若没有乡君,便不得华家支持,先不说华老相公在朝中的威严,单说现如今万骑飞骑都掌握在华家两位小公子的手上,外还有华祁手握重兵,我们不可把华家不当回事。广昌乡君和郡王先容他们一时,王爷立下的字据也是登基夺权之后,才将幽州燕北之地划给他们,等王爷登基之后即便把幽州割据。有突厥滋扰,他们怕也没几日安定,到时候王爷只需安天下,十年之后收复燕北不是举手之劳么。何必现在为这些事着急上火,若是广昌乡君当真支持章贤太子,那才是大事不好。”

    一百九十七章: 各怀心思,皆有…

    陈隆基闻言长叹一声:“时也命也运也。若当初在赵莺莺和苏云君之间,我选了娶苏云君为妃,今日她便是全心帮我,何来这些隐患。”

    闻言韩凝礼也是闭了嘴,张暐或许不知道,韩凝礼是个有野心的人,一直关注着朝政所以对朝廷的事情,很是清楚。若果说当初临淄王想要娶苏云君,就苏家的情况,为了避嫌苏岩砚怎么也不会应下这门亲事的。现如今能应下陈景恒的亲事,那也是苏岩砚看出来,陈景恒能护住苏家,这才愿意结这门亲的。

    这话韩凝礼只是心中想想,自然是不会跟陈隆基说的,只怕他也听不进去。

    而另一边太平公主上了马车回府,路上女官看着公主心情不错的样子,不由开口问道:“公主缘何今日乡君提出那三个要求的时候,不帮临淄王说话呢?”

    闻言正微眯双眼养神的太平公主,嘴角微扬:“今日苏云君提的三个要求,都是什么要求?”

    “割据燕北,十年内朝廷不可过问,并且要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带走苏家跟华家。”女官思索着答道。

    太平公主笑的更甚:“这三个条件与本宫又有什么关系么?”

    闻言女官这才反应过来:“这都是乡君跟临淄王提的,与公主没有半点关系。”

    “那不就对了,苏云君这是在给她未来的夫君争地盘,争得的又是燕北那个不毛之地。本宫不过一介女流,住在京中只管这京中的事情便可,燕北的事情本宫可管不到,所以卖她苏云君一个人情又如何。而且本宫也需要柏舟的制衡,这样也好。”太平公主说着靠在马车的软垫上。

    女官却是有些不解:“公主需要郡王制衡?”

    太平公主难得心情好,便是对着心腹女官也更耐心些:“现如今你瞧着三郎处处仰仗着本宫,事事都请示本宫,那不过是现在他还要依靠本宫。等他日事成之后,怕是要翻脸不认人的,现在若是一味的打压柏舟,便就让三郎没了任何可忌惮的。等到日后他翅膀硬了,只怕连本宫的活路都没了,还不如现在将柏舟也养起来。日后三郎若是敢过河拆桥,能捧起他,便也能废了他。”

    太平公主说着,眼中露出一丝厉芒。

    女

您正在阅读《娇相》的章节:第十章: 利用孩子 (20)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37935/10523732.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