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南亚三国
    新墨家在社会矛盾,以及矛盾的发展方面思考很多。
    首先新墨家的立场是希望兼爱非攻。
    但是新墨家这个“兼爱”是包含正确处理矛盾的兼爱,既正视不同阶级、阶层、阶层内部是有普遍矛盾的,但是对于这类矛盾并不采取你死我活、有我无你的处理方式。而是重视在矛盾中双方对矛盾做出有益反应,推动问题向前发展。
    比如,对于目前出现的本土与海外、城镇与乡村、东部沿海与中部山区,等等发展矛盾,以及目前的皇庄卫所企业技术工、民间作坊工匠、进城农民工,以及工举技术人员,这些阶层内部的矛盾,新墨家关注了很多,做了许多调研,明确这些矛盾需要兼爱非攻、协同发展。
    然后是对于未来发展方式,新墨家很关注技术,尤其是技术知识分子跟劳动者的结合,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最好不要由脱离这些生产的人提出。既官员是拍板决定者,但不是解决问题的策划者,要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对这些矛盾提出解决办法。
    在科学方面,新墨家更是对一些科学而不是技术做了很多深入关注,提出目前多数大明人才确实掌握了技术,但对于科学理解还很浅,属于现在是正确的,但是未来发展变化后恐怕很容易跟不上时代。
    新墨家的这些思考比较深入,不少大臣都不太理解,但是朱由校一直在关注,非常认同新墨家的思考方向和解决建议。
    尤其是不是陷入解决事务问题之中,很大程度在新百家里具有不可取代、最有突出作用的影响。
    大明新墨家、新儒家并列第一,实用性的新公输家、新兵家、新农家和新杂家在这两家之下,然后才是也非常重要的新名家、新阴阳家、新纵横家、新法家、新医家,等等。
    当然新名家也做了很多问题的考据,比如天启新时代的农民要如何明确定义和定位,工匠的定义和定位,农与工存在身份转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定义和定位。新名家在这方面做得最多。
    其他新百家也有新思维、新思想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他们都初拟一些方案,准备配合天启皇帝,等回来后推动应对与变革。
    都仔细整理,形成发现问题、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考的报告,准备呈递给天启皇帝朱由校,作为下一步发展变革的参考意见。
    这就是新百家带来的时代变化,在朱由校引导下思想活跃却不内耗,一同助力大明解决问题。
    ......
    大明数年来到达欧洲的陆军总数达到八十六万,这次留下轮换驻守的陆军十二万,其余七十四万一次性回国运输能力吃紧,需要在大明几个海军基地接力运输。
    目前,大明南洋大区,以及东非部分据点发展稳定,积累了足够物资,接力供给返程大军,消耗掉几乎全部积累,不过也都有大明财政填补到位。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物质产出和财政资金,像这样的大军远征是无法做到的。
    天启大明可以。
    朱由校一路视察修建了七成的苏伊士运河,对大明核心盟友埃及也多停留了十天,之后去进入印度洋迅速达南亚。
    目前亚洲各国,只有南亚三国算是大明附属,但又跟大明算不上亲近。
    这次它们三个臣服听命,那也要对它们加以访问和敲打提醒。
    朱由校首先选择女真族为核心,汉人和部分蒙古、南亚人为成员的南亚女真汗国。
    目前大汗福临年纪还小,由太后布尔布泰,在老正黄旗残部的配合下执掌大权。
    布尔布泰在世界议事机构成立后回国,也做好了准备迎接天启皇帝拜访,带领大汗福临远道迎接。
    福临只有几岁,却已经学会了听话不捣乱,布尔布泰和福临以臣子的身份跪拜天启皇帝,布尔布泰说道:
    “女真汗国名义上是个独立国,实际上我们母子一直把女真汗国当做大明的附属国。皇太极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死不改悔,没有大明锦衣卫相救,我们母子早已成了皇太极刀下之鬼。没有陛下的皇恩浩荡哪有后来的女真汗国?
    微臣一直教导福临吃水不忘开井人,世代为大明效劳,大明指到哪里,女真汗国就打到哪里。
    女真汗国的国王永远是大明的臣子,永远效忠大明。”
    阿富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有印度河流域盛产粮食,布尔布泰实行的是各民族平等政策,普什图族、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
    之前勾结准格尔蒙古的普什图族多数去了准格尔汗国,女真汗国没有准格尔汗国和马拉塔汗国地域宽广,可是女真汗国是三个国家中最富裕的国家。
    然后到达达曼和巴罗达,这两个地区属于明军管辖,是大明的海外领土。
    朱由校访问了准格尔汗国,准格尔汗国已经屈服于大明,现在没有了反对大明的心里了,对于大明能够把南亚最富裕的恒河流域中游划分给准格尔汗国,很感激。
    但是准格尔蒙古忍受不了平原地区的炎热和潮湿,他们常年在马尓瓦平原放牧。
    马尓瓦平原其实是次高原,没有恒河流域雨水多也不潮湿,准格尔蒙古人其实更喜欢马拉塔汗国的德干高原,那里比较干燥、凉爽,为了争夺德干高原准格尔人与马拉塔人发生过几次战争,在明军的帮助之下准格尔人被赶走了。
    后来马拉塔人在大明的支持下建国了,好战但很弱的马拉塔人一直想入侵恒河流域,可是几次失败后,在大明的调停下休战了。
    准格尔汗国对于恒河流域只是去收税,也不帮助治理恒河的泛滥,游牧民族不与当地人结合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恒河流域民族众多信仰各异也组织不起来反抗力量。
    略作国事访问,但是去农村也略作走访。
    朱由校发现南亚农村极其割裂。
    与大明的卫所、农村一种对比差距很明显。女真和蒙古人本来是游牧民族,不善于农业生产,女真汗国略微好一点。
    准格尔蒙古汗国却是不参与管理,只管收税,更不去治理。类似于阿三与我们,目前发达城市可以一比,但是县城、乡镇和农村,比我们差距巨大,而且思想落后、恶劣行为和文化盛行。
    马拉塔汗国的土地贫瘠,生产单一,手工业轻工业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在南亚三国中最穷,虽然人口众多,经济无法发展起来。
    朱由校对南亚当然有警惕,但是也知道它成不了大气候。
    因为不论女真人、蒙古人、突厥人,还是南亚自己的政权,都无法真正的权力下达到乡镇以下,无法改变农村。
    大明要能迎接和主导追逐时代发展新方向,必须有调动社会资源,必须有能贯彻到乡镇的能力。
    这是回国后要大幅加强的变革。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