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 第776章 有粮心里不慌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776章 有粮心里不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尼德兰很失落,也非常恐惧,可大明就最近高兴了。
    不是因为暴揍了尼德兰,战报还没传回来呢,而是因为今年虽然寒冷干旱,但是南北方都抗灾成功,保障了今年的收成。
    这可不是小事,而是真的值得高兴的大事。
    小冰河的寒冷干旱客观存在,但有效的官府应对和科学技术发展,能够让大明顺利度过。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回稳了。
    当然,朱由校可不会满足于此,他关注到了新的矛盾点。
    统计部门送给朱由校一份资料,结尾给出了结论:
    “现在大明的经济发展存在沿海与内地的巨大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西部与内地的差异,如果不缩小这三者越来越严重的差异,就会制约大明本土整体的经济发展。关键是人才从欠发达地区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这样的发展趋势必然加大经济发展的差距。”
    朱由校进入了沉思:“如果大明本土的经济体量得不到长促的发展,那么对于北美、大洋洲、东南亚、南洋的控制力就会减弱。
    内地、北方、西部经济必须尽快发展起来,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中原目前只有山东和北直隶的情况略微好一点,这也是占了大运河与沿海的光。”
    这些年也做了很多西部北部发展投入,比如坝上、陕北、河套都有成片的牧场,陕西进行大力扶持修了快速路和铁路。
    但是生产力还是有差距,山西的地域与山东、北直隶、河南相比小得多,土地利用率更低,单靠农业发展拉动山西经济潜力很有限。
    矿产资源与商业能带来一些利润,但整体生产力发展仍跟其他地方有差距,必须大力扶持这些地区的产业。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要吸收东南沿海的人才与资金。
    还有河南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可耕地比例高,可是河南的农业发展生产力提升不高,除了引入花生、玉米、大豆增加了一些利润,其余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商业更是没有起色。
    朱由校做了一些建设规划,利用山西的原料、半成品,与河南的劳动力优势和水陆交通优势把河南建设为加工企业基地。
    未来要建成黄河大桥和水力发电是发展河南经济的必须条件,这两个项目成功之后就把山西、陕西、河南的经济连成了一个整体。
    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能吸引大量人才与资金向山西、河南流动。
    通过顶层的产业规划,促进当地生产力跟上并形成特色不可替代的产业。
    因为朱由校的改革带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这样可以避免水往低处走,市场弱肉强食,导致生产力欠发达区域一直落后。
    其实大明这些年涌现除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改革人才也不少,但自发还是比计划影响力更大,
    在东南沿海一带成功进行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了,中部北部的生产力除了卫所以外,基本上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生产力提升,终究差距会越来越大。
    必须加强计划性,之前给人的印象就是朱由校的改革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想到哪就做到哪。
    之前舆论工具不是掌握在他手中,而是掌握在儒家士族手里。
    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已经实现了舆论大权的转化,现在儒家士族守旧派已经名声扫地,彻底退出了主导大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行列,朱由校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改革了。
    朱由校准备成立“经济规划发展委员会”,大力推动中部北部和西部的生产力提升。
    ......
    北美这时提供的大量粮食和经济作物到了。
    有了充足的粮食,中部西部等自然环境有限区域,就不需要以粮为纲了。
    举个例子,如果都是自给自足,那么因为自然条件差异,湖广可以六成劳动力耕种,三四成劳动力从事商业、手工业,就足以丰衣足食,而山西敢这么做,绝对粮食不够吃发生大饥荒。
    粮食限制了生产力发展,也因为自然环境差异,山西需要九成人种地,一成人手工业商业,生产力自然就会被湖广等地拉开差距。再加上水运对于工业的巨大加成作用,生产力差距更大。
    但是,粮食来了,美洲、南洋的粮食、经济作物源源不断运来。
    不需要以粮为纲了。
    山西也可以一半人种地,一半人搞矿产和制造业等更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因为沿着天津-京城-张家口-大同的运输线,粮食完全可以运到山西。
    大量劳动力进入矿产、手工业和商业,这就是经济规划和运输调度的作用。
    不仅北美,南非好望角也发展大有起色。
    阿济格不断开拓进取,第一年已经把后世的西开普省、东开普省海边低地和山区南坡全部占领,这里农业种植没有问题,可是这里的人不会种地,以前都是用牛羊、牛羊毛皮从东北部农业区换粮食。
    占领马普托之后,明军的海船运来了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人员,开始建设马普托港口。
    第三年初春,阿济格消灭了前来抢粮的数万游牧民族骑兵,一直把他们驱赶到了后世的西北省和自由邦省西部。
    阿济格乘势占领了后世的豪滕省,这里就是后世的约翰内斯堡市和比勒陀利亚市--后世南非矿产富集地,黄金和钻石富集地。
    豪滕省不缺煤炭,矿石的初级冶炼完全可以在坑口附近进行,并且豪滕省北部有一条大河直通马普托港口。
    阿济格这个时候有点想自己的女真同族了。
    多尔衮、多铎两兄弟在倭岛,那边人口众多又比较安逸,一开始还让他有点羡慕,现在他倒是觉得在南非搞事业比安逸的倭岛有意思。
    倒是去了北美落基山脉的阿敏,不知道是不是一样干的还行?
    阿敏当然干的还行,但北美确实就不让阿敏去负责开拓了,而是明军和大明殖民者从大平原往东开拓。
    朱由校派的明军和殖民探险队,已经发展到五大湖北面探索新世界,为大明开疆扩土。
    一半汉人,一半北美土著,在向导的带领下他们绕开湖泊和沼泽地在草原和森林里穿梭。
    两年多时间他们看见得湖泊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终于遇到了后世加拿大东部的佛郎察殖民地和附属于他们的易洛魁部落。
    印第安部落跟易洛魁部落早就前前后后打了很久的战争,同样大明与佛郎察,在北美也迟早有一战。

您正在阅读《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的章节:第776章 有粮心里不慌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8880/21715013.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