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维也纳局势不妙
    新拜占庭罗马帝国在此时的欧洲人心中,几乎成为一盏明灯。
    官方和监国的政策,也引来欧洲所有国家的高度关注。
    现在魏忠贤安置难民,进入集体农场和劳动密集型工厂,虽然待遇只能说一般,肯定不及本国国民,但至少算得上此时的欧洲道德制高点了。
    欧洲其他地方几乎为了战争不择手段,魏忠贤主持的拜占庭罗马当然算得上欧洲灯塔。
    现在还轮不到英格兰来当灯塔,因为其内部也是内战将至。
    英格兰因为白金汉公爵没有像历史一样遇刺,还跟大明达成合作协议,所以国王查理一世还没有过于孤立无援采取极端敛财和孤行的政策。
    可矛盾依旧在。
    尤其是欧洲大战愈演愈烈,到底是保持中立,还是站在哪一边成为内部争论的新焦点。
    上一次大明新纵横家驳倒尼德兰掮客,让剑桥牛津的学者们大多站在大明一方。可是局势乐观了一年多,现在又不妙了。
    大明的商品不断进入英伦,民众可以以平价买到各种之前极其昂贵的物品,像是陶瓷和棉衣过去只有贵族和资本家用得起,现在市民们也可以买得起。英格兰的羊毛、鱼类也大量销售出去,整体的经济是有发展的。
    可是获益的并非之前发展起来的资本家,而是亲王室的新一批资本家。
    如果说之前是资本家和王室矛盾激烈,现在是老资本家和亲王室新资本家的矛盾激增。
    老资本家主要是跟尼德兰等欧洲地区做贸易,尤其是从尼德兰这个欧洲第一贸易集散地采购欧洲大陆物资进入英伦,并把英伦商品通过尼德兰销售往欧洲大陆。在此基础上,老资本家又拓展了美洲殖民地,廉价获取工业原材料,逐步发展起英格兰的产业。
    可是新资本家不一样,这些新崛起者跟王室和大明、板鸭关系密切,主要为大明提供工业原材料,并采购大明的工业产品。
    说白了,前者是做产业的资本家,后者是做原材料和买办的资本家。
    两者利益、产业链和背后经济体都不一样,当然矛盾激增。
    一些英格兰经济学者认为应当以前者为主,发展自己的产业,决不能成为大明的经济附属,再加上尼德兰全力拉拢,很快又掀起一轮发对大明、板鸭和经济附庸的思潮。
    这当然对英格兰是有意义的,但对大明是不利的。
    大明需要英格兰提供工业原材料,消化大明的工业品,而不是让英格兰工业也发展起来跟自己竞争。
    朱由校很清楚英格兰工业潜力如何?后世第二个世界级老大就是它,第三个世界老大也是靠它的工业基础,大明要当世界老大,那就不能让英格兰有自己强大的工业。
    所以,英格兰的原材料资本家和买办们,就是大明的合作对象,那些老资本家当然是对立面。
    但也不定死。
    朱由校其实眼光很开阔,不是打算只有大明一个经济体搞工业,其他都提供原材料。其他国家地区也可以分包一些产业。
    类似于任务发包、计划经济中的各地规划,朱由校给全世界经济体也有经济规划和任务发包。
    英格兰可以有自己的工业,给它的规划绝不是跟自己搞竞争的纺织业,而是煤炭和钢铁等有污染的行业。
    英格兰统治世界靠的是海军,海军最费钱了,那靠的就是纺织和钢铁煤炭这两大近代摇钱树。
    朱由校也不抠门,亚洲就不让英格兰过来了,所以纺织没它的份,但是钢铁煤炭、造船业还给它继续搞,它那“心肝宝贝”的伦敦烟雾咱也不剥夺。
    所以,当朱由校给白金汉公爵和剑桥大学去信,表示绝对支持英格兰本国业发展重要的钢铁、煤炭和造船业时,那些污蔑大明指向让英格兰成为经济附庸的舆论攻击顿时效果削弱。
    暂时,英格兰内部两派争斗均势,反大明浪潮并不能占据上风。
    可就在此时,一个震撼消息传到了伦敦。
    北欧同盟大军,兵临维也纳。
    战局变得更紧张了。
    ......
    瑞典与神圣罗马旷日持久的战争打了十几年了,中途也有其他国家参战,但是主战国后来一直没变。
    瑞典军在古斯塔夫率领下胜多败少,神圣罗马毕竟有不少联盟的经济支持,每当瑞典军后勤跟不上的时候就会来一次绝地反击,把丢失的领土再夺回去。
    瑞典缓过气时继续进攻时就坚持不住,只能以退为进一步步阻击。
    但是因为长期的马拉松式的战争使得瑞典每进行一次大战,就必须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神圣罗马就会趁机反击。
    神圣罗马的领土不断被瑞典蚕食,死伤人员始终要多于瑞典。
    神圣罗马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始终僵而不死。
    战争的转折点在几年前出现了,在佛朗察红衣大主教黎塞留的策划下成立了北欧联盟,在经济上给与瑞典的支持超过了之前十多年的任何时期。
    瑞典利用北欧联盟的资金扩军百分之五十,可是黎塞留又策划了瑞典、奥斯曼、罗刹三国联盟入侵了波兰—立陶宛公国,使得神圣罗马后院易主。
    这一阶段瑞典在南线作战进展不大,可是局势对北欧联盟有利,神圣罗马处境更加不利。
    这一年瑞典、佛朗察、尼德兰、罗刹对国内民众实行累加税、战争税、独立自由税等巧立名目税,搜刮了大量资金。除去罗刹因为东方战争失利没有多参与之外,北欧联盟所有参与国出兵的出兵,增兵的增兵。
    黎塞留顽强抵抗艾斯板鸭进攻的同时,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消灭神圣罗马。
    佛朗察对艾斯板鸭,海军全面劣势,陆军数量占有质量不如,黎塞留干脆下血本,征收大量税收和粮食,扩军十几万,数量比板鸭优势更大了。
    板鸭翻越比利牛斯山脉的军团,面临五倍于自己的佛朗察守军当然不敢强攻。强大的佛兰德斯军团确实处于攻势,但是佛朗察守军七倍于板鸭,强如佛兰德斯军团也不敢轻易与敌人野战。
    黎塞留还有兵力,进一步投入大军越过莱茵河,杀入神罗腹地。
    在加上瑞典挪威王国、丹麦王国和神罗北部诸侯军,这一次北欧联盟出动的兵力是神圣罗马抵抗力量的三倍,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的神圣罗马再也无法抵挡了,节节败退一退再退。
    一直退到奥地利首府维也纳。
    北欧同盟联军大兵压境,包围了维也纳。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