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大明的拓展
朱由校来自后世,对于欧洲殖民地历史比较清楚。
早期的葡萄牙、艾斯板鸭、尼德兰殖民最早,从辉煌到落幕最彻底。
其原因是本国国民基数太低,最后本国的移民包括后裔全部被当地庞大的人口基数淹没。
弗朗察的殖民地政策相对好一些,因为该国的的人口基数要比前三个国家大得多,在丢失了北美最大的殖民地之后,保住了亚非不少殖民地,即使经历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之后仍然保住了一些殖民地,直到现在弗朗察还对少数非洲贫穷国家进行半殖民地控制。
英格兰是进行殖民最成功的国家,对世界的移民最多,对后世世界格局也最大。尤其是其强大的产业优势,尤其是蒸汽时代的工业化,是其超过前面各国的最根本原因。
英格兰有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和最完善的工业体系,还具备控制其他殖民地的实力。
再后来对太平洋最大的未开发国家殖民时改变了策略,那就是扩大移民人数,只是因为本国的人口在不断移民之下人口匮乏,那么大的大陆如何开发?不得不选择用土地和工作岗位吸引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口,但是土著人口一直是少数民族。
即便到了后世土著只占百分之二十二,英格兰后裔占百分之三十三,欧洲后裔占百分之六十六。
可是后来还是独立了,以上人口比例是保证英格兰后裔在独立后掌权的极限人口比例。
虽然独立后不能再绝对控制,但是英格兰还是能够施加影响的。
这一世朱由校派袁崇焕找到并且控制了这个世界第六的大陆,现在已开始移民、建立基础工业基地。当然是以大明百姓为主,以倭国加入大明国藉的人与南洋华人为辅。
此时的土著很少,还接近原始社会的部落形式。
大洋洲的多数大岛都有土著人,没有什么国家,大明兼收并蓄全部拿下,大量移民,除去本地土著全部是华人。
而独立后的漂亮国,英格兰后裔占百分之二十五,欧洲后裔成为了人口主体,纯粹的移民国家,土著被大量消灭,后世土著还没有黑奴后裔多,土著快要消失了。
欧洲殖民者之所以最终失败,但是也因为掠夺加快了自身发展,也促进了被殖民地区的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之所以最终脱离其统治的原因,主要是以剥削压迫和掠夺为目的引起的。
朱由校的殖民政策是移民、技术、投入并举,使移民地区与主体国家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的,他的原则是有投入才有产出。
想要真正把一个国家、地区列入大明领土,必需使当地的华夏人口超过半数以上。人口不足就鼓励多生多养,多生多养还必须以经济为前提,还要提高人口素质。
在移民问题上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尤其是要采取自愿和提供更多上升地位的原则。
不过到了目的地,朝廷已经为移民盖好了房子、分了地,还有大量的慌地可以开垦,还提供半年的粮食和简单的生产和生活用品。
当然这些移民多数是缺少土地、弟兄多,或者没有土地的佣耕者,去了新地方就是地主。
当初英格兰向北美移民就是把一些地位低下的人、犯过罪的人,生活没有着落的人送到了美洲,最后结果如何?
反叛、脱离英格兰,利用血与火的战争争取独立自由。
艾斯板鸭殖民南美是王子要求独立的,还不是殖民地国家不能忍受艾斯板鸭的剥削压迫引起的?
即使王子也不允许自己的国家被万里之外的母国压榨。
当然,即使漂亮国独立后税收甚至高于英格兰统治时期,国民多数都愿意,这就是尊严问题,二等国民待遇没有人愿意接受的。
所以朱由校对于倭国的北海道、九州岛、四国岛划归大明所有也是按民意要求进行的,包括大板、关西百姓自愿加入大明国藉,移民到大明也是采用自愿的方式。
征服与自动加入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使将来后悔也怪不得他人。
关西倭国人有不少被接纳成为大明百姓,但是也不能笼统接受,还要考察是否真心实意加入大明。
如果想要来华夏混饭吃那是绝对不许可的,自强不息是华夏几千年留下的光荣传统,华夏需要的是勤劳能干的人,不要寄生虫。
一些人被迁居到大明,不少华人进入九州和四国。
迁居大明的人也不是让他们挑选人口稠密的富裕地区,而是把他们分配到最需要劳动者的地区。比如说从关西干旱少雨多灾的倭岛来的人,他们根本没有土地,如果把他们分配到同样气候条件下的青海、中亚,但是每人能获得二十亩旱地,他们一定乐意去。
但是绝对不能把他们分配到东部距离倭国较近的地区。
送去新收复的缅甸等地倒是可以考虑,可以冲淡当地土著人的比例,但是大明移民不能少于一半。
大明内地许多家族人满为患,特别是那些子女较多的人,随着人口逐辈增加,人均土地少的可怜,迁移是唯一出路。
大明拿出旅途费用,并且承诺去了帮助他们盖房、制备家什与劳动用具,几户共用一头耕牛,五年不交税,按人头分配给土地,等等优惠政策。
上百万人口迁到北海道、九州岛、四国岛。
现在又增加了长州,因为长州藩全部迁移到了信浓国,留下了长州大片的山地。而且长州西邻大海,南面、东面与九州岛、四国岛隔内海相望。
三个区域已经连成一片,朱由校干脆把三片区域加上大板建成一个省,取名为:“秦遗省”,意喻为秦朝遗民故地。
长州的石见银山开发要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开发太多就会出现通货**。
倭国人被大明科技震慑、被大明民生和物产震惊、被大明文化和思想折服。
尤其是来到京城、天津等地参观的新大明百姓,深深地被大明的各种新式工具、科技和物质财富震撼。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