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工程可以搞起来
对付莫卧儿不仅仅是防御,还要准备进攻。
虽然此时的生产力和基础设施,不可能从乌斯藏都司出兵南亚,也不可能还没收复西域,就想着出兵走西域、阿富汗再到南亚。
可还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揍它。
那就是海路。
葡萄牙、尼德兰、英格兰怎么打南亚,大明就可以怎么打。
英格兰可以从海路彻底掌控南亚大陆,天启大明当然也可以。
就跟艾斯板鸭打入美洲击败阿斯特克、印加相似,大明也可以对莫卧儿有巨大武器优势的同时,拉拢本地被压迫的人。
印度教的马拉塔人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可以像特拉斯卡拉人跟随板鸭毁灭阿斯特克那样,跟着大明一起粉碎莫卧儿。
谁叫莫卧儿自以为天下第一来当出头鸟进攻大明呢!天启大明不去揍别人就已经是最大的恩惠,现在送上门来当然那怪不得我了。
朱由校知道历史上是英格兰支持马拉塔人就把莫卧儿给粉碎了,那何不由大明来支持马拉塔人?
因为地形、人口原因,南亚大陆很难实际占领,这对于一百五十年后的英格兰和现在的大明都是一样。
“烂”土地、“烂”人口,谁去那都能镇得住那里的羸弱人口,但是谁去了那里自己也会被拖累到羸弱不堪。
那就是一个烂泥潭。
不过扶持一个隶属于大明的马拉塔帝国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从战略上可以作为友军,抵挡住西亚中亚的庞大异信仰东扩。另一方面,当地虽然无险可守,但是粮产非常丰富。
这正好跟大明互补,烂地不会让大明陷进去,也不会让茫茫庞大人口把海外有限的汉人稀释掉。
马拉塔人崛起也就是区域强国,再强也强不到太厉害,然后正好给大明当南亚之盾挡比西方还难对付的西亚异信仰者,最后能源源不断拿大米和其他经济作物等基础原材料来,供给给大明的加工制造和研发创新。
朱由校想了想猛然发现莫卧儿其实就是纯炮灰,尼德兰倭国联盟也不是大明、板鸭和葡萄牙联手起来的对手。罗刹国已经面上认怂,把代善、阿巴亥、范文程等都扣住听候大明处理了。
可还有一个家伙,看起来不及上面各国那么强,但真要是打起来还是有点看头。
那就是东吁王国。
虽然后世的那片地方此国较弱,但东吁时期是它整个历史最巅峰时期,大象与大量火绳枪的搭配实力不弱,不久前刚击败葡萄牙人,对大明的西南边疆也是非常熟悉,长期有意入侵。
历史上清朝乾隆时期,跟已经走下坡路的缅甸开打,其实也是败多胜少、死伤超过缅甸,比大明对更强盛的东吁时期表现还差不少。
此时东吁反大明和葡萄牙,背后盟友是尼德兰。
也许莫卧儿是那种自视甚高,轻易就会出头的傻子,虽然庞大但弱点很多,朱由校完全不惧它。可东吁就属于尼德兰的后手,轻易不出手。
估计尼德兰、莫卧儿、瓦剌开始捣乱,东吁绝对会抓住这个机会。
反过来,还要东吁王朝一动手,就是大明恢复缅甸宣慰司的最佳机会。
缅甸宣慰司一恢复,整个三宣六慰一看那么强大的东吁王朝都完蛋了,会基本死心不再作乱。
所以东吁虽然够鸡贼,也有火枪大象的优秀陆军,但拿下他对大明好处极多,当地汉人也不算少,远胜莫卧儿那片烂地烂人。
现在东吁没啥动作,但钓鱼把它钓出来是个好主意。
“起驾,去工部。”
朱由校来到工部,这个衙门大整顿以前贪腐最多,现在彻底大换血,成为近两年成绩很多的部门。
孙承宗、徐光启在朝廷和地方都做出了不少成绩,成为天启朝的明星官员。
还有非常清廉、军事低能、运输好手、治水大才的袁应泰,现在当河道总督也干得不错。他领导运河业务,不仅没受到海运太大冲击,反而让大运河带动沿途原材料、手工业和运输,没有出现沿海个别城市发达而不沿海就贫困的局面。
袁应泰功劳不小,虽然都察院、锦衣卫等大量清查贪腐、渎职和浮夸让漕运衙门清廉,百姓得以正常生产贸易,但袁应泰等一批主政官员又清廉又比较能干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朱由校也是感叹,这个袁应泰只要别去打仗,也别参与党争,去了治水或者运输相关合适的位置上,那可真是一块宝啊~
想想要不是自己保住熊廷弼,基本上是此人接替辽东经略,那可是太可怕了。
对于大明来说萨尔浒是攻守易势,而历史上的袁应泰指挥的沈阳辽阳之战,那可是损失更大且丧失太多野战军,导致后面明军难以跟建奴野战不说,还让敌人拿下辽阳、沈阳等一批大城和近百万人口……
以后袁应泰继续治水吧~
一会功夫到了工部,这回朱由校要找的是工部尚书王象乾。
“臣王象乾恭迎陛下。”
“平身。”
朱由校大约清楚目前工部的分工,徐光启作为左侍郎一般在王恭厂、盔甲厂和天津军械局等北直隶的各个工坊走动,跟常驻工坊的王徵等人经常交流,他们偶尔还去公共学堂讲课。
然后工部衙门的政务,一般是王象乾来主持。
像是各地工程和基础设施奏报、工程用银子的开支、工部与其他衙门事务协调等等,处理起来都挺麻烦的,有王象乾这样的老大臣定在这,徐光启、王徵等人能多投入到技术研究之中,这是一件好事。
朱由校先跟王象乾询问了最近工部事宜,确实是不少杂事,但都处理的不错。
然后是工部工程款的支出明细,目前账目都有都察院的御史核查,使用过程中有言官临时抽查和暗中锦衣卫盯梢,当然没啥问题。
可朱由校想问的事此事的另外一面。
“朕想了解一下,工部和地方官员推进工程,层层有审核监督,会不会让人心情不爽、发生矛盾,或者觉得不被信任而积极性下降?”
“啊……”王象乾一愣,他是真没想到陛下一下子问出这么厉害的问题。
高位者往往关注成绩,然后对过程进度关注。
这回直接问被监督者的感受、矛盾和积极性……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却一般不被拿到台面上讨论的内容啊。
朱由校从对方的反应中看出来答案了,心想果然没错,是时候搞新的改革了。
前面搞了大明的佣兵公司,现在轮到一批大明基建公司出场了。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