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 第512章 袁崇焕闯祸了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512章 袁崇焕闯祸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由校不能把今世还没有发生的事与袁崇焕对号入座,他要人尽其才。
    当初朱由校就命令他对一万京营驻扎兵团和蓟镇兵进行合练,如果练好了就晋升他为承德兵备道。
    结果袁崇焕做到了,按时带着一万合练成功的明军赶到了承德,朱由校当即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任命袁崇焕就任承德兵备道。
    朱由校发现袁崇焕确实有一定的才能,给他连升两级,以为经过自己的正确引导能把他培养成有用之才,但是出于前世的教训,始终不敢让他上前线带兵,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袁崇焕荣升兵备道,对于文官来说正是向巡抚奋斗的开端。
    兵备道是明朝时在边疆及各省要冲地区设置的整饬兵备的按察司分道。兵备道道官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佥事充任,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
    这是很有实权的文官。
    对于政绩不多的袁崇焕来说晋升已经够快了,干得好的话三、五年后有晋升巡抚的机会。
    他只用两年时间就修建了一半承德外围长城,还把大宁的宁王城在旧址上重新修建初具规模。
    朱由校把袁崇焕由承德兵备道提升为承德、大宁、赤峰兵备道,同为兵备道,但是职权范围扩大了三倍以上,大宁与赤峰均有大面积草原,袁崇焕的势力范围扩大了将近十倍。
    况且承德、大宁、赤峰正是连接辽东、蒙古草原、奴儿干都司的战略要地,而且此三地资源丰富,正是大显身手的地方,在这个位置上是大有作为的。
    此兵备道非彼兵备道,袁崇焕又升了一级。
    此时孙传庭刚晋升铁岭、开原兵备道不久,两人级别一样,但是孙传庭在前线,袁崇焕在后方,孰重孰轻不言自明。
    但是自己还有机会超越他。
    不久孙传庭管辖范围扩大了,由辽东巡安张铨建立起来的西辽河河套的兵备也并入了孙传庭得管辖范围,并且在那里大量扩军,还建立了民兵组织,均在孙传庭的主持下完成的。
    这一下袁崇焕开始产生嫉妒了。
    起初袁崇焕干的很起劲,慢慢的他开始心里产生了不平衡,甚至感到很委屈很窝囊。
    孙传庭是袁崇焕的同榜进士,两人的名次还挨着。他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才能远在孙传庭之上。孙传庭与自己是同一年当兵备道,可是孙传庭无论是战功,还是搞建设、练兵均有出色表现,连续不断升职。
    不久之前又被提升为兵部侍郎,兼顾福建练兵打仗,几千里路两头跑。
    一年后因为铁岭、开原、西辽河河套实现了粮食自给,孙传庭又加职工部侍郎。
    现在孙传庭已经是朱由校重点培养的对象。
    就连袁崇焕也看出了不久之后孙传庭还会升职,现在是外职加兵部、工部两部侍郎,下一步一定会晋升封疆大吏,然后进入六部担任尚书。
    孙传庭的上升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这让袁崇焕十分嫉妒。
    更可气的是比他晚一届的进士卢象升,升职绥远兵备道,比自己晋升兵备道还早两年。在丰镇与归化城对察哈尔蒙古作战时,与满桂夺下丰镇和归化城,建立奇功。现在正在筹划收服瓦剌漠西蒙古,相信不久之后又要立新功,前途不可限量。
    嫉妒孙传庭、卢象升不断立功,而自己在草原熬工龄。
    可是陛下对自己重视不够,分派给自己的职位属于后勤服务一类。
    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一定要迎头赶上!
    于是袁崇焕开始在练兵、建城和养马上搞浮夸,虚报成绩,欺上瞒下。
    还夸下海口,要一年练出三万精兵,三年养出五万战马。
    在上级来检查落实时,很快被检查人员发现新建的长城多处出现开裂、塌陷后修补的痕迹,经过调查还发现曾经出现过一次死伤五十多人的大事故,怕支付抚恤赔偿金露馅,欺上瞒下隐瞒事故。
    为了应付检查从其他养马场调来马匹,检查下一个养马场时又把检查过的养马场的马匹调来,都察院的御史发现疑问后又对几个养马场同时检查,发现数量仅有上次检查时的一半。
    这一下发觉不对劲。
    锦衣卫、言官和户部、工部也暗中调查,发现问题不少啊。
    还有不发工伤事故抚恤金,以及用工偷工减料赶进度的问题。
    虚报工程进度、虚报工人人数和工匠薪资、虚报材料数量、使用劣质材料,虚报人数和工程用料,就是为了加快进度,体现出自己能干的政绩。
    还发现袁崇焕建的城,用了原宁王城城墙、房屋地基用了许多原来的石料和台明,城防质量全都有问题。
    支走工料款上百万两名义上全是用于新石料,结果部分用的两百年前老石料,那是有部分钱被贪污了吗?
    也没有。
    袁崇焕为了赶进度,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把旧石料省出来的银子拿去修路。
    当然还是大搞浮夸和虚报,城池质量不过关,且面积根本没他报的那么多。例如说是周长4里的新城,仔细测量周长也就3里半。
    这简直是哭笑不得。袁崇焕没贪污,也没人给他高压要求必须达到什么进度。这家伙为了功绩、为了升官出名、为了想往上爬,干出这种事来......
    “浮夸和虚报......这也是重罪。”
    朱由校立刻派锦衣卫捉拿袁崇焕等人,同时让工部官员去好修缮城池和道路,把这些搞浮夸的豆腐渣工程赶紧检查,避免出了大祸。
    正好整动虚假与浮夸、豆腐渣工程、贪污浪费之风,回抓袁崇焕这个典型,让天下警醒。
    朱由校知道袁崇焕这个人刚愎自用,嫉妒心极强,他的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是把军纪与律法当儿戏,做事偏激、我行我素,把个人感情凌驾于国家与朝廷之上,终究不堪大用。
    袁崇焕被作为反面教材成了典型,游街审判。
    虽然袁崇焕罪不至死,但是丢人丢到天下闻名。
    并且所有邸报、杂志、说书人都去宣传,警告、监督、举报类似这种搞虚报、浮夸风、无底线、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的官员。

您正在阅读《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的章节:第512章 袁崇焕闯祸了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8880/21714794.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