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堂堂正正的胜利
两只大军均为机动穿插来到中部战场,所以大炮没能带来多少。
尽管此时的野战大炮的轮子大到后世人看到有些夸张的地步,但是在沙漠中拖拽还是不现实。大炮的轮子直径足有三米多高,因为铸铁太重轮子宽度不能大,即使在坑坑洼洼的野外可以拖拽,但是进入沙漠就陷了进去,在沙漠里根本就无法运输。
但是中小型火炮明军用沙橇带来不少,因为大明能够生产合金钢管,使得明军的火炮重量比铸铁跑的重量减轻了百分之七十左右。
炮弹也变成了弗朗机炮式的后装炮,装弹速度大为提高。
因为炮管、堵头、子母弹均为车床生产线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大提高,弹头与炮管严丝合缝,并且炮管内部有螺旋线膛线,弹头飞出去是旋转飞行,不像以前没有膛线或者直膛线打出的炮弹没有准头。
炮管外面均装了冷凝水循环套筒,发射炮弹不用再需要冷却耽误时间。
各种炮均有调节角度和测距装置,很快就能调整好射击角度;并且每发炮弹的装药量、火药质量、燃烧值均相同,射击误差精确到了几米以内,可以说弹无虚发。
至于弗朗机炮、虎蹲炮、肩扛火箭炮成了明军这次大战主要火炮,还有手榴弹、二踢脚发射筒相应配置。
因为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无法运到,所以这次的炮战明军不用实心弹,全部是开花弹与散弹。
双方步兵方阵在中间,骑兵放在两边和后边。
显明军虽然人少,可相互之间间距要比奥斯曼阵列要大,步兵阵列的跨度比奥斯曼大阵加上两翼骑兵的宽度还要宽一些。
但是阵列空挡均被盾牌遮挡,明军行距、列距相当于奥斯曼阵列间距的二倍。
穆拉德四世从远处用单筒望远镜观看,以为明军因为人少故弄玄虚,他也没有多想,反正自己一方各方面都占优势,最终以实力说话。
两军相距八百米布好了阵,双方均把火炮推到了阵前,炮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可是明军阵列空挡盾牌遮挡物很快向左右进入了阵列中,露出了每间隔十步的纵向排列的有轮子的纲管跑。
突然,连续唢呐声响个不停。
“嘟~”
阵列前面的小炮和阵列空挡的钢管炮火力全开。
“轰~轰~轰~”
明军队列空挡的大炮响了,声音不像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那样沉闷,炮弹在空中带着呼啸声飞向奥斯曼阵列,每隔十步左右落下一发炮弹,炮弹落地前后爆炸。
无论是奥斯曼的步兵阵列还是两翼与阵后骑兵阵列同时挨炸,爆炸点惊人的均匀,就连后阵也是一样,顿时对面的奥斯曼近卫军人仰马翻。
奥斯曼阵列前的小炮全部开火,可是奥斯曼的实心弹射击速度慢,明军的小炮射击速度是他们的三倍,并且明军的炮弹均是开花弹,小炮对小炮対轰,奥斯曼小炮很快被压了下去,不一会就哑了。
穆拉德四世下令冲锋,只要接近明军阵列,明军的火炮就失去了作用,这是一个军事家临场的果断决策。
果不其然,奥斯曼近卫军在付出一万多人的代价后冲到了明军大阵前二百米,明军的钢管炮近距离无法射击。
明军的肩抗火箭平射短程火箭可以平飞二里远,前面半蹲。射击所向披靡,将近一里范围密密麻麻的全部是奥斯曼近卫军在冲锋,不是被火箭从身体穿过就是被火箭爆炸杀死,二万枚火箭弹杀死杀伤敌人可不止二万,奥斯曼的骑兵也不能幸免。
真正的大杀器!
奥斯曼近卫军悍不畏死,从对射,到一步步接近,到互相投掷爆炸物,再到长戟对刺刀。
奥斯曼的鲁密铳火枪加重型破甲、射程较近的弓箭手,高度类似后世康熙时期清军。
自有其奥妙之处。
但是顶不住,燧发枪的密集排枪射击。
明军的钢板外加橡胶的盾牌掩护着火铳手、投掷手奋勇作战。
排枪火力密集,不是敌人火枪加弓箭可以比的。
但是敌人依然顶着硝烟抵近。
只不过爆炸物非工业化、标准化量产,质量不如明军。比如有大有小,装药和弹片各异,明军扔一批手雷,是一起扔一片,奥斯曼是七零八落的。
然后近战肉搏也是。
敌人的近卫戟兵,本来是列阵对付骑兵的厉害角色,可是早被明军火箭、火枪、手雷打得队形散乱,面对明军近距离的密集排队刺刀冲锋,明军的三才阵和刀盾兵准能形成局部优势,局部都是明军刺刀多,奥斯曼长戟少。
哪怕敌人总兵力多,但是交手瞬间总是人少。
奥斯曼的步兵阵线反被明军打退一百步。
明军后面的虎蹲炮已经接近后世的迫机炮,虎蹲炮的开花弹准确地在敌人中后排爆炸,使得敌人进攻队列断层,冲在前面的近卫军反而变成了少数,被一片片用手雷炸翻,反观奥斯曼的手雷只能炸成几瓣,杀伤力有限。
穆拉德四世见步兵表现不佳,亲自集中骑兵从侧翼迂回。
要一口气粉碎明军侧翼数量有限的骑兵,然后从侧面和背后冲击明军步兵,一举扭转战局。
明军骑兵用骑兵短管火枪五十步射击,然后边后撤边装弹,就是不肉搏。
奥斯曼骑兵众多又有重甲,没被打死多少,更加觉得明军骑兵羸弱,不敢正面抵挡。
一不小心,冲到了明军步兵后方,却处于明军步兵、骑兵的中间。
机铳马车招呼,放倒一批。
步兵排枪放倒一批,刺刀再撂倒个别冲上来的。
明军不管是骑兵、步兵、刀盾兵、弩兵均有手雷,只要奥斯曼近卫军骑兵聚集,肯定要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手雷炸倒一片。
明军的手雷是拉火装置,拉火后有一个延时期,如果扔不远的话就及时向后跑或者趴下,反正伤不到自己。
骑兵扔手雷更有技巧,冲锋时决不能向前扔,向后扔必须尽全力,因为扔出的速度要减掉自身前冲的速度,力气用的小了反而会炸伤自己。
向左右仍就没有顾忌。
然后明军骑兵在贺世贤、曹文诏、曹变蛟的带领下,在这个时间迅速列好锥形阵。
对着队形已乱的敌人骑兵发起冲锋。
近卫军死伤过半直接溃败。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