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 第440章 前方打仗,后方要稳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440章 前方打仗,后方要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天启四年六月,明军主力集结完毕。
    熊廷弼再派人催促努尔哈赤无条件投降,等来的依旧是“我等已经开始建设府县,很快就能无缝融入大明啦~”
    嘴上说的好听,却一点没有实际动作。
    连使者杨涟等人都被软禁起来,跟熊廷弼派的人无法见面。
    “这是摆明了等着我们打过来。”
    人到了蓟镇的朱由校,得到情报后一眼看清敌人的意图。可自己到蓟镇而不是天津、辽阳等地,这一点努尔哈赤、皇太极可很难看明白喽。
    朱由校对东厂提督太监王体乾说道:“敌人有恃无恐,说明兵马士气不低,对粮草储备也很有信心,这场灭建奴之战迟早会打到秋冬季。朕专门从京城出来,除了对敌人的计划,还有对内的钓鱼。你知道该做什么吗?”
    “奴婢明白,现在没人敢通敌和散播厌战言论,可时间一久,陛下又不在京城,估计会有奸邪蠢蠢欲动。”
    “哈哈,东厂夏天多方放假,秋天开始睁大眼睛。”
    “奴婢遵旨!”
    王体乾去了,回去让东厂盯着的人不少。
    上至梁王、福王、秦王、蜀王这几个重点对象,中到东林党和清流那帮人,下到从事粮食、煤炭和铁器的商人,这次都要盯着点。
    虽然经过之前好几次了,正常人都知道不要跟天启皇帝面前搞小动作,就算有疯子想干,底下的人也估计不愿意送死。
    可是利益在那,钢铁哥的老师都说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的驱动力是赚钱和利益,虽然资本是客观发展规律,对于权谋则要主观一些,不会像资本那样“你不做自有人做”。可权势与走私的利益能比百分之三百还要高,所以能不防这点吗?
    看看有没有倒霉蛋上钩~
    另外他还不忘西厂,专门布置下去暗中盯着东厂,防止他们搞冤假错案或者同流合污。
    互相盯防其实只算中下策,上策还是有健全的制度和公平正义的执法。
    大明跟大清比有一点很不一样,就是最开始初创和最后乱起来,包括皇帝在内也要按照律法和规矩办事,不能想扣个罪名就随意编造论罪。
    东厂这边不论怎么查,还有一道保险就是三法司。
    朱由校对内阁次辅韩爌吩咐道:“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三法司这边一定要安排好,朕不在京城这段时间,他们不用常来找朕,但是他们的工作朕在关心。”
    “臣遵旨,一定安排到位。让三法司秉公处事,绝不徇私枉法,也不搞党争牵连好人。”
    朱由校对韩爌提醒道:“三法司必须公正。内阁里你分管刑部、大理寺,至于都察院的叶向高,也跟你是旧交。你会袒护他们吗?”
    “臣不敢。”
    “这回京察与轮查后发现的贪官庸官与行贿的地主富商,你安排他们耐心审讯,处理要有依有据。这样日后京察和轮察口碑建立起来,官员们就能好好干事,而不是想着走捷径。”
    “臣明白了。”
    韩爌心里面给自己敲了下警钟,知道陛下不怕文官私下里关系好,就是不能容忍结党营私和官官相护。而且做事情要公正有依据,不喜欢走捷径。
    心里想着,自己这个内阁次辅虽然一直打下手为主,但也分到不少功绩和赏赐,于公于私都要好好干啊。
    可别被赵南星、高攀龙那几个东林大佬给看扁了。
    在朝廷自己是内阁次辅,但在东林里面那几个大佬在自己之前,私下里可不给自己面子,还说过闲话意思是天启帝王无情,迟早会把自己这个次辅罗织罪名抄家了......
    “哼!我韩爌可以证明,赵南星他们错了。”
    韩爌回去京城了,他和内阁六部众人是轮流十天跑一次蓟镇,反正从京城到蓟镇那就是出个城赶赶路,不到二百里快马加鞭一天能到。
    朱由校把这些安排好,才能集中精力于前线。
    打仗的时候不宜搞大案,免得人心惶惶,前线有人担心被牵连而不专心打仗。但朱由校的大案一向是不搞前线的,专搞有钱的,东厂王体乾不那么聪明,也许就没搞清自己要搞钱搞改革,而不是搞人搞内斗。
    所以王体乾是不能放开手让他搞的,至少三法司能制衡他。
    另外魏忠贤也不适合去干这个。
    相比于杀人坑人,他明显更善于钻营和撑场面。历史上他的恶名恰恰是水平太差才会搞成那样,对付东林党的时候手腕、手段、谋略全都不怎么样,要不然怎么才会三年时间比严嵩三十年时间还干的“坏事”多?
    老魏手段狠,手腕不够灵活,又非常虚荣,搞得九千岁那一套朱由校根本不想看到。
    所以让老魏去抓兵权,去出名扬威虚荣去。
    魏忠贤不适合斗人搞钱,谁适合啊?
    当然是文官自己最擅于~
    这就是京察和地方轮察以政绩为第一考核目标,文官们接下来要做政绩才好升职。这个政绩四年一考核,还真不是虚报就能糊弄的,所以他们必须让治理地区富起来、产业做起来、税收收上来,才能有更好的政绩。
    这样搞钱,比老魏那种好使多了。
    刚处理好这些事,宪兵团总兵戚金有事求见。
    “请戚金。”
    戚金来了后就按照军礼见过朱由校,然后直入主题:“陛下,驻扎兵团擅于工程与防守者已经由宪兵团演习考核,一共一万一千人表现优异,适合到前线作战。”
    “好,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虽然没去打仗,但对驻扎兵团和蓟镇新营兵搞演习与考核,也跟打仗一样要求严格。朕记你们一功。”
    “这是宪兵团职责所在,末将万不敢邀功。”戚金人老实地直接表示拒绝。
    这种性格让他在历史上职位不高,但在朱由校眼中戚金更有近现代军事家的样子。虽然已经过七十岁了,前线不是他的最佳舞台,但他带出来的兵一定能学到戚家军的气质。
    “朕会安排妥当不会亏待大伙。对了,狼筅升级以后,你觉得效果如何?”
    戚金朗声回道:“陛下,此物好用啊。”

您正在阅读《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的章节:第440章 前方打仗,后方要稳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8880/21714676.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