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 第436章 设立技术创新资金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436章 设立技术创新资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万历年间江南已有资本主义萌芽。
    工场手工业出现,大量贷款早已出现。只不过高利贷过多,且大多流入土地兼并,少数在苏州、无锡等地流入纺织和陶瓷茶壶等行业。
    朱由校不打算强扭这些高利贷都去投制造业,免得费力不讨好。用更聪明的办法,选择设立专门投资技术和制造低息贷款。
    现在是顺天府试点,积累好经验与口碑之后,以后就专门推动江南的各类民间产业和全国的各类有技术的采矿与制造业。
    技术与制造领域的人认口碑和实惠,到时候自然都选择魏良卿和自己其他代言人的贷款。
    再加上一些限制土地兼并、对地主超额土地增收产业税的背景下,地主富商搞土地的高利贷必然会靠边站,用不了几十年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大明的金融业早已开始,现在是该走入正途,开始支持产业的时候了。
    这几天给魏良卿交代此事,由内库、户部、工部和簋街饭店各出三分之一构成一百万两技术与制造业投资资金。
    如此皇室占股四成,大明户工两部占股四成,魏良卿个人占股一成,其他之前入股簋街饭店如周应秋、唐人杰、客氏等人占股一成。
    皇室与朝廷资产为主保障资金安全可靠,个人也有占股有积极性,这笔资金正式启动。
    这些资金计划按照百两级别资助技术改良项目,千两级别支持发明创造,万两级别支持已经证明可量产的发明成果。
    聘请徐光启、毕懋康、王徵、戚金、张名世和刘侨作为创新鉴定顾问,以锦衣卫魏良卿、朱由校化名的易小川,以及孙元化等新一批工部擅于技术,以及户部精于算盘数算和财务账目的一批官员吏员等人为创新鉴定评审人员。
    创新发明采取打分制,对创新性、可行性、紧迫性、技术优良等进行打分,依照打分来决定拨付金额。
    虽然对一般的发明或改良只有百两、千两看起来不算很多的支持,却也足够相当于后世几十万到百万,绝对有助于技术改进和发明创造。
    此外还有发明与改良悬赏。
    例如对造桥技术提出悬赏,只要有造桥方面的点子、技术、创新,都可以来竞选。评审后可以对需要进行选择和提供资金。
    这种做法关键也不仅仅是那些赏银和支持资金,更重要的是将官府、工匠、普通百姓的力量结合起来,打破彼此之前互动合作很少的瓶颈。
    “陛下,我们往出花银子,那又怎么赚回来呢?”刘侨配合着布置好细节,但对这一点有些疑问。
    朱由校笑了笑,指着魏良卿问道:“你说说,这些钱花出去怎么赚回来?”
    魏良卿这些年执掌簋街饭店,大大小小什么人什么生意都见过,眼珠子一转就知道了。
    “回陛下,卑职以为可以出钱入股一些好的发明创造,入股支持他们搞产业和商铺,到时候他们赚钱了咱们分红赚钱。”
    “哈哈哈,就是这样,簋街大饭店每年给内库分红十几万两,给工部分十万两,就是入股分红。”
    朱由校给刘侨分析了一下,资金拿出去支持创新发明改良与创业,如果真的要搞产业或商铺,肯定需要场地、工具、设备、人力和销售、运输这些,哪一步都需要不少银子。
    那些地主富商只会搞高利贷,我们搞低息贷款,这是一笔小的收入。
    然后如果涉及到用地、运输和仓储,需要大量土地,那可以提供皇庄、卫所或者工部场地。不想要多少资金,但是需要入股分红。
    这是一笔大一些的收入。
    未来有些产业很有前景,但资金还是远远不够。商业上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当然有商机要抢。
    这个时候就可以由皇家、朝廷或者簋街饭店、可靠产业大规模入股投资。
    如果一拍即合就能快速崛起,赚的钱绝对少不了这些搞产业的发明革新者,我们也能赚到不少。
    这是更大一些的收入。
    大明官方支持发明创新和产业升级,绝不是喊喊口号,而是自己也投资参与。
    刘侨恍然大悟:“陛下英明!卑职真感觉过去浪费了好多时间,太多的钱都没去赚、太多的事情都没做啊!”
    朱由校则夸奖刘侨道:“能有今日成果,你功劳也不小。试想一下,吏治腐败、党争频发、内斗不断,谁能安心去搞发明创新?
    还有军事上也很需要情报,如果前线以为建奴是跟蒙古人类似轻甲敌人、以为高丽是尊崇儒家的亲密兄弟、以为海外技术和财富远远不如大明,那是会完蛋的哦。
    所以说锦衣卫大力侦查情报,大力选拔出身一般却有能力抱负人才、全力配合改革推进与落地,才能创造出官员、工匠、产业商人一起合作的局面啊。”
    刘侨立刻回道:“这是臣应当做的,这些成果都是陛下英明啊!”
    “那也要有人支持才能落实,所以你尽管好好做事,以后锦衣卫一定能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让敌人感到万分恐惧、让百姓见到飞鱼服特别有安全感。
    这样的锦衣卫可以留美名!”
    “臣等一定不负陛下期待。”刘侨、魏良卿一起回道。
    发明创新、产业投资和鼓励锦衣卫的事情也落实了。
    就差暴揍建奴了。
    朱由校让内阁、兵部、户部和工部继续做好后勤运输,他自己这回召集在京的腾骧左右卫,出征前再来一次阅兵。
    武骧左右卫在辽阳,京军征讨兵团已经出征高丽,驻扎兵团大量驻防京城、顺天府及蓟镇各地。
    只有宪兵团和腾骧左右卫两支精锐在身边。
    朱由校这次检阅腾骧左右卫,检阅之后就要调他们去打仗了。
    “孙应元、贺世贤。”
    “末将在!”两员虎将高声回答。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们两个都是厉害将领。
    至少历史上在沈阳、辽阳大败之前,将领还是有一批极有血性,敢跟建奴决一死战的。到了广宁之战才出现将领带头逃跑,不敢野战的怂蛋局面……
    此时沈阳、铁岭大战打赢了,明军的军心并不惧怕八旗,现在抽调各地明军援辽,没有哪一支明军说怕的。
    不过,现在对将领们最看重的并不是胆量和武勇了。

您正在阅读《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的章节:第436章 设立技术创新资金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8880/21714672.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