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可以着手安南了
沐家在云南是个特殊的存在.
沐家不是藩王,家族人口没有膨胀,可是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比普通藩王只强不弱,若轮对明朝的忠诚远非藩王可比的。
除了沐昌祚、沐启元其他沐家人对明朝是非常忠心的,即便前世明朝已经灭亡,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依然誓死效忠明朝,甚至最后代永历帝赴死,以身殉国,也算是捍卫了二百多年来的家族荣光。
锦衣卫调查到自从沐昌祚就开始已经开始私买军火,据传沐家的军队足有两万人,但是朱由校不会怀疑沐家会反叛。
沐启元纯属异类,他只是飞扬跋扈,缺少教育与管教,可能是因为他早丧父母,沐昌祚教育子孙其实很是失败,因为溺爱过渡,造成了沐启元从小任性,爱孙杀孙也!
但是当朝廷要授予沐启元军权时却被沐昌祚立即阻止:“此子忤逆,不可掌军权”,对于沐昌祚的忠诚一言以蔽之。
沐家的忠诚是肯定的,云南的稳定与发展需要沐家保驾护航,因此上朱由校毫不犹豫地把黔国公爵位授予只有六岁的沐启元之子沐天波。
朱由校让朱纯臣、王象谦代表他去信安抚沐家,期待沐家中的老中青结合稳住目前局面。
为何?
因为目前沐家没有独当一面的人物,一个六岁的小屁孩和一个古稀之年颇有远见的老妪,没有年轻一代辅助很难撑起一个相当于中等土司的大家族。
不管是沐家的族人也好,师爷也罢,沐家需要有一套类似于幕僚的班子,还需要有代言人,否则无法配合政府对云南实施改革。
现在的状况是云南官府、沐家和土司三方制衡,三方彼此融合,共同撑起了彩云之南一片蓝天。
云南的安稳非常重要,这次五年建设计划专门把在云贵川修路以外,还在云南推进卫所和公共学堂的建设,尤其是兵家,要成为云南公共学堂的特色。
从地理位置来看,云南距离中原最远,即使中原发生内斗,对云南的波及总是晚于其它地区,而云南自古是“蛮瘴之地”,凭借蛮夷身份、瘴气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旷远以及资源丰富的条件,偏安一隅的云南很容易成为地方割据政权。
沐家除了承袭黔国公爵位外,其后世子孙多以总兵官或副总兵官职位参政,这在武官中属于高级镇戍武官之职。
二百多年来,虽有权势风波,但沐氏家族始终处于云南政权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实力与威望不能小觑。
治理云南需要三大势力政府、沐家、土司共同努力、协调,三方势力在相互制衡的条件下,加速云南的发展。
提拔蔡复一为云南巡抚并加职工部右侍郎,贵州巡抚李枟为加职南京兵部尚书,四川巡抚朱燮元加职户部左侍郎。
以前云南一直没有合适的巡抚人选,朱由校把郧阳巡抚蔡复一升为云南巡抚。
蔡复一曾任湖广参政,分守荆、岳,致力于清积逋、核虚冒、革加派、足军粮、严保甲、禁驿骚、杜参谒、赈洪害、弥兵哗。因办事认真,有政绩,继而升任按察使。
担任易州兵备时,蔡复一出俸金,募乡壮,修器械,积极备战,此举被朝中官僚诬为惊慌失措,蔡复一正气凛然,上疏自辩。
不久,升任山西左布政使,在七个月内,解决了边粮紧缺问题;又裁革浮征,免缴正额。前不久被任为右副都御史,并抚治郧阳。任内疏请免除加派给郧阳的赋税旧欠十几万两;同时核屯额,肃军实,饬吏怀民,政绩显著。
蔡复一是很有头脑的实干家,能找出问题,并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贵的是此人有远见开拓和前瞻能。
与贵州不同,云南基础建设几乎空白,军事建设也要从零开始,云南还是边防重地,还是收服安南、东吁的前沿阵地。
安南,古称交趾。
秦汉以后至五代时期的多数时间里,交趾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版图被华夏直接统治,然而因地处边陲,不仅当地土人众多,且交通不便,政治辐射力度较为薄弱,因此对此地的统治根基一直不稳,最终于公元939年,当地政权势力击败南汉获得独立,是为安南国。
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趁安南政权动荡、胡氏篡权,派大将张辅率大军一举平定胡氏政权,至此,阔别五百年的安南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然而,这样的直接统辖局面没有持续太久。
公元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以“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为由,宣布撤兵,结束了明朝对安南的统治。
此举让明朝对安南的20年经营毁于一旦,标志着中原王朝最后一次尝试将红河平原纳入疆域的努力宣告失败。
同时放弃的还有奴儿干都司,一南一北切头去尾,等于切掉了明朝半条命,为后世华夏埋下了巨大隐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当然与与宣宗朱瞻基求稳、无力控制、安于现状有关。但是绝不该把祖宗一刀一枪打下的领土弃之如草芥。
安南的丢失,关键是云南、广西的交通和粮食问题所致。
而奴儿干都司的丢失,也与成祖朱棣抽空宁王朱权的大宁和朵颜三卫的骑兵打内战有关。
其实奴儿干都司的丢失也是交通和粮食问题所致。
朱由校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对于安南与奴儿干都司的丢失自有他的客观看法,那就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当时粮食的紧缺决定了宣宗的意识,也决定了朝廷大臣的意识。
朱由校坚信伟人的一句哲理性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
西南五省要发展,要尽快发展。
西南五省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是人事、交通、贸易,水利、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卫所建设、文教、军事,均要相互协调发展。
发展需要安定,安抚好沐家、安家和奢家。
发展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安邦彦安定西南有功,计划让其入京封伯,并出力一同搞好西南五年建设计划。
发展需要统战,奢崇明、奢寅入京听候安排,会授予京军职位。
发展需要改革,西南改土归流已是大势所趋。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