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大魏读书人 > 第230章 回大魏,定国策,圣人图谋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230章 回大魏,定国策,圣人图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浩然王朝。

    随着文宫腾起。

    刹那间。

    绽放出亿万光芒。

    镇压天地妖魔。

    这是朱圣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守仁。”

    “记住,老夫只能镇压三年。”

    “找到他真正藏身之处,将他诛杀。”

    “或者统一中洲,凝聚中洲龙鼎,成就圣人,那么一切阴谋诡计,都将对你无用。”

    这是朱圣最后的声音。

    随着这道声音传入耳中后。

    一切的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圣威消失。

    异象消失。

    取而代之的便是平静。

    不过龙血阳玉,悄然无息地被朱圣送至许清宵手中,没有人察觉得到,许清宵也在第一时间将此物藏起。

    此时。

    文宫消失,不知去了何处。

    朱圣一脉,也彻底陨落,主要的八成读书人,在这一日被朱圣全部清理干净了。

    这件事情,将永远被记在史册之中。

    此时此刻。

    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众人的目光显得有些古怪。

    他们既有一些惊愕,也有一些说不出来的异样。

    原本,这一日应当是浩然王朝建国之日,却没想到的是,国家没建好,文宫先没了。

    这一幕极其戏剧化。

    让所有客人沉默。

    而且这一次,不是许清宵,而是朱圣。

    朱圣太狠了。

    门徒一脉,斩尽八成,剩下两成,属于那种正儿八经读书的,也不参与任何是非,算是正经读书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活下来了。

    望着消失的朱圣。

    许清宵神色却显得十分沉默。

    对于天下大部分人来说,在他们看来,朱圣虽然杀了一批读书人,但以身镇压妖魔,也算是稳住天下太平。

    可对许清宵来说,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已经袭来。

    第四代圣人是幕后者。

    活了五千年之久。

    不过现在有几个问题摆在许清宵面前。

    他为什么能活五千年?

    他到底在图谋什么东西?

    朱圣给予的唯一信息就是与仙尸有关系。

    想到这里,许清宵长长吸了口气,太多太多的谜题出现了。

    眼下虽然得知幕后黑手是第四代圣人,但并没有任何作用,不知道对方的位置在何处,无法诛杀,彻底解决祸端。

    “要回去,与陛下商谈。”

    许清宵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能逗留了,很多事情要回去商谈。

    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反抗。

    就如此。

    许清宵望着路子英等人道。

    “诸位,许某先行告退,回大魏王朝。”

    “如若诸位愿意,过些日子可来大魏,许某一定盛情款待。”

    许清宵开口,路子英,战龙,陈宇,王飞几人都很不错,子啊关键时刻为自己说话,光是这个,许清宵便愿意结交众人。

    “好,过两日定去大魏京都,拜访许兄。”

    “恩,到时候亲自来拜访。”

    “许兄放心,定来打扰。”

    众人纷纷笑道。

    当下,许清宵也不啰嗦,直接离开,不过临走时,他看了一眼佛门中人,后者一个个神色并不好看,而许清宵目光也略显冷意。

    只不过,许清宵没有废话,他来到城外,踏上龙舟,启程往大魏飞去。

    随着许清宵走后。

    众人也逐渐退散。

    原本繁华无比的文圣城,如今不到半天的时间,却已经变得满目疮痍,这就是圣人的力量。

    让人有些唏嘘,也让人有些觉得不切实际。

    想想也有些令人无语。

    大魏文宫的底牌,是复苏朱圣,结果没想到竟然成为了覆灭文宫的导火索。

    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

    永远不知道未来和意外谁先到来。

    强势如文宫,估计也想象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会死在朱圣手中。

    这还真是可笑至极。

    与此同时。

    龙舟上。

    许清宵静静坐在龙舟内。

    他盘腿而坐,心神则在第一时间,沉入了天地文宫内。

    天地文宫。

    朝歌等人早已经看到了外面发生的事情。

    实际上对于幕后黑手是第四代文圣,他们也充满着惊愕。

    “见过诸位兄长姐姐。”

    许清宵朝着众人一拜。

    “守仁贤弟,莫要多礼。”

    朝歌率先开口,随后也没有什么拐弯抹角,而是看向许清宵道。

    “这件事情,感觉还是有古怪。”

    朝歌直接出声,他皱着眉头,觉得整件事情还是有些古怪。

    “兄长请说。”

    许清宵有些好奇,看着朝歌。

    “第四代圣人是谁,愚兄不知,也并不了解。”

    “只是他怎么活了五千年?难不成与我等一般,意志存于文宫当中?”

    朝歌说出第一个疑惑点。

    五千年。

    这有多漫长?

    朝歌他们是第一代大圣人的门徒,也没有活五千年,只不过是意志被封印在文宫,并不属于活着。

    而是思想存留下来。

    “应当不可能,如若是意志存于文宫当中,朱圣如何击伤他?”

    “他还活着,是本体,可这样活了五千年,实在是想象不到有什么办法。”

    破邪也跟着开口,他直接否决朝歌的猜想,毕竟刚才朱圣实打实与李圣交过手。

    差一点将李圣诛杀。

    所以不存在只是一道意识,而是本体,再不济也是一道真灵之体。

    “不能这么说,到了圣境,接触的东西都不一样。”

    “或许有其他法门,让他活到了现在,只不过他付出的代价很大,打不过朱圣一道灵体,就足以证明,他失去了圣人的力量。”

    “无法掌控天地之力,否则的话,他哪里需要躲藏在暗中?至于这么费劲?搞这么多事情出来吗?”

    文宫中唯一的女子开口,她不认可众人所言。

    但她唯一笃定的是,李圣的实力,不会很强,不是完整的圣人,但拥有部分圣人力量。

    “恩,这个倒是实话。”

    “不过,有时候不能完全相信任何人。”

    “守仁,我不是别的意思,你已经成为了半圣,下一步就是亚圣,现在的你,已经算是这天地之中最强的一批人了。”

    “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很多事情,必须要自己去调查清楚,任何事情听一半即可,自己好好思考。”

    朝歌提醒了一句。

    让许清宵自己好好思考,不是什么都听别人的。

    “恩,愚弟明白,多谢贤兄指点。”

    许清宵点了点头,这一点他牢牢记住。

    “不过有一点,朱圣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你的时间不多了,他的真灵之体,只能镇压天下三年,可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不清楚。”

    “儒道一脉被削的太狠,虽说这批读书人,一个个儒不像儒,可他们终究是读书人,体内有浩然正气。”

    “这股力量可以压制邪祟,现在被朱圣斩了八成,只怕将来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只是三年的时间,你想要成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朝歌神色极其严肃道。

    他不是危言耸听。

    看起来这些读书人感觉没什么作用,可实际上他们体内的浩然正气,会凝聚成无上阳力,如今儒道一脉被斩。

    朱圣以真灵压制天下妖魔,其实就是在压制无上阴力。

    不然阳力一旦锐减,阴力将会疯狂吞噬,从而诞生无数邪祟。

    邪祟这种东西,不仅仅只是妖魔,而是一种怨念,影响万物心情,其中涉及很多因果之说。

    就好比,你看到了一株灵药,你想去拿,结果发现有妖兽守护着,你费劲千辛万苦拿走,然而有人出现,截取你的宝物,你恨意无穷,产生报复心态,去修炼邪功,或者成为妖魔的走狗,把他全家杀光。

    这种就是阴力的作用。

    亦或者有人修炼,原本心态已经摆平了,打算随缘修炼,但发现别人不知道通过什么办法,突然突破了,这下子自己忍不了,就想尽办法去提升修为。

    同时还会猜忌对方是不是修炼异术,或者是修炼魔功,最终不断安慰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才是阴力增强的后果,不是说一瞬间诞生出无数妖魔。

    想要压制住阴力,就必须要成圣。

    儒道一脉极其重要,朱圣一脉死绝了八成,相当于天下儒道读书人只有三成左右,锐减了七成。

    要说不会出问题,谁会相信?

    “三年不可能成圣。”

    “强行成圣,只有弊没有利,极其容易成为伪圣。”

    老者开口,他道出一件事情。

    此话一说,众人不由纷纷看向他,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伪圣?”

    众人有些不清楚这是何意?

    而后者皱了皱眉道:“老夫也不是特别清楚,但老夫知道的是,大圣人并非是真正的第一个圣人。”

    “他之前还有一尊圣人,不管是境界还是实力,都如同圣人一般,但他不是真正的圣人,而是伪圣,就是因为那人急攻心切,以最快速度成就圣人。”

    “抢先大圣人一步,最终形神俱灭,彻底疯魔。”

    老者开口道。

    “还有这种事情?”

    “原来是这样啊。”

    “那守仁你还是不要太急了,三年后即便是天下大乱,可也不会一下子乱起来的,总会有时间等待。”

    “恩恩,如若有伪圣这种说法,还是不要急,想想也是,成圣者哪里是急出来的。”

    众人纷纷点头,也安慰了许清宵,让许清宵莫要心急。

    “愚弟明白。”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不傻,自然明白拔苗助长这个道理。

    “不过,如若得到中洲龙鼎,那一切就说不准了。”

    突兀之间,有人开口,是那名书生模样的男子。

    “中洲龙鼎,传闻来历极其不凡,代表着天下气运,如若当真能凝聚出中洲龙鼎,守仁,莫说成圣了,你甚至可以借助中洲龙鼎,超越圣人。”

    “成就古今往来第一圣。”

    他声音平静,可目光无比笃定道。

    “古今往来第一圣?”

    许清宵有些好奇,众人也不禁好奇。

    这五人皆然大有来头,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辛秘,只是大部分记忆都被封存罢了。

    如今听到对方这样说,众人岂能不好奇?

    “恩。”

    “中洲龙鼎,是天下气运凝聚之物,掌中洲龙鼎,有无量好处,成圣都是小事。”

    “但具体的事情,我不清楚,很有可能与长生有关。”

    “五大仙器,并不是传说,中洲自古以来,都是天下势力瞩目之地,守仁,虽然说起来可能有些不切实际。”

    “但如若你当真能在三年内凝聚中洲龙鼎,你将成圣,而且是古今往来第一圣。”

    “到时候什么阴谋诡计,什么幕后黑手,统统都是浮云。”

    他神色认真道。

    对中洲龙鼎极其推崇。

    “这龙鼎当真有这么强?”

    有人好奇,毕竟按他的意思来说,掌握中洲龙鼎,就能掌控天下一般。

    “恩,此物意义太大了,有很多传说,我脑海当中有一些记忆,得到中洲龙鼎,极有可能突破一品。”

    “当然,这些都是传闻,具体如何我不清楚。”

    对方如此回答道。

    让众人一阵不知该说什么。

    不过仔细想想,的确有些依据。

    毕竟中洲自古以来都是天下势力关注的地方,而且中洲一直都有这种传闻。

    有一定可能性,但具体如何,就不清楚。

    毕竟中洲龙鼎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过。

    还没有听说过谁能一统中洲。

    “想要获得中洲龙鼎,第一步便是要统一中洲,只是这过程很难。”

    “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实力,更主要的是,天下势力都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现象。”

    朝歌开口,他做出了判断。

    许清宵点了点头,这个他更加清楚。

    如今中洲三大王朝。

    大魏王朝,突邪王朝,初元王朝。

    算是三分天下,虽然大魏王朝如今蒸蒸日上,要不了几年便可成为三大王朝之首。

    可问题想要统一中州还是太难了。

    一旦大魏想进攻初元王朝,那么突邪王朝也必然会想尽办法来帮助初元王朝。

    除非大魏王朝和初元王朝能互相拖垮,不然的话,战争出现一面倒的情况,另一个王朝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唇亡齿寒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大魏王朝想要一统中洲,就必然要一口气宣战两大王朝,一举歼灭。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动用一品。

    可问题是人家也有一品啊,你拿什么跟别人斗?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也是中洲数万年来,都无解的难题,古往今来,中洲不知诞生多少王朝,互相制衡。

    没有人能够一统山河。

    不过看似无解的问题,其实也不是真的无解。

    绝对的武力再加上各种权谋,就有机会实现统一。

    绝对的武力很简单。

    大魏必须要有五位以上的一品。

    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有两位,可这天下绝对不止两位一品武者,真当大魏宣战之时。

    天下势力岂能不出手帮助突邪和初元?

    五位以上的一品强者,便可阻挡这些存在。

    但想要诞生五位一品,实在是痴心妄想。

    尤其是在这三年内。

    这根本不可能。

    只不过许清宵有另外的办法。

    五位一品,做不到。

    但大炮这种东西,可以代替。

    再不动用一品的情况下,大炮可以解决一切。

    射程之内皆真理。

    最起码可以看到希望。

    当下,许清宵收回了心神,与众人再闲谈几句后,便离开了天地文宫之中。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龙舟极力加速。

    三个时辰后。

    许清宵回归大魏王朝。

    没有任何犹豫,许清宵直奔皇宫。

    “参见王爷。”

    “参见王爷。”

    从王府走出,许清宵一路朝着皇宫走去。

    一路上的侍卫纷纷朝拜许清宵,浩然王朝发生的事情,他们自然也知晓了。

    对许清宵更加敬佩崇拜。

    就如此,许清宵来到皇宫外,他无需禀报,可直接入宫。

    “王爷,陛下正在大殿与百官商议,陛下让奴才跟您说,如若您到了,速速入殿。”

    宫内有太监直接走来,告知许清宵这些事情。

    “好。”

    许清宵点了点头,随后直奔大殿当中。

    此时。

    大殿内。

    女帝端坐在龙椅上。

    百官聚集,正在商议事情。

    浩然王朝就此覆灭,这对大魏来说是一件好事,也算是恶狠狠地出了口气。

    但儒道一脉被灭,又成了一个难题。

    读书人的作用,他们比谁都知道,不仅仅可以增强国运,更主要的便是镇压天地邪祟。

    如今儒道一脉被杀了这么多,只留下一点根基,必会酿出大祸。

    好在的是,朱圣镇压天下三年,给世人争取了三年的时间。

    如今天下各大势力都在谋算三年之后的事情。

    大魏王朝不可能不布局好来。

    毕竟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三年的时间,真的不多。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启禀陛下,平乱王参见。”

    随着声音响起,大殿内百官纷纷将目光看向殿外。

    “快请平乱王入殿。”

    女帝开口,她眉头一直皱着,等听到许清宵来了以后,女帝不由舒展了眉头。

    实际上,对整个大魏朝廷来说。

    许清宵仿佛有魔力一般。

    任何事情,只要听到许清宵来了,就莫名感觉事情没那么难了。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许清宵这一年来所作所为,每一件事情都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都是不可能逆转的局面,却都被许清宵逆转了。

    尤其是这次浩然王朝,所有人都为许清宵担忧,认为浩然王朝定有底牌。

    却没想到,朱圣都被浩然王朝复苏,许清宵还能反败为胜。

    怎不让人安心?

    “臣,许清宵,拜见陛下。”

    走进大殿内。

    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

    “爱卿免礼。”

    望着走来的许清宵,女帝眼神当中露出一抹喜色,只是很快又藏了进去。

    不过这一幕,被众大臣也纷纷看在眼里。

    尤其是六部尚书,还有安国公等人,一个个心中莫名一笑。

    这是好事。

    “王爷。”

    “你来的正好,如今我等正在商议三年后的事情。”

    “你正好为陛下出出主意。”

    陈正儒第一时间开口,将这次朝会的目的告知许清宵。

    如今朱圣镇压天下妖魔三年,封住了阴力增长,但对天下人来说,大家只有三年的时间。

    如若这三年做好了,未来即便是遇到什么麻烦,大魏也能安然度过,大不了辛苦个十年二十年,等新一代的读书人恢复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

    听到陈正儒这般开口,许清宵点了点头,随后看着女帝道。

    “启奏陛下。”

    “臣火速赶来,也是为了此事。”

    “正好诸位国公大臣都在,那臣也就直接说。”

    “大魏要定下国策了。”

    许清宵开口。

    他在龙舟当中思索了数个时辰。

    笃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魏要定国策。

    此话一说,百官有些惊讶,至于女帝反倒是显得十分平静,望着许清宵道。

    “爱卿直说。”

    随着女帝开口。

    许清宵也就不遮遮掩掩什么。

    “陛下,如今浩然王朝已经覆灭,文宫一脉也被朱圣斩杀干净,天底下的读书人,只剩下了三成左右。”

    “三年后,天地大变,妖魔横出,也会出现诸多祸端。”

    “这件事看起来是一场危机,但臣认为,这件事情,对大魏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许清宵神色笃定无比道。

    一瞬间,百官哗然,众臣有些不理解许清宵这番话的意思。

    在他们眼中看来,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尤其是儒道一脉被杀的这么干净。

    许清宵竟然还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有些古怪。

    思维太跳跃了,一下子他们接受不了。

    感受到百官的疑惑。

    许清宵也不藏藏掖掖,而是望着女帝继续开口。

    “三年后,天下势必动乱,无论是中洲还是其他洲地,都会受天地影响。”

    “这是一场大危机,但如若在这三年内,大魏王朝能够完成蜕变,恢复鼎盛状态,甚至超过鼎盛状态,极有可能不受影响。”

    “反倒是突邪王朝,初元王朝,甚至是其他各大洲地,可能会在这场大难之中,伤筋动骨。”

    “此消彼长之下,大魏王朝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能超越天下一切势力。”

    “到了那个时候,突邪王朝也好,初元王朝也罢,只要大魏愿意,可吞并一切。”

    许清宵语气平静道。

    可这番话说出后,引起满朝哗然。

    “这怎么可能?”

    “一统中洲吗?”

    “嘶,平乱王当真是敢想。”

    众人惊愕,实在没有想到,许清宵的目标,竟然是想要借助这次天地大乱。

    一举吞并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

    莫说百官了。

    即便是女帝,再听完许清宵这个计划后,也不由露出震撼之色。

    这次朝会,大家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迎接三年后的天地之乱。

    可没想到,许清宵想的是,如何借助这次机会,一举吞并初元与突邪王朝?

    莫名之间,众人忽然明白许清宵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内,封王成圣了。

    “爱卿,继续说。”

    不过,女帝还是让许清宵继续说下去。

    “大魏王朝,历经北伐之乱,国家动荡,缺银缺人。”

    “但距离北伐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百姓根基也已经恢复部分,无非是粮食问题。”

    “现如今,大魏有足够的屯粮,再加上各种种子出现,足够大魏百姓吃饱喝足。”

    “虽然时机并没有真正成熟,可大魏却已经有征战中洲的资本。”

    “眼下三年,对大魏来说,极其重要,如若走对每一步棋,这三年胜过三十年。”

    “朝廷不惜一切代价,重仕,重农,重工,重商,三年内大魏百姓将吃饱喝足,实实在在感受到国家蜕变,那时大魏百姓将树立自信。”

    “即便是天下大乱,又能如何?大魏君臣民一心,任何动乱都阻挡不住大魏前进的步伐。”

    “臣之意见。”

    “三年发展,三年镇乱,三年休养,第十年举兵征伐天下。”

    许清宵声音平静,但他的话语,却震耳欲聋。

    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

    以现在大魏粮食足够的情况下,就应当竭尽全力去发展,不要想着未来不未来,发展就好。

    各地人才选拔,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农业方面也要竭尽全力去发展,所有良田不得荒废,荒田全部重新用上,这是国家的根基,只要粮食够,大魏就乱不到哪里去。

    工部更需要发展,这三年来,许清宵重心便是落在工部上,一定要搞出战争杀器。

    否则的话,靠常规作战,想要一统中州就是痴心妄想。

    对于大魏王朝来说,仕农是当务之急,但对许清宵来说,工部才是当务之急。

    大魏必须要统一中洲。

    不管统一之后,大魏会不会凝聚出中洲龙鼎,但身怀大魏一半的国运,自然是有莫大的好处。

    统一中州。

    是许清宵现在的目标。

    成圣,有些虚无缥缈,至少三年内成圣,许清宵办不到。

    不过成圣难以办到,但武道方面许清宵倒是有些信心,只要得到八宝佛莲,许清宵借助异术,一口气突破到二品。

    再然后借助丹神古经的力量,突破一品。

    三年内可以完成。

    只不过,所付出的代价,估计不小罢了。

    “敢问王爷,三年发展,要发展到什么程度?”

    “还有三年镇乱又是何意?”

    有人开口,询问许清宵。

    虽然口号听起来很不错,可百官又不是愣头青,国家发展,哪里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做到的?

    “三年内,大魏再不愁粮食,百姓丰衣足食,只要愿意干活,就能吃饱喝足。”

    许清宵给予回答,这就是三年发展的目标。

    最起码要做到百姓丰衣足食,才算是成功。

    所以需要大魏重农。

    把重农放在第二位,因为人才选拔永远是第一位,没有好的人才去引导,埋头种田肯定是不行的。

    “三年镇乱,则是镇压内部动乱,至于是什么,想来诸位应该明白。”

    许清宵语气平静,但这意思很明确。

    实际上就是镇压即将到来的天地大乱,以及解决藩王之乱。

    完成内部稳定,当然这里面可能也会包括仙门以及其他势力。

    毕竟仙门入驻大魏,以目前来说,仙门弟子倒也不错,老老实实给大魏干活,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先静等三年,等大魏彻底发展起来后,再慢慢解决内部问题。

    其实这个镇乱三年,也是为了继续发展。

    三年的发展,是让百姓吃饱喝足。

    镇乱三年,是让大魏富裕起来,百姓吃饱喝足了,那国家也要开始富裕。

    最后三年休养,则是做一切的计划。

    调兵谴将,布局战争,各式各样的事情,必须要做好极其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派人策反,以及测量敌国情况。

    这些必须要做,甚至现在就要派人潜入敌国,借助三年休养的时间,定下战略。

    然后第十年,征战天下。

    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

    也是许清宵为大魏定下的国策。

    这一刻。

    百官沉默,即便是六部尚书都显得沉默。

    他们倒不是不相信许清宵,而是国策之说,意义太大,需要从长计议。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点。

    许清宵只是说出一个概念,怎么施行,如何处理,这些东西许清宵都没有说出来。

    凭借一己之力,就定下国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女帝都做不到。

    都需要从长计议。

    不过许清宵也没打算让百官答应,他只是将这个主意说出罢了。

    而就在此时。

    这一刻。

    女帝看得出来许清宵的意思。

    “许爱卿,此事需从长计议,还请爱卿写一篇策论。”

    女帝出声,如此说道。

    “臣,领旨。”

    许清宵点了点头。

    随后女帝继续开口。

    “既如此,那就退朝,许爱卿,朕在养心殿等你,有事商议。”

    说完此话,女帝起身。

    宣布退朝,不过让许清宵去养心殿等她。

    有些事情,唯独他们二人可以商谈,只要女帝同意了,那么事情就好办的多。

    当下众人退朝。

    许清宵也跟着众臣离开,不过陈正儒的声音立刻响起。

    “王爷,如若过几日没什么事,来吏部一趟。”

    “老夫准备了上等茶叶,找您聊聊。”

    陈正儒开口,在官场上,他自然称呼许清宵为王爷。

    “好。”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也有事找陈正儒聊一聊。

    很快,许清宵朝着养心殿走去。

    大约两刻钟后。

    养心殿外。

    赵婉儿的身影从里面走出。

    “王爷,陛下请您入内。”

    赵婉儿开口,朝着许清宵如此说道。

    “恩。”

    许清宵对赵婉儿温和一笑,紧接着走进了养心殿内。

    只是还没开口,季灵的声音便响起了。

    “守仁,莫要多礼。”

    “朕今日找你,是有几件事与你商谈的。”

    “先说第一件事。”

    “你今日在朝堂之上说的事情,可否具体一些?”

    女帝开口,看着许清宵如此问道。

    许清宵上来便是要定国策,这让女帝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不然按照许清宵这般严谨之人,不会如此贸然的。

    “陛下。”

    “臣今日提出国策之论,并非是偶然想起。”

    “眼下大魏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了,幕后黑手臣已经知晓是谁。”

    许清宵开口,告知女帝,幕后黑手这件事情。

    此话一说,女帝顿时显得有些好奇。

    “是谁?”

    “第四代圣人。”

    许清宵开口,不过是传音,只告知女帝一人。

    刹那间,女帝神色一变。

    “这不可能。”

    她的反应很激烈,如同许清宵之前一般。

    不是她沉不住气。

    而是不会想到,幕后黑手是第四代圣人,这就好像是再说,幕后黑手是大魏太祖一样。

    第四代圣人,生于五千年前。

    如果他是幕后黑手的话,那他岂不是活了五千年?

    女帝站起身来,她看向许清宵,可后者显得无比平静,这让她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了。

    “他活了五千年,布局太多了,大魏王朝可能也被他渗透。”

    “朝中臣子还好说,他还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将手伸到朝廷内,当然也不完全保证朝内就没有他的人。”

    “但臣更觉得,各地藩王绝对有他的人。”

    “所以,臣今日在朝堂上所提的事情,主要还是针对各地藩王。”

    “之前陛下说过,您登基背后,有藩王的支持。”

    “臣日思夜想,都想不明白,藩王为何支持陛下登基。”

    “现在臣或许明白了一些。”

    许清宵开口,如此说道。

    “爱卿直说。”

    女帝对这一点也充满着好奇,她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如今不由看向许清宵,眼神充满好奇。

    “藩王支持陛下登基,想来就是因为陛下是女子之身。”

    “只要陛下登基,必然会惹来各种流言蜚语,在他们看来,想要夺取陛下的帝位,不会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大魏王朝当时也遇到诸多危机。”

    “让陛下登基,也存在让陛下背负万民骂声,但真正的目的,是国运。”

    许清宵缓缓说道。

    “国运?”

    一瞬间,女帝有些好奇了。

    “恩。”

    “中洲最宏伟的力量,便是国运,倘若李圣当真是幕后,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围绕长生。”

    “而长生之法是什么,臣不知道,但绝对不是寻常之物,但具体是什么东西,很难猜想,臣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猜想。”

    “超品。”

    “李圣想要晋级超品,这样或许就能打破寿命桎梏。”

    “而六大体系,从来没有人抵达过超品这个境界,甚至说有没有这个境界,都不好说。”

    “但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人成就超品,就意味着超品这个境界,不是人力可成,需要天地之力。”

    “国运,便是所有天地之力当中,最为雄厚的天地之力。”

    “那么臣推断出,李圣盯上了大魏国运,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圣的计划,应该是让陛下登基,再然后,让大魏乱成一团,百姓怨念将会加持在陛下身上。”

    “等到时机成熟,各地藩王便会揭竿而起,最终有人顺势造反成功,借助李圣的力量,成为大魏新帝。”

    许清宵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继续开口。

    “到了那个时候,李圣会利用自己的势力,给大魏援助各种粮食,使得国家太平,百姓有食,国运之鼎将会彻底稳固。”

    “如此,再窃取大魏国运,用来突破亦或者做其他事情。”

    说完此话。

    许清宵沉默不语。

    这是他的猜测。

    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点,完全是因为朝歌他们说了一句话。

    中洲龙鼎可以让自己成为古今往来第一圣人。

    而中洲龙鼎是什么?是国运极致的蜕变。

    李圣图谋什么东西?很有可能就是此物,他需要中洲龙鼎,晋级超品。

    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许清宵自己猜想。

    具体是如何。

    许清宵并不清楚。

    但这个猜测,可能性很大。

    此时此刻。

    女帝沉默了。

    她重新坐在龙椅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过了片刻。

    女帝望着许清宵。

    “爱卿的意思是?”

    女帝问了关键性问题。

    “整顿大魏。”

    “不惜一切代价。”

    “只有一个声音。”

    许清宵语气冰冷道。

    大魏需要集权了。

    肃清大魏一切党羽,集中皇权,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李圣的势力渗透进来。

    对方既然是冲着国运来的。

    那么大魏就必须要整顿干净,也必须要有所提防。

    不然的话,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变相给别人打工。

    此时。

    女帝也彻底明白,许清宵今日为何要这样了。

    她闭上眼睛。

    开始思索这些事情。

    足足半个时辰。

    终于,女帝做出了决定。

    “爱卿,这几日劳烦你拟定国策。”

    这是女帝的回答。

    她想了半个时辰,最终下定了决心。

    许清宵说的一点都没错。

    对方极有可能在图谋大魏国运。

    如果当真是这样,这对大魏来说,是一件天大的麻烦。

    绝对不能坐以待毙。

    用许清宵的话来说。

    大魏要全面加速发展了。

    “臣,遵旨。”

    许清宵给予回答。

    而与此同时。

    天竺寺内。

    大乘宝殿。

    四位神僧但静坐在宝殿当中。

    一名老僧,则坐在他们面前,神色平静。

    整个大殿十分压抑与安静。

    没有一个人说话。

    一直过了许久。

    终于,一道声音响起。

    打破宁静。

    “阿弥陀佛。”

    “敢问方丈。”

    “今日浩然王朝,半圣身上的业火,从何而来?”

    声音响起。

    让大殿变得更加安静。

    第5卷 长生之争

您正在阅读《大魏读书人》的章节:第230章 回大魏,定国策,圣人图谋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6780/20074493.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