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大魏读书人 > 第163章 鸠占鹊巢,老而不死!许清宵霸气回应!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63章 鸠占鹊巢,老而不死!许清宵霸气回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魏京都。

    卯时。

    天刚刚亮起,整个大魏京都早已经热闹起来了。

    各大书院门外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大部分是读书人,但也有不少的百姓。

    自从大魏文报的出现,打破了大魏京都一成不变的生活。

    人们都期待第二期的大魏文报。

    然而第二期的大魏文报还要等一天。

    不过这个大魏文圣报,却引来了整个京都百姓的好奇。

    毕竟有大魏文报在先,大家自然期待第二期了。

    同类型的东西,并不会引来百姓们的反感。

    只是随着有人将大魏文圣报的事情说出之后,百姓们这才开始破口大骂。

    京都百姓都知道,这大魏文报乃是许清宵一手创办而出,然而却不曾想到,从大魏文宫嘴巴里居然变成了是许清宵抄袭大魏文宫的想法?

    这也就算了,最让百姓恶心的是,文宫大儒更是要求许清宵将大魏文报还给大魏文宫。

    这还真是令人发指。

    见过不要脸的,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不要脸之人。

    一时之间,百姓怒骂不已,可当文宫读书人宣传大魏文圣报时,很多事情就变了。

    不少读书人奔走相告,告知天下人,大魏文圣报与大魏文报不同的是,大魏文圣报不仅仅有天下国事,更主要的是,大魏文宫的大儒们也会写下自己感悟之言。

    这话一说,怎么可能不吸引天下读书人?还有百姓?

    虽然支持归支持许清宵,可问题是谁家谁户没有个孩子啊?

    大儒感悟,这东西外面买都买不到啊,自然而然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强忍恶心。

    所以卯时刚刚一过。

    各大书院已经是热火朝天了。

    读书人也好,百姓也罢,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排队购买。

    第一期也是二十文一份,并没有直接降价。

    并且大魏文圣报做好了很多准备,譬如说印刷这一块,至少比大魏文报准备充足了很多。

    有前车之鉴,自然不会犯错。

    只是当众人买到大魏文生报时,许多人脸色不由一变。

    许清宵的大魏文报,头版头条内容是‘六部尚书’之事。

    然而大魏文宫的大魏文圣报,头版头条内容是‘稚童狂妄’。

    光是看这一个标题,京都百姓与读书人都愣住了。

    谁不知道大魏文宫和许清宵有仇啊?

    而且这个稚童狂妄,摆明了就是羞辱许清宵啊。

    大魏文宫把许清宵形容成稚童,这还真是骑在许清宵脸上大骂许清宵。

    人们顿时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大魏文宫这一次是摆明了要与许清宵争到底。

    这场斗争肯定会分出胜负。

    不过观看其内容,国家大事还好说一点,许多人的目光,直接落在了‘文宫儒谈’上面。

    这才是大家想要看的内容。

    一位大儒的心得。

    而这位大儒,便是昨日在朝堂之上各种启奏的张宁。

    并且题目就叫做‘稚童狂妄’。

    张宁的感悟倒也简单,开篇就是围绕品性。

    敬重圣人,乃为读书人之根本,如眼中无圣则枉为读书人。

    前面半篇说的头头是道,认认真真的谈论这些感悟,让人颇有收获。

    但后半篇就不一样了。

    后半篇,张宁举了一个例子,曾经他去拜访好友,而这个好友正在教书。

    有两个孩童,一个尊敬长辈,尊敬圣人,但资质一般般,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一个则目中无人,狂妄无比,但资质极好,十分聪慧,家中富裕,穿金戴银。

    当时张宁的朋友询问他,这两个孩子你觉得谁未来能成为大才?

    张宁直接回答,穷苦人家的孩子。

    而张宁好友则十分好奇,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资质一般,别人读书只需要读一遍就能领悟,就好比这个富人孩子,看一遍就懂了。

    为何觉得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成为大才?

    紧接着,张宁便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认为,一个读书人,需要品行,也需要品德,尊重长辈,尊敬圣人,时时刻刻有一颗谦虚之心。

    虽然他现在资质一般,但他尊重圣人,会逐渐领悟圣人之意,而这个富家孩子,虽然现在天资聪慧,可狂妄无比,不尊重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而且狂妄无比,目中无人,心中对圣人没有一点敬重之意,对其他人也没有任何敬意,如此一来的话,早晚会因为自身的傲慢,从而付出代价。

    故事的最终,也就是十年之后,穷苦人家的孩子,成为了榜眼,考取功名,而这个富家孩童,却家道中落,读了几年书,但却无比傲慢,甚至还染上了赌瘾,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篇故事,是真是假,无法辩解,但不少读书人瞬间明白,张宁这则故事到底再说什么。

    他在讽刺许清宵的狂妄。

    让世人知道,许清宵如此狂妄,现在不过是一时威风,可迟早会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命运悲哀。

    不过该有的感悟还是有,这不过是暗讽罢了。

    就如此,两个时辰后。

    大魏文宫。

    一道道人影走进文宫之中,脸上皆然带着无法遮掩的笑容。

    “喜报,喜报!四大书院,八十万份大魏文圣报售空!售空!”

    “喜报,喜报!京都北街,十三所书院,十三万大魏文圣报售空!”

    “喜报!喜报!”

    一道道声音在大魏文宫内响起,一时之间,引来无数大儒和儒者的目光。

    动辄几十万份文报卖空,他们如何不惊讶?

    这才不过两个时辰啊,竟然卖了这么多?

    而文宫当中,严磊坐在房中,听着这不断响起的喜报,脸上满是笑容啊。

    房内的几位大儒也是满脸笑容。

    “老师,两个时辰,一百五十万份大魏文圣报已全部售空,现在还有大量读书人和百姓都未购买,希望文宫加印,老师我等要不要继续加印?”

    有儒生开口询问,这是严磊门下的学生,脸上也满是喜悦之色。

    “不用了!”

    “一百五十万份就足矣,我等又不是许清宵那般人,想着去赚取百姓银两。”

    “这些就足够了。”

    严磊缓缓开口,脸上可是有遮掩不了的笑容啊。

    “是!”

    后者点了点头,紧接着离开房内。

    此时,书房当中,便剩下严磊,张宁,还有两位朱圣一脉的大儒了。

    “恭喜严儒,贺喜严儒啊,蓬儒果然是没有选错人,让您来主笔,这一日就卖出一百五十万份。”

    “如若不是严儒不愿与许清宵这小儿一般敛财,只怕今日卖两百万份也不足为过。”

    张宁开口,朝着严磊拱手笑道。

    严磊已经被废掉儒位,但他身份还摆在这里,他身后的人是蓬儒,大家多多少少还是会喊一声严儒。

    再者这些人本身就是朱圣一脉,不管严磊有没有被废掉儒位,面子上还是得过去一下。

    听到张宁恭维之言,严磊不由哈哈一笑。

    “张儒客气了,主要还是张儒这文章写的好啊,昨日文章送来,严某是来来回回看了十遍有余,当真是精彩绝伦。”

    “尤其是稚童狂妄这个故事,简直是阐明读书人之根本,如若没有张儒之文章,只怕今日这大魏文圣报,最多只能卖出五十万份。”

    严磊吹捧着后者,而张宁也满是愉悦。

    反正今日算是一个极好的开篇,一百五十万份,完完全全超越了大魏文报第一日的售出。

    这已经够了。

    “严儒言重了,言重了啊,不过严儒,方才您学生所言,老夫觉得不错,这大魏文圣报,倒不是不可以继续加印,眼下时辰还早,完全可以再加印部分啊。”

    张儒出声,他有些好奇,两个时辰,就卖出了一百五十万份,再加印五十万份,应该还是可以卖出的,为何要在这里停下?

    他很好奇。

    而严磊却微微一笑道:“第一期先这样,后面再说,后面再说。”

    严磊打个哈哈,并没有解释。

    然而他的想法十分简单,一般来说,前面几期销售自然最好,尤其是打出了大魏文宫这个招牌。

    大家自然会争先购买,而自己如若想要坐稳这个位置,前面几期,就必须要节节高升,万一一口气卖太多了,接下来卖的少,岂不是丢脸?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谁希望别人好?谁不希望自己写的感悟心得,能被天下人看到?

    如若不是张宁这篇文章是讽刺许清宵的,他张宁轮得到第一个上报吗?

    而就在此时,突兀之间,一道道惊呼声响起了。

    “严儒,张儒,你们快出来看看,快出来看看,有吉兆,吉兆啊。”

    “严儒,张儒,外面有吉兆啊。”

    “吉兆来了,吉兆来了,我大魏文宫的吉兆来了。”

    随着一道道声音响起,书房内的四位大儒瞬间有些好奇了,他们连忙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很快一走出书房,两人便不由惊讶了。

    只见天穹之上。

    浓浓无比的民意,化作了一朵朵祥云,其中还有才气之云,聚集在天穹之上。

    一朵,十朵,八十九朵。

    一共有八十九朵,正在不断凝聚。

    “这!这!这!”

    “这是民意,这是才气啊。”

    有大儒开口,指着天穹吉兆,满是惊愕。

    “怎么会如此?难不成大魏文宫有人要成大儒了?”

    “怎么好端端会出现这样的祥瑞?”

    大魏文宫中,许多儒者好奇了,他们望着天穹,实实在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就在此时,蓬儒的声音响起,传遍了整个大魏文宫。

    “大魏文圣报,得百姓认可,张宁之悟,得圣意认可,自有才气之云,民意之云。”

    “待此云凝聚一百零八朵,将落入文宫之中,张宁更进一步,有望成就天地大儒。”

    “严磊可复大儒之位。”

    “此乃文宫之吉兆,严磊,张宁,尔等需感谢圣恩,铭记于心,为天下百姓,秉公而行,文报之事,需尽心尽力,死而后已。”

    随着蓬儒之声响起。

    一时之间,大魏文宫众人皆然震惊了。

    但最为开心的便是张宁与严磊了。

    张宁怔怔地看着天穹,下一刻,他喜极而泣啊。

    他已经年迈无比了,属于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接触到天地大儒这个境界。

    可没想到的是,自己只是发表了一篇感悟,却得到了这样的好处,有望成为天地大儒。

    若是成为天地大儒,续命二十年不足为过,更主要的是,自己的名字,将会名垂千古啊。

    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是无上的荣耀。

    他自然兴奋,也极其激动,老泪纵横,一张脸涨红的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至于严磊,他更是内心激动无比,兴奋的满脸血红。

    他被许清宵废掉儒位,这是奇耻大辱,说实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重回大儒之境。

    所以他才会竭尽全力去报复许清宵,去恶心许清宵,哪怕自己不要脸,哪怕自己死,也要狠狠咬下许清宵身上的一块肉下来。

    可没想到的是,今日自己竟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重回大儒的希望。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之事啊。

    大儒被废,几乎是不可能重回大儒之境的,可现在讽刺许清宵一番,竟然有这样的好处。

    他如何不激动?又如何不兴奋?

    许清宵啊许清宵!

    我抄你之作。

    还特意选一篇辱骂讥讽于你的文章。

    却没想到,竟然让我得到如此之多的好处。

    圣人,是支持我等的!

    你,注定就是一个狂生罢了。

    面对大魏文宫,你终究不过是跳梁小丑。

    严磊走进了书房内,他振奋无比,开始继续挑选下一期的文章,他还是要挑选那种讥讽于辱骂许清宵的文章。

    他要让许清宵恶心,让许清宵感受难受,让许清宵生出无力感。

    这种感觉,简直是让他从头到尾都爽啊。

    不过,这天上的彩云还在慢慢凝聚,按照这个速度,需要等到明日过完,才能凝聚出一百零八朵祥云。

    至于大魏文宫之中,其余的大儒与儒生,看到这一幕后,心中莫名有许多想法。

    羡慕,不悦,振奋,等等皆有。

    有人羡慕严磊成为主笔,也有人羡慕张宁第一个发表文章。

    有人不悦,认为严磊不配,张宁之所以能被选上去,是因为他讽刺许清宵,这样也能得到如此之多的好处,他们的确不悦,也十分不服气。

    而更多的大儒和儒生,是振奋,是激动。

    因为他们看到了大魏文圣报的潜力了,也明白大魏文圣报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了。

    而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

    守仁学堂。

    陈星河的声音不断响起。

    “无耻!无耻!无耻!”

    “狗贼!狗贼!狗贼!”

    “这严磊与张宁,当真是狗贼啊!”

    陈星河的骂声极其响亮,他性子比较清傲,一般就算是有些恼怒,也不会这般。

    可今日他实实在在忍不住了。

    大魏文圣报出世,他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特意买了一份。

    可买来一看,整个人就有些暴跳如雷了。

    国事这一块就不说了,可这个文宫儒谈,完完全全就是在羞辱许清宵,在讽刺许清宵啊。

    什么稚童狂妄,这不就是在骂许清宵吗?

    故此他第一时间找到了许清宵,将这件事情告知。

    然而书房当中。

    当许清宵看到这篇文章时,并没有任何一点生气,反而显得无比平静。

    原因无他,抄别人的东西,非要说是别人抄自己的,光是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帮人已经下作到什么程度了。

    都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好说的?人家不攻击自己还表扬自己?

    而且用这么隐晦的东西来抨击自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碰到个硬刚的,直接在上面骂,许清宵都不奇怪。

    并且,许清宵也觉得这里面藏着其他事情,大魏文宫让严磊来处理这件事情,肯定是有其他目的和计划。

    只是自己暂时不知道罢了,甚至陈正儒也不知道。

    既然明白人家是有目的的,那么不管他们做什么,许清宵都不在乎,放平心态就好。

    “师弟,你这也不生气?”

    陈星河有些傻眼了,他本以为许清宵会雷霆大怒,却不曾想到,许清宵看完之后,继续写字。

    “师兄,他们闹就让他们闹,骂两句就骂两句。”

    “我们又不是没得骂?大不了明天骂回去就行了。”

    许清宵将笔放下,随后又拿起这个大魏文圣报仔细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大儒还是大儒啊。

    行文精炼,字字珠玑,而且最绝了的是,用这种方式来讽刺自己。

    用寓言故事,警告世人,各种修辞之下,仿佛是告诉天下人,读书需要有敬畏之心,要尊敬长辈,要尊重圣人。

    有了这个立意之后,基本上可以说是无解。

    毕竟谁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谁家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孝顺?

    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狂妄自大。

    最绝了的手段是,这些大儒懂得拉拢民心,特意用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孩子进行对比。

    这天底下肯定是穷人比富人要多。

    哪怕是大魏京都,穷人都是九成九,当然这个穷指的不是财富多少,而是对比其他人的财富。

    这一招,张宁玩的相当好。

    至于是否真假。

    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啊,张宁是谁?十年前他也是大儒啊,他的朋友是什么?会是普通人吗?

    不说是个大儒,正儒没问题?一个正儒的学生,能穷苦到哪里去?

    也就在此时。

    张如会的声音响起了。

    “不好了,不好了。”

    “贤弟,贤弟。”

    张如会一路小跑,来到许清宵面前连声开口,他手中也拿着一份大魏文圣报。

    “怎么了?”

    许清宵语气平静,下意识也以为张如会跟自己师兄一般。

    可接下来,张如会所言,却让许清宵与陈星河脸色一变。

    “贤弟,不好了,这大魏文圣报卖出一百五十万份,引来民意祥云和才气祥云。”

    “正聚在大魏文宫之上,有消息传出,待祥云彻底凝聚完,严磊有望恢复大儒之位,而那个张宁,听说有望踏入天地大儒之境啊。”

    张如会脸色不太好看地说道。

    此话一说,陈星河脸色一变,他满脸的震惊。

    而许清宵脸色一变,却是好奇。

    “民意祥云?才气祥云?”

    许清宵的确好奇了,才气他不在乎,可民意他在乎啊。

    “是啊,贤弟,你出来看看,看看东边。”

    张如会拉着许清宵走出房门,指着东边。

    果然,大魏京都的东边,祥云凝聚,还真是民意之云。

    “原来文报还有这般作用啊。”

    望着东边的祥云,许清宵不由喃喃自语一声。

    实际上,许清宵也想过写一些寓言故事在里面,只是眼下不太适合,可没想到大魏文宫误打误撞之下,竟然凝聚了民意。

    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他现在缺的就是民意。

    “贤弟,这该怎么办啊?如若严磊再次恢复大儒之位,还有那个张宁若是成为了天地大儒,对你来说,只怕不是一件好事啊。”

    张如会这般说道。

    此话一说。

    许清宵沉默了。

    张如会说的一点都没错,严磊已经是铁了心要找自己麻烦。

    如果只是骂两句,许清宵压根就不在乎。

    自己又不是没骂过严磊。

    可如若严磊骂自己,居然还能获得民意和才气?

    那许清宵就不服了。

    “既废过他一次儒位,就能废他两次。”

    许清宵淡淡开口。

    此话一说,他转身回到房中,提笔。

    本来许清宵是打算让张如会随便找个人写点东西,恶心回去。

    可现在不了。

    他要亲自反击,而且不是反击那么简单,他要再废严磊儒位,断绝严磊重回大儒的念想。

    彻彻底底断绝。

    随着许清宵走进书房,张如会和陈星河在外面没有进去,他们怕打扰许清宵。

    而此时此刻。

    大魏京都内,文宫的事情,早已经传遍整个京都上下了,如此大的动静,想不关注都不行。

    吏部。

    陈正儒望着大魏文宫的异象,不由皱眉。

    “这样一来,严磊主笔,其余大儒想要获得民意,就必须争先恐后讽刺许清宵。”

    “看似获得民意,可长久以来,崩坏儒心,早晚会出事的。”

    “蓬儒啊蓬儒,你到底在想什么,你到底又在打什么主意!”

    陈正儒喃喃自语,他看到了未来的情景,更主要的是,他还是很好奇,蓬儒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大魏文宫到底又想要做什么。

    他身为大魏丞相,其实从他成为丞相的那一刻开始,已经被驱逐核心了,因为他是大魏的官员。

    而大魏文宫又是大魏文宫,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刑部。

    张靖与顾言二人望着文宫的祥云,不禁眉头紧锁。

    而他们桌上赫然放着大魏文圣报。

    “讥讽守仁,竟然得到民意?文宫的手段,当真是了不起啊,用这种方式,既讽刺了许守仁,又粉饰的如此美好,当真是文人落笔,生死由说。”

    顾言如此开口,说实话心中也有些不爽。

    “顾大人,今日过后,只怕接下来所有大儒之文章,都是针对守仁的,守仁也苦啊,入京之后,就没有消停过,唉。”

    张靖也出声,他也看得出来,大魏文宫接下来的情势会是如何。

    “这件事情,守仁应该会有办法,不然的话,他会来找我们的,我们老了,让守仁自己来,不经风雨,又怎会成长?”

    顾言没有多言了,他一开始想要帮许清宵,可想了想自己又能帮许清宵什么呢?

    参大魏文宫一本?有用吗?说句大不敬的话,大魏文宫把陛下放在眼里吗?

    工部。

    李彦龙正在培养工匠,水车工程已经彻底落实了,大部分的地方开始运行。

    哪里有时间去管这种事情。

    礼部。

    王新志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而他面前,站着一个人。

    是华星云。

    王新志很纠结,一直保持沉默。

    华星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等待着。

    过了良久,王新志缓缓吐出一口气道。

    “告诉蓬儒,老夫年事已高,也快退了,不想惹是非。”

    此话一说,华星云微微一拜,紧接着离开了。

    一语不发。

    待华星云走后,王新志五指攥拳,虎口发白,显得异常愤怒,而他的目光,也落在了东边的祥云之上。

    兵部。

    “他奶奶的,这帮狗东西,这般辱骂守仁,却还能获得民意?”

    “守仁啊守仁,你要是不好好反击,从今往后,老夫看不起你。”

    尚书房内,兵部尚书周严的骂声不断响起。

    他是兵家的人,脾气火爆正常,口无遮拦也正常啊。

    兵部尚书啊,位极人臣,骂几句又能如何?别说在房间里骂了,就算是真骂了一位大儒,又能如何?

    自己还怕一群读书人吗?

    至于各大国公府,列侯府上,也是骂声一片。

    不为别的啊,大魏文圣报这般恶心许清宵,更是拿出稚童狂妄这种东西来讽刺许清宵。

    没想到居然还凝聚了民意?

    这如何不让他们愤怒?

    实实在在有些恶心。

    但他们骂归骂。

    大魏文宫上的祥云,则不断再凝聚。

    一朵又一朵。

    现在已经凝聚了九十朵,就差最后九朵。

    差不多明天这个时候,基本上就能凝聚完毕,那个时候,严磊或许真有可能恢复儒位。

    许清宵所作的一切,也算是白废了。

    大魏皇宫中。

    养心殿内。

    女帝端坐龙椅,她神色显得有些冷意。

    面前则坐着一人,是李广孝。

    不过女帝面露冷意,并非是因为大魏文圣报,而是另外一件事情。

    李广孝面前,堆积如小山一般的奏折出现。

    这些奏折有一部分是各地发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司礼监收集而来的密报。

    不得不说的是,各地发来的密报,大部分都含糊不清,然而司礼监收集而来的密报,缜密无比。

    这一刻,她感受到了这把杀伐之剑的威力,只是司礼监收集来的消息,并不是一件好事。

    李广孝将这些奏折快速看完,最终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看了。

    待李广孝看完后,女帝出声。

    “自寿诞大典结束之后,诸多异族番邦,与北方蛮族来往密切,甚至司礼监付出上百条人命,换来重要情报。”

    “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借助西北藩王之力,运输海量粮草银两。”

    “老师,此事,你如何看?”

    女帝出声,她神色冷漠,这般说道。

    此话一说。

    李广孝沉默了。

    但过了一会,李广孝不由开口。

    “陛下的意思是说,蛮夷又要入侵我大魏吗?”

    他如此开口,如此问道。

    “有这个可能!”

    女帝直接回答,没有任何犹豫。

    当下,李广孝摇了摇头道。

    “这几乎不可能。”

    “先帝七次北伐,虽最终没有胜利,可也将蛮夷重创,如今大魏衰败无比,可蛮夷之辈,也衰败无比。”

    “他们没有肥沃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恢复,若敢再犯我大魏,并非是明智之选。”

    “这群蛮族,虽然没有我大魏子民聪慧,但也不蠢,真要来犯,蛮族之王,也不会答应!”

    “而且老臣得知,数年前,蛮族之王,旧伤复发,只怕撑不了多久,其子虎视眈眈,蛮族国师也觊觎国位。”

    “若犯大魏,对他们而言,也极其不利!”

    “陛下,此等情报,只怕有误。”

    李广孝出声。

    他解释的很清楚。

    不是不相信女帝,而是不相信这个情报。

    大魏与北蛮有生死大仇,互相都想要弄死互相,七次北伐,大魏国库打空了,可问题是,蛮夷也打空了啊。

    总不可能七次北伐就是跑过去露个脸?

    所以李广孝并不认为,北方蛮夷敢入侵大魏。

    “不!”

    “朕并不觉得情报有误,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如此援助粮食,这就是行兵前兆。”

    “再者各地藩王也的确蠢蠢欲动,再者文宫最近行为举止也十分可疑。”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朕,寝食难安!”

    女帝直接否认了李广孝的猜想。

    如若,只是这样的情报,她的确也不会觉得北方蛮夷敢再入侵大魏。

    现在大家都是在相互恢复伤势,谁先恢复好了,谁先出手,这个完全没问题。

    可问题是,现在大家都没有恢复伤势,甚至说这才刚刚止血,你就要打?

    目的是什么?

    打完之后,你还剩下什么?你不是想要大魏土地吗?

    你打完之后,你觉得你能吃下大魏?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能允许吗?

    肯定不会允许的啊。

    但大魏文宫有异动,藩王也异动,周围异族小国有异动,北方蛮夷有异动,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也有异动。

    大家都动起来了,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密谋什么罢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李广孝继续问道。

    “明面上按兵不动,暗中让兵部准备,随时做好迎战准备。”

    女帝极为霸气道。

    “可……”

    “行兵之事,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世人法眼,陛下若这样做的话,只怕又要引来北伐之争。”

    “先不说武将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随便来个人造谣一番,都会使得大魏民心慌慌。”

    “大魏如今好不容易走向繁盛之路,可如若突然打仗,对眼下来说,是大大不利啊。”

    李广孝认真分析道。

    他没有劝说女帝,而是分析事情,至于到底如何,由女帝自己来抉择。

    只是这一刻,女帝沉默了。

    因为李广孝说的一点都没错。

    别看武将天天嚷嚷着打仗。

    真打起来了,第一关过不来的不是她,而是天下百姓。

    百姓真的怕了。

    真的害怕了。

    再打,只怕民心将彻底溃散啊。

    最终,她沉默不语,坐在龙椅上,一语不发。

    过了许久,女帝出声了。

    “先这样,朕再派人继续勘察一番情势。”

    “如若真战,大魏不得不战,也不可不战。”

    女帝同意了李广孝之言。

    但她也表态了。

    若是北方蛮夷真敢入侵,她身为大魏女帝,绝不退缩。

    “吾皇万岁。”

    李广孝松了口气,他同意女帝之言,敌人打过来了,绝不可能退缩。

    但现在不调遣大魏精兵,是为了稳住民心。

    “对了,陛下,今日的大魏文圣报,陛下您看了吗?”

    李广孝问道。

    “看了。”

    “文宫行为,极为古怪,朕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了。”

    女帝回答道。

    听到这话,李广孝也没有多说什么了,直接告退。

    而与此同时。

    大魏京都中。

    夜幕降临。

    各大酒楼都在谈论大魏文圣报之事。

    百姓们都显得十分气愤。

    觉得大魏文宫已经厚颜无耻到这个程度,你儒谈就儒谈,说一些感悟,大家反而会支持。

    结果你这个儒谈,居然是讽刺许清宵!

    当真是可恶至极。

    不过明白的百姓太少了,大部分的百姓,当时并没有看明白对方的意思,毕竟全文围绕的是‘品行’。

    对孩童来说,是一件好事。

    所以第一时间教导自己的孩子,可教导完毕之后,又逐渐发现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回过头才发现,这不是就是在羞辱许清宵吗?

    百姓们如何不怒?

    可怒又能怎样?已经教了自己孩子这些道理,就会产生民意,产生的民意,又不能收回去。

    毕竟也教给孩子了,除非你跟孩子说明情况,或许民意会收回。

    但问题是,这些事情,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

    只不过百姓是越想越气了。

    他们一向崇敬许清宵,但没想到的是,居然花钱买了一份骂许清宵的文报。

    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憋屈。

    酒楼中,骂声一片。

    “还稚童狂妄,许大人一心为民,这些儒臣,各种使绊就算了,非要说许大人修炼异术,结果许大人都被圣人认可,可没想到这个张宁,竟然还骂许大人狂妄!当真无耻啊!”

    “狂妄?许大人年纪轻轻,二十岁,大魏户部侍郎,大理寺寺卿,还是伯爵,再者还是大魏新圣,凭什么不可以狂妄?再说了,许大人哪里狂妄?若不是为了百姓,许大人完全不会被这般针对。”

    “大魏文宫这群儒生,当真是可恨啊。”

    百姓们骂声极其难听。

    只是一切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民意凝聚,说不定严磊就真的要恢复大儒之位了。

    而这时百姓的骂声。

    读书人当中也有不少感觉不适的。

    你出个文报就出个文报,也没说你什么,你非要说许清宵抄袭你们的,也就算了,可没想到第一期文报,竟然是这般,夹杂着一些暗讽,纯粹就是恶心人啊。

    当然,也有一些读书人并不是这么想的,反倒是说,是众人想太多了,非要自己代入进去。

    两边的争议很大,不可避免的争吵起来了。

    不过,众人都知道,许清宵的性格,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所有人都期待着许清宵会如何反击。

    这场争吵持续了许久。

    一直到子时,百姓们也相互回去了。

    读书人们也暂时熄火了,没有继续谩骂下去。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日许清宵的大魏文报要出来了,都莫名期待。

    而在大魏文宫中,严磊与张宁夜里挑灯。

    两人现在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严磊与张宁分别在挑选文章。

    但凡没有讽刺许清宵的,一律不要。

    讽刺许清宵不到位的,也一律不要。

    如此反复。

    一直到丑时,两人这才挑选了一篇颇为满意的文章。

    同时两人看向外面天穹。

    已经有一百零三朵祥云。

    估计最多再过几个时辰后,就大功告成了。

    一直等到丑时三刻。

    “许清宵啊许清宵!老夫倒要看看,你怎么与老夫斗。”

    京都家家户户的灯火忽然亮起来了。

    许多百姓早早地便醒来,直接去书店排队,准备购买文报。

    然而当他们醒来时,却发现书店之外,早已经人山人海了。

    “老张,好家伙,说回去休息,结果你一宿没睡来排队?”

    “老李,你这家伙,居然这么早就起来了?你是不是没睡啊?”

    百姓们瞬间喊起来了,喧闹无比。

    可一直等到了卯时。

    终于,大魏文报开售。

    “我要一份!”

    “我也要一份。”

    “我来一份。”

    一时之间,百姓再一次开始哄抢。

    或许是因为买了大魏文圣报的原因,许多百姓心里很不舒服,觉得亏欠了许清宵什么。

    所以熬着夜不睡也来购买。

    不仅仅是百姓,许多读书人,包括一些权贵也差人过来买了。

    而当众人拿到第二期的大魏文报时。

    众人脸色变了。

    第二期大魏文报,其标题极其刺眼。

    【鸠占鹊巢,老而不死】

    随着这八个字出现,众人愣住了。

    前面四个字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这最后四个字。

    却让众人实实在在明白这是何意啊。

    老而不死。

    这不是再骂……蓬儒吗?

    许清宵。

    当真是……够凶啊。

    而与此同时。

    大魏文宫之上。

    已经凝聚了一百零六朵祥云。

    就差最后两朵。

    只是,随着大魏文报的出现,凝聚速度莫名变得极慢了。

您正在阅读《大魏读书人》的章节:第163章 鸠占鹊巢,老而不死!许清宵霸气回应!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6780/20074425.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