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想做太子妃
许京华听到这番誓言,先是一惊:“他是不是误会了?我没想当武则天啊!” 接着又有点吓:“这话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不然我不就成那什么祸国妖妃了吗?!” 当然惊吓过后,还是充满喜悦与甜蜜的,太子殿下这番心意,非同小可,许京华接得心里沉甸甸的,直到送走了刘琰,还久久不能回神。 “郡主,段公子来了。” “啊?哦,段弘英是吗?” “是,已请进偏厅奉茶。” 许京华喝了杯水醒醒神,才披上斗篷出内院门,拐进抄手游廊向前走了一段,便看见段弘英站在偏厅门口等着。 “怎么不进去坐?不冷吗?”许京华一面加快脚步,一面问。 段弘英只穿了一件圆领棉袍——段明的事出了以后,为免节外生枝,他再出门就都做汉人打扮了——连件大毛衣裳都没披,就那么站在阶上,还笑着说:“不冷,这天儿在我们怀戎,都不算冬天。” 这倒是,许京华一笑:“我倒忘了你一向比旁人抗冻。” 两人说着话进去偏厅,段弘英指指放在桌上的纸包,“我记得你上次说喜欢吃炒栗子。” 偏厅里点了炭盆,许京华解了斗篷交给侍女,自己动手解开纸包,一面剥栗子一面说:“你不用惦记给我买,我想吃就叫他们去买了。” 段弘英笑笑不说话,许京华剥好栗子,先给他一颗,说:“还是热乎的呢,你在哪买的?” 段弘英接过来丢进嘴里,含糊道:“前面不远……” 许京华没再追问,一口气吃了几颗栗子,拿绢帕擦了手,才问:“在那边住得还习惯吗?送段明回去的人,走了吗?” 当日段明的案子闹开之后,段弘英兄弟俩回去驿馆,先给段明守了一晚上灵,第二天就和其他三个段明的跟班一起被送去一处僻静民宅居住。 后来侍卫司叛乱,有一股叛军冲进驿馆,扬言要杀光姓段的,专职护卫段弘英等人的白金生得到消息,连夜给他们又换了住所——许京华也是出宫回家后,才见到段弘英,听说他们如今也住在城东北,距许府不远的。 “走了三天了。那几个本来不是闹着要一起回去么?到启程那日,一个泻肚泻得起不来,一个醉得叫不醒,另一个起倒是起来了,可满口说胡话,也不知道冲撞着什么了,反正最后都没走成。” 那可真是巧得很啊,许京华笑道:“这样正好,不然他们回去了,你们俩不回去,可就太显眼了。” “我倒是没什么,就怕连累叔父他们。”段弘英也笑,“索性大家都不回的好。” “殿前司派人护送了吗?” “派了几百人,段明带来的护卫死的死、伤的伤,皇上还有赏赐和抚恤,不派人护送怎么成?” “那你们这几日做什么了?” 段弘英道:“读书识字,暂且去不了国子监,国子监就派了个先生过来。” 许京华点点头:“那很好呀。我听说侍卫司叛乱快结案了,等事情平息一下,过了圣寿节,你们应当就能回去读书了。” “听太子殿下说的吗?” 许京华被他突如其来一问,问得有点愣神,段弘英解释道:“我来的时候看见太子殿下车驾了。” “哦,对……”许京华突然不知道接着该说什么,便有点尴尬地停住了。 “你……你和太子殿下……”段弘英从她神情之中,看出太子于她不同寻常,想问又不太敢问。 许京华犹豫一会儿,想起刘琰临走时说的话,觉得到如今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便清清嗓子道:“可能明年……会定下来。” 段弘英惊愕:“定、定亲吗?” 都说出来了,许京华索性大大方方点头:“过了小祥,大约。” “这么快……” 其实段弘英从第一次见到许京华与太子殿下相处的情形,就已发觉他们二人关系非比寻常,但明年就定亲?他忍不住提醒许京华:“那可是太子,定了亲,不能反悔的。” 许京华被他逗笑:“和谁定亲,也都不能随便反悔啊。” “换了别人,太后娘娘能给你做主。”段弘英说着看一眼旁边侍立的侍女,走到许京华跟前,压低声音,“你别忘了,他们这些贵人,都是要纳许多小妾的。” 许京华也小声回:“他答应我不纳。” “你相信?” 许京华郑重点头:“相信。” 段弘英一时哑然。 许京华看一眼窗外,道:“天色不早了,我送送你。” 段弘英默默让到一旁,许京华起身披上斗篷,没让侍女跟着,自己送他。 “他不是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贵人。”许京华耐心跟好友解释,“那时我不是想跑回怀戎去吗?就是他去找的我。路上碰上连雨天,我们投宿的山村因为河水暴涨,淹了田地,他很忧心,一早起来就出去察看,还亲自下田帮着挖排水沟。” “真的?”段弘英非常惊讶,“这可真看不出来。” “我当时同你一样惊讶。”许京华想起那段旅程,脸上不自觉带出些愉快笑意,“我也是后来慢慢才知道的,其实先帝和皇上,早年都受过很多苦,心里想的不是自己安享富贵,而是变法图强,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她说着指指西面客院,“你知道?新法就是宋先生想出来的。李欣兄弟鼓动侍卫司叛乱,也是因为皇上一心推行新法,有损他们世家大族的利益。” 段弘英小声道:“他们不是说要拥立太子么?” “那是他们一厢情愿,以为拥立了太子殿下,他们就能左右朝廷大政、取缔新法。” “我怎么听说,先前太子殿下忤逆皇上,都被软禁了?” 许京华记着太后说的,这事的真相不好在外面说,便只从常理解释:“他只是觉得牛松罪不至死,为牛松说了几句话,怎么就成忤逆了?其实我也挺为牛松不平的。” 段弘英想起那件事,也是一叹:“是啊,段明自己作死,倒又搭进去两条人命。” “我觉得皇上那时候八成也是做给段文振看的,他不是还想要把牛松几个人押解去幽州吗?” 人犯不给,但按国家律法明正典刑了,而且为了这宗案子,皇上连太子都训斥了,段文振再提别的,就有些过分,只能认了。 段弘英觉得说得通,而且回头想想,要是太子真牵扯进谋逆案,这时候也不可能随便出宫,但一想到许京华要嫁给太子,他还是觉得……,“你真的能习惯宫里的日子吗?” “我不是刚在宫里住了好些天么?”许京华笑答,“总会慢慢习惯的。” 段弘英再没什么话可说,只好告辞离去。 许京华抄着手往回走,走着走着,自己笑了,“我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要八个月以前的她自己来听,估计都听不下去。 但她确实慢慢习惯了,现在就算不在宫里住,她也不怎么出门。每日要读书做功课,还要过问家中家务,真没多少空闲,加上外面天冷,也没什么好去处,哪像家里温暖舒适、有吃有喝? “咦?难道以前我喜欢往外跑,是因为家里不像现在这么舒服么?”许京华一边走一边琢磨,“也不全是?以前外面还有好些人和我玩,哪像现在……” 不过大家早晚还是要散的,就算她不进京,那些玩伴也很快会各自成家,不再同她来往——就像段弘英一样。 其实这个道理,刘琰早就跟她说过,只是她一直不愿意相信,还曾经一厢情愿地想:段弘英想成亲,为什么不找她呢?明明她也可以和段弘英成亲的啊! 现在想想,真傻。 这事儿是她觉得行就行的吗?人家段弘英和她好,只是拿她当兄弟,就和其他那些玩伴一样。 而且她不在意段弘英是胡人,人家还未必想娶一个汉女呢!娶连姓女子为妻,在段部是荣耀,可以拿出去吹牛的。反过来娶个汉女,那就难免受人嘲笑、要低头做人了。 更不用说段弘英的身世另有玄机,就算他自己愿意,段翱兄弟也不会同意他们的婚事的。 她以前想到这些就觉得难堪,所以不愿深想,总是逃避,直到段弘英来到京城,两人说开了,她心中释怀,才终于想通。 她跟段弘英的缘分,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兄弟,而已。 至于姻缘,也只有太子殿下这种看她哪里都好的,才能结?许京华偷偷笑起来。 她快步回房,叫翠娥:“晚饭好了吗?我饿了。早点吃饭早点睡,明日我要进宫见娘娘去。” 翠娥答应一声去传饭,许京华快快活活地吃了饭,又和侍女们玩了一会儿牌,然后早早睡下,第二日精神抖擞地去了庆寿宫。 太后当然知道昨日太子去见过孙女,所以打点起全副精神,等着她自己开口。 哪知许京华打的主意和她一样,都是敌不动我不动,见太后不开口问,许京华就只说:“殿下昨日说,他正筹备给皇上庆生,您说我给皇上准备个什么礼物好?” “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太后耐着性子和孙女周旋。 “写一幅寿字怎么样?上次皇上说我写得还行。” 太后笑道:“皇上说的是以初学者来说,还行。你送寿礼,就送那么一幅字,不怕旁人笑话你?” “可是我做针线,更得让人笑话?” “府里自种的菜还有吗?” 许京华眼睛一亮:“有!都在地窖里放着呢。” “挑点好的,让人装饰一下,送上来就行了。大臣们不过也就是进贡些美酒甘露罢了。” “还是娘娘的主意好。”许京华笑嘻嘻抱住太后手臂,“您不教我,我可怎么办呀!” 小猴崽子开始跟她玩心眼了,太后又气又笑,在孙女手上轻拍一记:“少来这套。太子只跟你说了给皇上过寿的事?” 许京华觑着太后脸色,小心道:“还……还说了点儿别的。” “别的什么?” “说……说除了我,皇上……”许京华情不自禁露出一点儿小窃喜,“就没看中过别的儿媳妇。” 太后等了半天,没想到等来这么一句,气的一推她脑门:“瞧你这点出息!” 许京华整天这么说太子殿下,没想到有朝一日也轮到自己头上,只得嘿嘿赔笑,小声嘀咕:“可那是皇上呀。” 太后不为所动,语气淡淡:“那你怎么想的?想给皇上做儿媳妇吗?” 许京华抱紧太后手臂,看着她彷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慢而坚定地说:“我想,做太子妃。” 作者有话要说: 回想起来,我上中学时也不是现在这么宅,是很喜欢出去乱晃的 毕竟那时没有手机,宿舍没有娱乐233 最近准备搬家,换个舒适些的住所,所以总有些琐事干扰,跟大家说声抱歉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深时(*∩ω∩)见鹿、THEIAObiu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三千年后的日光 30瓶;如水晶莹 20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