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言情 > 天命为皇 >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改错)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一百一十六章 (改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婆娜弯、研究所。    告别姚千叶, 刚刚从珍珠养殖基地出来,姚千枝和姚千蔓来到研究所。    北地的研究所的‘科研项目’比较杂, 算是分类繁多。    不像大晋朝自认‘宗主大国’, 不大在乎‘奇巧淫计’, 姚千枝对‘工匠’的重视,几乎跟读书人等同。    自古有语:仕农工商。在大晋, 工匠的地位并不高, 还不像商人能挣银子。人家商人嘛, 没地位归没地位, 起码手里有钱,生活富足。他们呢, 既没地位还没钱,日子过的挺窘迫。    姚千枝重视他们, 尊重他们, 把他们推崇到极高的位置,日常生活给安排的妥妥当当, 家眷都帮着照顾了,物资银钱, 要什么给什么……唯一的要求就是把研究做好,面对这种‘主家’, 主匠们哪能不尽心尽力?    就连南寅从三洋带回来那批,都飞鸟投林似,一头扎进研究所不出来了。    研究所建在婆娜弯,主要是顾忌安全和保密, 外行不指导内行,姚千枝一般都是布置下短期目标,随后便不管他们如何做了。研究所的日常生活由姚千叶负责。此一回,她带着姚千蔓来,还是因为橡胶的关系。    研究所拿到橡胶,短短时间内确实做出了成效,什么轮子、手套、隔离带……连手摇缝纫机都改进了,然而,还是没有做出姚千枝最想要的东西。    带着姚千蔓来了,交代下任务——短时间内要研究对象——臊的耿思头顶冒烟,脸红脖子粗,垂头踮脚尖都不太敢说话,姚千蔓见他那可怜样儿,就把三堂妹拽出来准备仔细问问。谁知,她还没开口呢,外头就人来了。    旺城那边过来的加急信件。    特意拿江船送过来的。    海面儿飘了整整一天。    “哟?出事了?”带着些许惊讶,姚千枝好奇的接过信,展开来看……随后挑了挑眉头,把信递给了姚千蔓。    姚千蔓同样仔细瞧着,半晌,猛的一拍大腿,高声道:“能提高孕妇存活率,这是天大的好事了!”一脸的大喜过望。    做为姚家军的内务大总管,姚千蔓对管辖范围内的四州情况,了解的不要太深!充州自不用提,刚经战火,正在缓缓恢复,泽州是姚家军大本营,经济中心,至于新得来的路阳州和芬州……    一个刚刚安抚了流民,还需要施粥呢,一个本身就穷掉了腔子……    四个州,三个需要‘扶贫’,这得亏是姚家军底子厚,要不然,早被拖挎了!    充州、路阳州、芬州都是需要休养生息,稳定发展的所在。而,地方想发展靠什么啊?    人啊!!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而前一句,就是国以民为本。一个国家,或者说一方势力,哪怕是美好如仙境呢,没有人——就都是虚无。    北方临近胡境,人口一直不多——都是官员流放的地介,情况可想而知——近几年局面好看点了,是因为接收了南方逃来的大量流民。如今,南边儿黄升站稳了,尚主了,人家不打仗了,他治下的百姓们能活命,能生存,自然不会背景离乡往外跑。    姚家军管辖内的四州,人口增减水平逐渐平缓。    增涨伏度不大。    甚至,还有些负曲线的倾向!!    实在是,妇女们——不管是经过战乱的,还是流浪而来的,她们的身体情况都不是特别理想,依靠姚家军的救济活下来,还活的不错,有屋有田,眼看未来可期……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肚子问题解决了,百姓们自然开始考虑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思路很正确,然而,在身体已经被掏空的情况下,依然要怀,依然要生……    一尸两命什么的,现实不要太残酷、    三月一次,四州的百姓增减,姚千蔓是有资料的,每每看着百姓家的妇人那高达半成的‘一尸两命’,两成的‘舍母保子’,或者‘舍女保母’……她简直想疯!    这个死亡率太高了,关键百姓们还没有余力,或者说金钱帮产妇养好小月子,都是‘保母’后迅速在怀孕,然后‘一尸两命’!    “这个技术,如果真的如白淑所言,对生产有用的话,就让宣传队下大力推广!”狠狠咬着牙,姚千蔓两眼都放光,上手推姚千枝,焦急道:“赶紧的,咱们回旺城一趟,见一见这个特郎姆,确定他的办法有效,就开推广班,找人学……”    “然后,四里八乡,四州里但凡做产婆生意的全抓来,一个都不能放过!    接管内务,面对触目惊心的生产死亡线,姚千蔓是真心怕了。    她是姚家孙辈里年纪最大的,已经二十多岁,正经老姑娘了,面对父母家人的催婚,那一波儿一波儿温柔体贴、俊美斯文,还愿意倒插门的小伙儿们,姚千蔓咬紧牙关不妥协,除了政治原因,就是怕生育关!    如果她是内宅里需要儿子撑腰的贵妇人,哪怕拼了命,她都会生,但是……做为充州总兵,二十万姚家军的内务大总管,她的命,还是留给更重要的事业。    哪怕保养好,身体健康的贵妇们,生产死亡率不高,然后……姚千蔓不想拿命赌。    凡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她就倒霉,就是那百分之一呢?    她上哪儿哭啊?阎王殿吗?    姚家的姑娘们——足足五个,最小的都十七了,到现在没一个招婿嫁人,成亲生子的,不得不说,跟姚千蔓的‘宣传’有很大关系。    还有姚千枝,把人都指使的‘溜溜乱转’,没一刻闲功夫,有点时间还想歇着呢,哪有那花花心事贪想心旁事?    “侧切吗?这是‘补漏’问题,解决不了根本啊!”姚千枝晃了晃手里的信,“男女成亲,人伦天和……,终归还是会频繁怀孕,这个技术,就是生的时候多一点保障而已。”    “还不能是难产。难产切碎了都没有。”她皱了皱鼻子。    姚千蔓就看她,“起码是条出路,总比喝香灰水强!”    如今难产了,孩子生不下来,不管民间还是富户,保底手段就是跳大神、喝香火……    除此之外,就是舍母保子的‘催产药’。    有大夫都没用,男大夫进不了产房——男女有别。至于女大夫……    少的那叫一个可怜。    北方能多点儿,还是因为姚家军在这儿发展。    “还是治标不治本。”姚千枝耸了耸肩。    姚千蔓就叹气,“食色性也,这是圣人说的,怎么治标啊?”人家小夫妻成亲了,不让人家那啥吗?    百姓们辛苦田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来就没什么娱乐活动了,那点事儿,不就是少有的乐趣吗?    姚家军管天管地,总管不到人家床上?    在没那么霸道的?    真敢管?那不是自找被推翻!    “标……好治啊。我刚才叮嘱耿思让他研发的,不就是治标的吗?”姚千枝捅了捅姚千蔓,对她眨眼睛。    “你是说那个……橡胶鱼鳔儿?”姚千蔓就挑眉。    姚千枝则笑眯眯的点头。    因为被逼婚,且很在乎这件事,避孕措施什么的,姚千蔓还真仔细研究过。一对男女儿,不管成没成亲,只要那啥啥了,还不想怀孕生子——大多情况是女方身份有问题,不能怀——基本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个内服、一个外用。    内服就是水银,那是有毒的,一旦掌握不好用量,就不单单是避孕的问题了,连命都得送了。至于外用,则是鱼鳔儿和羊肠之类的动物内脏,阻止精水入宫……她都不说那个东西进了身体,感染不感染了,就只说一个激动,它滑落了……    怼进去拿不出来……    这致命啊!!    “真的有用吗?跟鱼鳔儿相比……”姚千蔓侧目,有点怀疑。    姚千枝就接口,“绝对强百倍。”    鉴于自家三堂妹正事上一惯靠谱,姚千蔓没怀疑她的话,反而蹙了蹙眉,“百姓重传承,只有生不出,没有不让生的道理,这等物件儿在民间,基本是没有出路的,到是咱们军里……”    “做出来就是给咱们军里人用的,否则,你以为呢?”姚千枝叹口气。    她们麾下二十万大军,其中五分之一是女性,因为众所周知的体力原因,她们大多都是半耕半军,或者做后勤医务工作,只有最顶尖儿的那一波儿,才是真正战场杀敌的。    能参军,能打仗,自然是在最盛年的时段,北地人口少,姚家军不可能占着这么多女兵,不让她们成亲生子。    女性生育巅峰期就那么几年,就算单纯为人口考虑,都需要慎重。    女兵们大多身体健康,生育死亡率什么的,到不用太担心。然而,频繁生育有多损耗身体,多不可控制,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女兵,但凡她成亲,开始生子,就基本告别军旅生涯了。    后勤工作都很难承担。    而且,不说军中,崇明学堂里男女比例是三、七开,姚家军里低层官员女性比例同样很大,生育关,是她们共同的难题。    “不是不让生,完全可以的呀!但是得控制住频率,四、五年生一个,生他个两、三波儿,好生养着,都养活了,照样子孙繁盛!”    “孩子这东西啊,重质不重量,生那么多干嘛,反正养活不起。”她冲着姚千蔓歪头,一脸的‘我就是真理’。    姚千蔓没回话,就垂着眸子深思,左右考量,好半晌儿,“这橡胶鱼鳔儿,就算只有咱们的人用,依然得大量投产啊。”她长叹一声。    “你答应啦?”姚千枝满面欣喜。    姚千蔓就苦笑,“咱们家的情况……我能不答应吗?”那么多女官、女兵。    不过……“好贵啊!!”她仰天长啸。    橡胶这东西北地生产不了,就得拿海船往旺城运,船厂紧赶慢赶,拿银子堆出来的海船,根本不能用做通商,都拿来运货了。    就这还不够,还得加紧做业!    那正反手,一笔一笔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就算每只用不了多少橡胶,然而,那么多人……”姚家军,好几万的妇女,基本都是婚龄。    粗略算算这其中需要的花费,姚千蔓泪流满面。    “没事没事,这个东西长期循环,一家有个两、三个,洗洗在用嘛!”姚千枝安慰她。    “呃……”姚千蔓微怔,愣了片刻,随后露出个牙疼的表情,“洗洗?”    “对啊,鱼鳔儿羊肠子都能用,洗洗怎么了?”更健康!反正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就十二个时辰,有两、三个轮换的话,足够了。    姚千枝笑眯眯的说。    姚千蔓狠狠抹了把脸。    研究所嘛,不怕有课题,就怕没‘金主’,主家提了,给银子的答应了。资源都到位,他们自然没有不能研究的道理,都加班加点的转了起来。    至于姚千枝和姚千蔓,嘴上吩咐一通儿,给人家安排了一大堆活儿做,就手拉手坐船回旺城了。    马不停蹄,她俩还亲自面见了特朗姆和白淑,就产科技术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决定大力推广!    鱼鳔儿和侧切,一个防御,一个修整。根本不冲突,甚至相辅相成,绝对是两手都抓,两手都要硬的事件啊。    推广——那是必须的。    抓住特朗姆,先从姚家军的军医们开始,姚千枝把他的教学时间直接翻了三倍,且,还私下给了他课题,让他着重研究一下剖腹产技术——毕竟是扒坟找解剖素材的外科医生——哪怕如今这条件,成功率不高,总得先有人研究着……    两手都忙,两手都不硬——剖腹产能剖,保证不了存活率,学生们都是未婚女孩儿,侧切教的有点尴尬——特郎姆忙的脚打后脑勺,没几天功夫都塌腮了。    还好有白淑体贴照顾,色色给他安排周全,一日三餐都快递到他嘴边了。    把个特朗姆给感动的啊,泪流满面的。    就他所言:连他亲妈都没这么照顾过他!    白一定是神赐给他的天使!    白淑:正所谓,样样通、样样松、粗通百家不如专精一门,她就想把特朗姆那点老底儿全掏出来!结果人家这个反应……是不愿意吗?    不愿意就不愿意呗,明说就是了,怎么还哭了呢!!    真是……    得到了橡胶,北地四州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医学和运输方面或许还没那么明显。但是商业……随着纺织厂遍地开花,缝纫机一天十二个时辰,歇人不歇机器的转着。工厂里聚集了大批女工,专业化、流水线、群居性……这种规矩,这种产量,是远远超越这个时代的。    大批量的棉质、丝质、羊毛质的布匹和成衣,分高、中、低三档,如潮水般涌入市场!    当然,这个市场,指的不是北方四州,而是跟路阳州接镶的金州。    就是那个盛产各种矿物,尤其是金矿的地方啊!    且,最重要的是,杨城——就地处金州中心。    杨家——孟央那前夫家,就是跟豫亲王和孟家勾连的。前段日子,女四书横行掀风浪,姚家军抓的那些潜伏在四州的细作读书人里,就有不少杨家派来呢。    挨打不还手,不是姚千枝的作风,黄升在灵州,跟她一南一北,可望不可及。豫州同样挺远,她伸手够不着,眼巴前儿的,不就剩下金州了吗?    没鱼虾也好,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闲着没事儿把杨家灭了,先断了豫亲王的‘小金库’,怼他一波在说。    在金州这一地,杨家算是挺有威望,家里多是做官的,按理跟孟家一样,人家是士族——虽然等级差了点儿。但是,跟旁人画风不同,杨家族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的嫡妻张氏出身金州商户大家,还是独女,杨家不缺银子不缺势力,偏偏,杨族长就初婚娶了她,还把膝下三子过继给了岳家,从此,这个披着张家皮,实则还姓杨的‘张三郎’,就成了杨家最亮的一颗星。    真是有钱啊!!    就靠着这个张三郎,不过中层士族的杨家扒上了豫亲王,在提供基层力量的同时,成了豫州一系的‘小金库’。    而杨家和孟家的联姻,说白了,就是豫亲王安排的。    孟央——不过是一种试探和示好,是两方联合,或者说杨家依附、豫亲王接收的‘标志’。至于她的性命……    在杨家彻底跟豫州一脉绑定后,她就不重要了。    死不死的,两方没人在乎。    杨家对豫州一系的作用不算小,担当钱袋子的同时,还帮他们掌握一州经济,姚千枝决定把他家打灭了,算是断豫亲王一条臂膀了。    让他没事找事算计人玩儿!    堆积在手里的海量布匹和羊毛制品、外洋的新鲜物件儿、大量的珍珠、宝石、奢侈品……哪怕这些东西往海外运,能得到三、四倍的回报,姚千枝都没动摇,憋着大招,准备直接打垮杨家的经济琏!    呃,当然,海外销售周期实在太长了,最近她多点开花,经济有点支撑不起了!    败家败的太过,南寅带回来那好几百万两银子,跟打了水飘儿似的飞速消失,转瞬见底儿……怪不得姚千蔓总一眼一眼剜她。    花钱总是爽的,一直花就一直爽,而负责管钱的那个,常年晚娘脸,眉头都有皱纹了。    能花就能挣,有了东西就能卖。金州,跟海外比起来,总是近的。    杨家,看不上归看不上,还是挺富的。    充州大商蓝康陪同,霍锦城主导,他们早早去了金州,利用蓝康的店辅人脉,姚家军开始用海量的物资,尤其是布匹冲击金州市场!    顺便吸收百姓。    ——来啊,我们四州好地方,活不下来就迁居!    打开大门欢迎你!!    ——    布匹——在古代是能当做银子来用的。    在乡间银铜不足,需要以物易物的时候,最受欢迎的‘物’,就是布匹啦。    绸布能在城县等大地方换银子、棉布喜庆节日送礼撑场面、粗布自家日常且穿用……    正所谓:人生无非衣、食、住、行四大事——衣还在食之前。    但凡是活人就不能不穿衣服,尤其还是靠近北方的地界儿!    会冻死的!    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布匹和成衣,跟织女绣娘小规矩出产的根本不是一个水平,几乎便宜了三成有余,布匹柔软厚实、成衣针脚细密,撕都撕不烂……    秋天啦,要换衣裳了,眼看冷下来的季节,布辅里突然出现这么一批价廉物美的好物儿,百姓们蜂拥而至!    把王三郎的店辅给挤的啊,那叫一个门可罗雀。    关键打‘价格战’,王三郎还真打不过。姚家军的布,不管什么品种,本来都比他家的便宜三成,这个价位,他能持平就已经是在赔本赚吆喝了!    且,这个价格并不是姚家军的底线,哪怕在降一成,她们依然还是有赚头儿的。    面对这种局面……    王三郎:哭唧唧!    被顶的不知今昔是何昔!    商场有商场的规矩,霍锦城恶意搅乱市场,仗着杨家的势,王三郎直接把他给告了,杨城府台都把他抓进大牢,店辅全封了,就等着‘网罗’了罪名,一波带走,谁知……    漏夜,一封盖着谦郡王大印的公函递进衙门口儿,杨城府台恭恭敬敬,哈着腰把霍锦城从牢里请出来。    谦郡王府剩下一门妇孺,地位高归高,杨城府台真就不怕,然而,人家世子妃背后站着的是谁?这不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吗?就跟王三郎明说姓‘王’,实则根本就住在杨家宅子里,是一个道理啊!    手握二十万大军,掌四州之地的女霸王,真心惹不起啊,惹不起!    东西没人家好,价格没人家便宜,就连拳头都没人家大,明里暗里全都打不过,杨家哭唧唧的开始找‘外援’,然而,就像姚千枝觉得豫州太远,太不方便的同时,豫亲王对北地四州,何尝不是这个意思呢?    隔着徐州、幽州和金州,姚千枝四十米的大刀都够不着,更别提豫亲王了!    根本就束手无策。    只能眼睁睁看着小金库被踩扁,自个儿的一条臂膀,生生让人家给卸了!!    关键是商战这种操作,在东西好价格还便宜的情况下,豫亲王除了干瞪眼,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金州,随着一家家挂着‘王记’的店辅关门大吉,杨家的势力迅速消退着,最后,只余下小小杨城一方所在,就那么苟延残喘起方。    ——    北方,姚家军如风卷残云般打起了经济战争。燕京,秋日残阳余晖里,胡雪站在京效十里亭,面无表情的看着内廷派出的传旨队伍顺着官道,缓缓往前走。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我的新文案没有很霸气吗?qaq,做为文案废,我精尽啦!qaq

您正在阅读《天命为皇》的章节:第一百一十六章 (改错)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48750/13166367.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