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薄薄的信皮捏在手里像是筛糠般抖得厉害, 一时竟不敢打开去看。 好容易将封皮撕开, 拿出里面纸笺, 哆哆嗦嗦地抖开,入目便是那两个被萧砺念过千遍万遍的字,“萱萱。” 杨萱定定神,一目十行地扫下去, 没看到什么凶险之事,长长松一口气,从头再读一遍。 信上说他已经到了太行山脚,刚在一家客栈吃了碗汤面, 打算喝口茶歇上两刻钟让马吃点东西再赶路。 这里刚下过雪, 路上不好走, 风特别大, 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好在他有羊皮夹袄, 那只兔毛的护耳也戴上了,并不觉得冷,就是……很想她。 杨萱看着满纸笔触凌厉的字迹, 抿嘴笑了笑。 总算有长进,走到半路还知道给她写封信。 太行山脚就那么冷,翻过太行山就是大同境内, 想必会更加冷。 这几天找皮货商买几块厚实点的毛皮,给他做件皮袄。 岂料, 第二天京都竟然下了雪, 鹅毛般的雪花沸沸扬扬很快在地上积起厚厚一层, 踩上去咯吱作响。 几个丫鬟齐动手,费了好半天工夫才将正房院的积雪铲到墙角,清出来一条可供进出的小路。 这种天气,很显然不方便出门。 杨萱本打算去买毛皮,也只能放弃,而杨桂却兴奋得不行,跟邵南他们在二门外堆了个半人高的雪人,非拉着杨萱去看。 雪人披着诚平一件破衫子,头上顶着斗笠,用两只煤核当眼,大红纸条剪成嘴唇的形状,再插两根竹枝当胳膊,看上去人模狗样的。 杨萱笑道:“真不错,只可惜没鼻子,用个什么做鼻子好呢?” 正思量着,李山走过来,朝杨萱拱拱手,“姑娘这会儿可得闲,有件事跟姑娘商量。” 杨萱应道,“好。” 李山指了竹韵轩,“进屋说,外头冷。” 进得屋里,李山直入正题,“明年开春是正科,我要下场应试,过完冬月从腊月开始,我想闭门谢客用上两个月的功,就不能再来教阿桂他们。” 杨萱连忙点头,“会试是大事,先生理应好好准备,这次定能金榜题名。” “那就借姑娘吉言,”李山笑笑,“会试之后,如果能够高中,还得准备庶吉士的考试,若是不中,我打算先回乡成亲,等下一科再考……老大不小了,不能总让爹娘挂心。” 杨萱理解他的做法,但是想到杨桂不能再跟李山就读,心里颇觉遗憾,不觉就露在脸面上。 李山大感欣慰。 他喜欢面前这个秀外慧中的姑娘,可人家名花早有主,又是两情相悦恩恩爱爱的,他不能从中乱插一杠子。 既然做不成夫妻,能成个好友也不错,以后说不定能成个儿女亲家。 想到此,李山咧开大嘴笑道:“要是姑娘信得过我,我就帮忙物色个新先生,不过也得等会试过后……或者两人去书院读书也成。书院里同龄的学子多,互相比试起来更有干劲,但是也有弊端,学子多是非也多,时常有打闹伤人的情况。” 而且,各人家境不同,常有富裕人家的孩子瞧不起贫寒人家。 可杨桂自幼被宠坏了,平时薛大勇和邵北他们几人也都忍让着他,让他去书院磨炼几年也好,多结识些人,多经历些事情。 对将来支撑家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杨萱思量罢,便道:“那就上书院,回头我跟薛壮商议一下,如果他愿意的话,仍然让大勇跟阿桂一起上,只是麻烦先生帮忙打听打听,哪处书院更适合阿桂他们。” 李山欣然应允。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接下来几天,京都真是冷到了骨头里。 路面积雪不曾化尽又结了冰,更加湿滑,好容易天气回暖,雪水冰渣尽都融化,整条马路泥泞不堪,几乎没法出门。 好在,又有信来。 一封通过驿站送来,是萧砺写的;另一封却是直接送到门房诚平那里,看字迹应该出自夏怀宁之笔。 萧砺信上写他已经住下了,以前是睡大通铺,这次他因为升职,可以自己单独住一间。 还有个小士兵随身伺候,比上次舒服许多。 前天他到山上下绳套,捉到两只野兔,吃了顿兔子肉,这几天等雪再大一大,看能不能打只野猪吃。 野猪的肉比家猪硬,但是很香。 吃两口焖烂的野猪肉,再就着喝一坛老白干,比神仙都逍遥快活。 杨萱才不相信萧砺的话,他总是只报喜不报忧,如果外出办差真有这么滋润,恐怕别人早就争着去了。 可想象着信里所说的那种豪迈粗犷的生活,心里生出几分向往之情。 杨萱翻来覆去细细读了三五遍,才恋恋不舍地放进抽屉里。 又盯着另一封信的信皮看了半天,终于决定看看夏怀宁葫芦里到底埋的什么药。 刚看两行,心头的火气便压不住,蹭蹭往上蹿。 数年前,她还跟秦筝一起骂过周路不是人,没想到夏怀宁更加无耻。 他说拜某人所赐不能科考取士,便将心思移到书画上,近几个月用心画了两幅笔触细腻的工笔美人图,打算请杨萱一同鉴赏。 如果杨萱没空的话,他就将画送到杏花楼,没准儿能卖个大价钱。 又告诉杨萱,这次只画了侧脸和肩膀的红痣,下次打算画正脸,再在右乳下方添一粒黑痣。 杨萱气得双手发抖,撕了好几下才将信纸撕碎。 她乳下是有粒黑痣,小小的一点,不过芝麻粒大小,远不如肩头的红痣显眼。 前世,她从未在夏怀宁面前□□身体,更不曾像跟萧砺这般缠绵过,仅有的几次同床,她都是望着帐顶死命忍着疼,匆匆了事。 夏怀宁怎可能知道她身体何处有斑,哪里有痣。 倘或画像真的在杏花楼挂出去,被萧砺看到,他会如何想,而她又如何跟萧砺解释? 肩头还可以说是从杨芷口中传出去的,可乳下呢? 任何男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一个不相干的外男,知道自己未婚妻乳下长了粒黑痣……这是何等的耻辱! 想象着萧砺发狂的情形,杨萱浑身发冷,而整个屋子像是被冻住似的,丝丝往外透着寒意。 过了好半天,杨萱觉得周身血液几乎要凝固了,这才扬声唤春桃进来。 春桃进屋,扫一眼墙角火盆,嘟哝道:“炭火已经灭了,姑娘该早点唤我,姑娘就没觉出冷来?”顺手握了下杨萱的手,吓了一跳,“这么凉!”又去探杨萱额头,倒没觉出热来。 杨萱哑声道:“我没事,你把邵南叫来,我问他几句话。” 春桃答应一声,却没马上去,先往火盆添了炭,又沏一壶热茶给杨萱暖手,这才吩咐忆秋去唤人。 温热的茶水进肚,杨萱脸色渐渐红润了些,低声问邵南,“你学功夫学了多久?” 邵南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回姑娘,五岁半开始学,到现在六年多。” 声音干净清脆,很明显仍是孩童声音,不曾变成少年。 杨萱叹口气,压下心底的话,改而问道:“大人不在家,你跟邵北每天都习武了吗?” “嗯,”邵南点头,“每天先练两套拳,扎一个时辰马步,再耍一趟刀法。” 杨萱笑笑,“那你能飞檐走壁了吗?” “现在还不行,”邵南面露赧色,“再过一年半载,等我个头蹿起来就可以了。” 杨萱笑道:“你去,别觉得大人没在就荒废功夫,他回来少不得考较你们。” 邵南爽快地答应着,躬身退下。 杨萱看着他的身影,再叹口气。 原本她是想问邵南,敢不敢去杀个人。 可话未出口又改变了主意。 且不说邵南能不能杀得了夏怀宁,就算他有这个本事,她也不能让他去。 他实在太小了,才刚十一岁,还是个孩子。 杨萱将桌上碎片拢在一处,捏到火盆里,转瞬烧成了灰烬。 过两日,路面终于通畅,歇完晌觉,杨萱略作打扮,带上蕙心,吩咐胡顺驾车去东条胡同。 小十一见到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杨姑娘怎么过来了?” 杨萱轻声道:“我有事相求范公公,不知他几时回来?” 小十一挠挠头,“说不准,有时候早些有时候晚些,一般酉正之前能回,要是过了酉正没回,多半是歇在宫里……姑娘是要等等,还是过会儿再来?” 天太冷,杨萱不想再往别处去,而且,夏怀宁在信上写的日子就是后天,这两天势必得把事情解决了,遂道:“我等一等。” 小十一笑着引她进偏厅,奉上一壶热茶,“姑娘且稍候,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 杨萱点点头,“多谢,外头我那车夫,麻烦你给他寻个避风的地方,喝盏热茶,别冻坏人。” 小十一道声好,仍回到门房,兢兢业业地守着门。 不大时候,刘庭溜溜达达地过来,瞥一眼老老实实坐在板凳上的胡顺,低声问道:“哪里的客人?” 小十一答道:“杨姑娘找义父有事,这是她家里车夫。” 刘庭眼睛一亮,“杨姑娘来了?我去看看……”刚迈步又停住,“嘿嘿”一笑,“等义父回来我再进去。” 抬头看眼天色,“我过半个时辰再来。” 小十一估摸着再有半个时辰范直也该回来了。 岂料直到天色全黑,范直仍不见踪影。 小十一给偏厅掌了灯,笑道:“许是有事耽误了,杨姑娘宽坐,我去做饭……杨姑娘也一道用。” 杨萱摇摇头,“不用,我回去吃。”想一想,站起身,“我帮你做。” 小十一满口答应,“好,姑娘跟我来。” 厨房里已经泡了米,看分量,只够两三人吃。 杨萱本不打算在此留饭,便没在意,小十一却又加上半瓢米,淘洗干净,放到锅里,再添一整瓢水,伸手比量一下,见水没过手背,将锅盖盖上,开始生火。 动作非常熟练。 杨萱问道:“平常都是你做饭?” “差不多,”小十一乐呵呵地回答:“逢年过节就是七哥做。我厨艺不好,就是勉强能吃。” 杨萱笑笑,“男人会做饭,已经很好了。” 想一想萧砺也是能做的,而且愿意动手,不禁弯了弯唇角。 小十一生火,杨萱掌勺,炒出来一碟醋溜白菜,一碟豆腐皮,正炖冬瓜丸子汤的时候,范直终于回来了。 杨萱将饭菜盛出来对小十一道:“我先在偏厅等着,麻烦你回禀公公一声,若他愿意见,候着公公吃完饭,唤我过去拜见。” 姿态放得很低。 小十一端着托盘进了厅堂,没多久回转身,对杨萱道:“义父唤你过去一道用饭。” 杨萱应声好,抻抻衣襟,走进厅堂。 范直已在饭桌前正首位坐下了。 杨萱屈膝福一福,“见过范公公。” 范直“嗯”了声,问道:“等了很久?” 杨萱如实回答,“一个多时辰。” “天大的事儿都先搁一搁,”范直轻轻咳一声,指了下首椅子,“坐下,吃过饭再说。” 杨萱提了裙角在右手边坐下,小十一已另外盛出一碗饭,放在杨萱面前。 小十一盛得分量足,杨萱又不敢剩,只得勉力往嘴里塞,眼角却瞥着范直,等他放下筷子,立刻也放下碗筷。 正要与小十一一道收拾杯碟,范直止住她,“让小十一去,你找我有何事?” 杨萱迟疑下,一字一句地道:“我想让夏怀宁死……”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