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 > 第810章 大明远征军集结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810章 大明远征军集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代善的死当然要形式上厚葬一下。
    他儿子岳托不听号令、私自军事行动,结果败亡了。即使岳托死了也要惩罚,让他名声彻底扫地。但这不是代善的错啊。
    所以对代善好好地安葬。
    虽然是虚情假意,但对阿巴亥、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一脉也相当于安抚一下。政治意味是:这是岳托私自行为和过错,对代善都不追究,你们不是直系的就更不用担心了。
    朱由校留着这些人还有点用,尤其是阿济格算是这些人中最彻底效忠的,也有很高的骑兵、弓骑兵、山地战和重甲步兵作战水平,当然要一直用他。
    聪明如多尔衮,其实也有可能看出来这是一次警告,不要以为在倭岛倒幕府、对战毛利家的功劳就足够躺平了,天启朝不养闲人,尤其是投降的闲人。
    现在他还有时间反思是因为这一世代善、岳托做的那些恶,他多尔衮没机会做,所以这次天降正义没降到他头上。
    代善、岳托已死,皇太极、豪格也休想好好活。
    这次明军有难,哈萨克汗国不动,是为何意?
    明军和东厂的人两次前往皇太极那求援,为何缕胜罗刹国的皇太极,这次就没打过?为何这次救援根本就不出力?!
    朱由校不仅在朝堂立刻统一了观点,还安排舆论宣传机器一起开动,把皇太极不救援的事大书特书。
    各个报纸刊物和市井、村镇广场都大力宣传。
    这一番宣传下去,皇太极、豪格罄竹难书,哪怕这一场战役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有的民间刊物觉得官方刊物报道以后,觉得自己不搞点噱头就没热度,干脆瞎编搞一些猜测内容刊登。
    比如说这次明军失利,就是皇太极一手策划的,专门为了削弱中亚明军,好让他皇太极称王称霸。
    有的刊物则发文说这是皇太极跟罗刹国联起手来对付大明。有的说是岳托被皇太极给骗了,私自出兵违反常理,肯定是皇太极用什么谎言骗了他……
    编的有鼻子有眼,又有理有据,谁还能知道是假?
    包括救回帕米尔的几百个明军,就有几个是当时军中搞走私。
    在拷打之下,他们如实供述了罪证:听信了罗刹军放弃乌拉尔山中部,而且当地有罗刹军舍弃的私开小金银矿,才脑子发热,想要立功发财两不误,结果被包围了……
    铁打的证词。
    证实了有人传谣言引诱了他们!
    是谁!反正不是罗刹国就是皇太极!
    甭管是不是他们,大明朝廷说是、舆论机器说是、大明百姓说是、大明盟友说是……以后的大明、以后的史书和世界各国历史都说是他们干的。
    大明要暴揍罗刹国了!
    这回连反复向大明求援的神罗也认同,大明不派援兵直接救自己是事出有因。
    再说了大明虽然没直接救自己,但是马上要暴揍罗刹国,罗刹国必然惧怕从捷克、匈牙利撤军回去防守。等于帮神罗解除敌人一支庞大生力军。只剩下城外的瑞典丹麦北部叛军继续围困,维也纳也不会失手!
    朱由校笑了。
    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大明休整两年再向外出手的时机到了,天时绝对在大明这边。
    地利也在大明这边,这个地利不是狭义的地理有优势,而是大明在中亚西伯利亚进入这五年时间物质产出和物质运输的优势远高于敌人,未来通了西伯利亚和中亚铁路,物质优势就更大了。
    人心不仅是大明的人心支持揍他们,连友军也都觉得该打也在自己这边,除了敌人以外都在期待严惩罗刹与皇太极部。
    这回是时候再出征了。
    出征前进行大规模物资准备,以及整个大明西北部的义务兵制的动员。
    这时候北海到西西伯利亚的单向铁路已经开通,以及从西安到西域的货运铁路也可以根据季节阶段性试用。
    粮食与战略物资源源不断从大明腹地运到北海和西域。
    朱由校也把明军向西域-帕米尔、北海-中西伯利亚两个方向一点点集结。
    这次调动有相当一部分是腹地卫所兵那个,他们以生产建设为主,往西域-帕米尔、北海-中西伯利亚集结,正好过去先搞营房建造、道路扩建、伐木采矿、畜牧养殖等等,一边集结一边生产开发。
    大明在中西伯利亚已有数个千人以上规模的城镇,算是有些起色,但是依旧开发很有限,这回卫所兵过来正好多多建设一下。
    除了集结的卫所兵,两个大方向还各派了一万人左右的京军、营兵,他们将是接下来的攻打敌人的主力,现在集结过去先进行地形和气候适应,也开展寒带森林山地与大温差干旱沙漠地带战斗训练。
    打仗百分之九十九是行军、扎营、训练和地形适应等等,前面百分之九十九做好了,最后打仗的百分之一才能发挥出应有实力。
    相当一部分卫所兵,一小部分京军营兵,那还剩下一部分,就是这次大明军制改革后的义务兵。
    义务兵来自各地征召。比如陕北、草原、西北的适龄青壮年,比如草原、西域一些游牧民族的征召兵。
    还有西西伯利亚和中亚西北的哥萨克人、巴什噶尔人。
    哥萨克人之前已被毛文龙和大明收编不少,这回的巴什噶尔人是欧亚边界游牧民族,在乌拉山脉总人口的三成左右;而大多数早期入住的罗刹人因为惧怕乌拉尔山脉的寒冷,多数又向西迁徙了。
    几年前明军进驻西西伯利亚以后,联合巴什噶尔人清除了西西伯利亚所有罗刹人的前哨站,并且建立了大明的哨所、驿站和游牧交易城镇。
    所以西西伯利亚也有供明军一步步行进到乌拉尔山东部的道路。
    朱由校安排明军采取边走边开发的紧逼式推进计划,西西伯利亚方向使得罗刹军无法骚扰或劫掠补给线,只好老老实实在乌拉尔山中部和西部守着,明军则带领西西伯利亚原住民在后面稳步推进。
    还有中亚方向,这一路是准备打皇太极哈萨克汗国,然后拿下死海以后往乌拉尔山南部、西南和里海北部打。
    这一路沿途人口更多、也有更多绿洲和城镇,方便大军补给和采购物资,当然饮水是这条路最关键最艰难的补给,赵率教也都做好接应和准备,不会出现大军缺水的情况。
    大军集结预计要花半年时间。
    虽然看起来战线很长,但是生产力和物质流通能力都是大明碾压敌人。所以反而是罗刹军秋后粮食与军用物资供应不上,全部退回到了乌拉尔山脉以西,之前跟岳托交战的乌拉尔山中部只留下几个哨所,后勤无法支撑长期驻扎大军。
    预计半年后,明军就能到位痛打罗刹。
    但外交更快,大明的使者先到了皇太极这边问责。

您正在阅读《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的章节:第810章 大明远征军集结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68880/21715047.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