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近代武装
倭国卷起来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朱由校对倭岛目前四到五方争霸的哪一方其实都不喜欢。
德川家做梦都想摆脱大明的条约,本多正纯和阿敏、阿济格就想着称王而不是归降,伊达政宗勾搭尼德兰和佛郎察,大明和板鸭早探查得清清楚楚。
至于岛津、毛利等关西强藩虽然最早投大明反幕府,还给华人背书,给李旦、颜思齐打下手,但是这两家一个是很能打有威胁的,另一个坐享石见银山,还思想最为激进。
要处理也是留岛津家、灭毛利家,岛津可以做大明水师和殖民打手,而毛利家就算交出石见银山两成利,因为历史原因朱由校也不想留它。
倭岛的九州、四国两岛以后纳入大明领土,这里面岛民可以三分。
一些以华人后裔为荣耀,且忠诚野心弱的留下。然后有能力和野心但忠诚的,跟着大明一起出征和殖民去。最后是滑头摇摆甚至有激进独立思想的,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目前锦衣卫考察多时,第一种以大阪城百姓、平户华商下属的倭人和四国长宗我部后裔等。第二种包括萨摩岛津家、关西大部分百姓、商人和多数武士。
第三种则是德川家的那些势力,以及少部分野心勃勃的武士家族。
然后毛利家处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目前对大明和华商比较恭敬,但是称霸倭国的野心依旧很大,常念叨着关原,妄想着毛利打败德川的世界。
所以要让倭岛继续打。
打得更烂才好一口气把这些虫豸都给扬了。
还有德川幕府,倭岛要给肢解那德川家这种有凝聚力的家族就必须化作灰灰。
“让他们打吧,但是有一点,任何敢对汉人出言不逊,敢动华商的财产、敢对脱倭入明的百姓动手者,就是对我大明宣战。代价是什么,参考江户大火。”
刘侨欣然领命,传达给老不死和李旦、颜思齐,倭岛上能跟大明搭上一丝丝关系的人都清楚了什么是底线,所以在卷的路上更加努力了。
关东、关西全面开战,不多杀一些激进派倭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亲明的,所有强藩之间都在指责幕府和彼此是反大明的,自己才是亲大明的。
互相进攻和厮杀,被干掉者的人头就是投靠大明的投名状。
倭人自有这种觉悟,东亚也是他们最早卷起来的,现在又开始了~
……
倭国的内战事终究是岛上一隅,在大明和板鸭联手击败尼德兰等联军以后,倭国再也不能勾搭洋大人,所以蹦跶不出朱由校的手掌心。
可是莫卧儿和东吁还能勾搭上,所以依旧不内卷投靠大明,而是继续顽抗。
军机处和兵部研判,都是先对东吁出手,给它灭了彻底恢复三宣六慰,然后再集中力量对付体量很大的莫卧儿。
英国公张维贤这个老同志可能不太适合领兵去东吁,但是他考察诸将,觉得有一人特别适合。
那就是征讨兵团总兵张名世。
之前像秦良玉、张神武、周遇吉、贺世贤等厉害将领等御马监、京军将领已经出征,除了西北还没开打以外,出去的这些将领都在立大功。
宪兵团总兵冉跃龙、征讨兵团总兵张名世、驻扎兵团总兵鲁钦,这三位主将还都在京城呢。
张维贤从他的角度帮着物色了一下,觉得冉跃龙体现大明对各地各族有包容乃大标志性作用很大,真要打仗可能三人中最弱。然后鲁钦各方面适中,最强的毋庸置疑是张名世。
特别是火器,张名世在研习数学、力学、几何与弹道之后,几乎是对新学的奇才。
指挥各种火炮都能打得又准又符合时机,可以说是兼具技术型与厮杀经验型将军的优点。
朱由校也多次检验张名世的练兵成果,在他训练之下,征讨兵团神机营全员枪炮,火枪可以熟练运用线式队列、散兵阵、徐进射击、接替后退射击、堑壕掘进与防守和密集刺刀阵、单兵刺刀格斗等所有火枪步兵战术。
他们不管是最新的燧发枪还是最老的三眼铳,全都能射出全军最快射速和最准成绩。
张维贤、戚金和孙承宗分别几次抽查,都是这个最优秀的成绩。
但是要说抽查,朱由校要突击检查的项目还真不是这些。
带着刘若愚、刘侨和张维贤,突然来到征讨兵团的后勤仓库,这回突击检查看看武器和弹药保养状况。
随着火器发展,弹药的消耗量剧增,弹药和武器的保养几乎决定生死。一支兵马再会各种战术、再把枪炮打得准,可是弹药库被人端了、枪炮保养不佳还没打就损坏,那就会被敌人暴打。
朱由校突击检查这一点,正好检查多数人不容易关注的点。
这一看就看出征讨兵团的状态。
仓库哨兵防守严密,任何外人休想靠近。
枪支涂油、弹药干燥,随时保证了最佳迎战状态。
战马壮而少膘,说明平时喂养得好还有大量奔跑和训练。
朱由校对此暗暗称奇,知道武器和战马保养与管理非常耗时间精力,非军纪严明和吃苦耐劳的精锐不能做好。
单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征讨兵团虽然经过扩军,还派出张神武等兵力出击南洋,但留下的人绝没懈怠和放松。
这是近代军队而不是古代兵马了。
近代与古代、军队与兵马,这是历史性的变革。
但还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近代军队比古代兵马的弹药消耗量是几十倍以上。
按照古代的补给方式主要是两种,一是远距离运输,二是本地府县供应。
这在晚明老式火器时期就已经显得不够了。
比如灭建奴的大战,朱由校以举国之力向辽东海路为主、陆路为辅,每次都要耗费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准备好大战。一次大战之后,半年准备的弹药几乎消耗一光。
然后本地府县提供的弹药,虽然现在户部、工部、兵部、都察院和锦衣卫运作效率大幅提高,地方上的府县能提供质量不错的火药和运输车辆,但是对于近代战争的庞大消耗来说杯水车薪。
所以前线需要有能生产武器弹药的工厂。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