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千小说网 > 都市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正文 第114章
加入书架添加书签错误举报投推荐票:
确定

第11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得了皇太后的话, 又得了皇帝的准许。

    玉荣当然也要出一份力。

    毕竟,一位名门淑女的婚事,真是赐婚的圣旨肯定皇帝指了。那么, 这人选呢?

    自然是玉荣这一位皇后操劳一二。

    当然, 这也是皇帝的意思。

    若不然的话, 玉荣肯定想一推三五二的,让武家人自己去寻一门好门婚。

    到时候, 赐婚圣旨一下。

    未来这一位武秀秀的一辈子过的好与不好?

    全是她自己经营。

    她不掺合。

    掺合的是对方的亲爹娘, 也是合了这一个时代的规距。

    不是吗?

    奈何皇帝似乎待皇太后是真“孝顺”。

    这婚事皇帝发了话。

    玉荣当然就得担一担了。

    于是,借着一些诰命们的嘴。

    玉荣在举办了宫宴时,就是提了一些话。

    不算明面提了,而是一些暗示。

    只要不傻的,都懂了。

    于是, 京都之中, 真心对这一门婚事动心的, 肯定就可以行动起来。

    京都。

    武国公府。

    武秀秀的母亲,武家的二太太从自家的嫂嫂, 武家大太太的嘴里,就是听说了宫里的打算。

    武二太太没进宫,那是因为她生的嫡子病了。

    这是她的命根子, 自然是巴心巴肝儿的捧儿。宫里的宫宴,也是嫂嫂去参加。

    “弟妹, 你说宫里的意思, 皇后娘娘也是点明了,可是皇太后同意的。”武家大太太说话时,那眼神里的意味就颇是奈人寻味一二。

    武二太太听懂了。

    府上的意思是什么?

    谁不傻。

    真说起来,武家大太太更是能稳坐如松, 那是悠闲自得。

    毕竟,她的儿媳可是和瑞大公主。

    武二太太是沉默了片刻。

    要说武二太太的心思,那也是复杂的。

    最初送了女儿进宫,她真的不舍得。

    可后来呢。

    女儿去的久了,她也是习惯了。

    特别是夫君的意思,若是女儿结一门贵亲。

    这对他们的嫡亲儿子,自然是千好万好。

    武二太太也懂夫君的意思。

    夫君身上的轻车都尉爵,这可是没法子世袭的。就是一个流爵。

    等她的儿子这一辈,就是一个白身。

    当然,出身国公府,前程比起一般的人家,肯定更容易一些。

    可到底还要自己去拼一回。

    科举场上不容易。那武举场上,更不容易。

    毕竟,科举出来的是文官。

    武举出来的是武官。武官可是要搏命的。

    武二太太心疼女儿。

    可这女儿不养了身边,感情倒底淡了些。

    在武二太太眼中,也便是移了感情,到一辈子的依靠的儿子身上。又有些移情到了庶女的身上。

    不可否认的,还是庶女会讨好了这武二太太母子二人。

    “我这自然听了夫君的意思。”

    武二太太还是要脸面的。此时,自然是手推脱了话。

    武大太太听了,连连点头。

    “也是,是得二弟和二弟妹好好的商量一下。”

    武大太太能搁下这事情。

    可武二太太这里,却是要跟夫君好好的商量。

    真真是这事情一出来,武府上有些错手不及的。

    明明进宫前,可是有些私下的话。

    那是有些指明了说着,这是给皇家预备了的儿媳妇。

    现在事情黄了。

    这挺搁了脸的。

    武二太太能想像了。

    这若是传开了,她在京都诰命夫人们的圈子里,一时间是别想抬起头来。

    武二太太想跟她家老爷商量一下。

    在夕食后。

    武二老爷自然在二房的正院歇下。

    这一对夫妻对坐。

    侍候的下人们全给打发了。

    屋中静的出奇。

    “你说说,你与大嫂进宫时,就没教一教咱们府上的二姑娘?”

    武二老爷在冷嘲热讽。

    这里的二姑娘说的谁?

    自然是武秀秀。

    “老爷,秀秀常在宫中,这如何教导了?那秀秀真教导的人,也是皇太后娘娘。”武二太太辩解了话。

    “哼。”

    武二老爷也清楚,这事情出来了。

    如今瞧着,可能就真是姑母意思。

    可问了武二老爷甘心不甘心?

    肯定不甘心的。

    明明当初给了期盼,这给的太高了。

    现在落地了。

    哪受得住这等的落差。

    “也是你生的好闺女,没一点本事。若得姑母的几分真本事,何至于斯?”武二老爷怒了。

    他肯定不会承认,他自己没本事,那是把主意打了女儿的身上。

    “我生的,那也是老爷的种。”武二太太也有点儿的心气不顺。

    “你怪我?”

    武二老爷很生气,当场就是摔了茶盏。

    然后,起身。

    “老爷。”

    武二太太一看着这模样。就是唤了话。

    可武二老爷带着怒气,就是气冲冲的离开。

    等武二老爷离开后。

    武二太太坐了良久。然后,她是跟奶嬷嬷吩咐了话,让打探一下武二老爷离开二房的正院,又去了哪处?

    稍片刻后。

    奶嬷嬷回了话。

    “太太,二老爷去怜姨娘的屋中。”

    奶嬷嬷的脸上有些怒容。

    这是跟主子一个鼻孔出气的,也是恨了那怜姨娘。

    这一位怜姨娘是新入府的。

    也是武二老爷新纳的。总之,现在正得它。

    “怜姨娘……”

    武二太太又是怒了。

    可怒过后,那又是叹了一声。

    “等这胡媚子失了宠再说。到时候,看我如何收拾于她。”

    武二太太心中有数儿。

    她膝下有亲生的儿女。在这府里立的稳脚跟。

    至于庶长女?

    那是她嫁进来前,这一位武二老爷的风流债。

    若不然,凭着武二太太进府后的手段。

    二房可没再添了庶子庶女。

    在这后宅里生活的女人,那就是在武二太太的眼皮子底子。

    武二太太想拿捏人,有的是法子。

    怜姨娘,这一个新得宠的。

    仗着武二老爷的宠爱,更是没一个天高地厚。

    若是武二太太查了这不一个的底子。

    知道是一个别人送来的瘦马,专门来捧了武二老爷。

    而且,这一位怜姨娘也是一辈子注定没机会出头,是一个让人培养的病西施。那是晕身用药养出来的。

    既然生出不来。

    在武二太太看来,就是没了威胁。

    可武二太太万万想不到。

    因为宫里女儿的事情。武二老爷真跟她置气了。

    怜姨娘一时翻身。

    在二房里,要多得宠,就有多得宠。

    更是仗着武二老爷的宠爱。

    那是生生来落了武二太太的脸面。

    又是一日请安时。

    武二太太见到的,就是一众的姨娘请安。

    怜姨娘来晚了。

    “妾来晚了,求太太原谅。”

    怜姨娘一跪,跪的真是弱不经风的样子。

    若一个男子见了,自然是我见犹怜。

    可这正房太太看了,恨不能撕了这一张脸。

    “下一回,怜姨娘可莫要来晚了。我体谅了昨个儿老爷歇你屋里。这一回,便是罚你抄了十回佛经。”

    武二太太笑得温柔。

    可话语里,没什么温柔的味道。她一摆手,奶嬷嬷就是递上来一本佛经。

    专门差人写的。

    那是一个字眼一个字眼的,都是最小的。

    总之,看着一本佛经。

    其时,两本的份量。

    罚了这一个胡媚子抄经。

    在武二太太看来,这是一个警告。

    “太太,妾是想受了罚。只是今个儿晚来,是老爷的意思。老爷说,太太最是体谅人,今个儿许了妾不来请安。是妾怕坏了规距,一侍候好老爷,这便是赶紧来了正院。”

    怜姨娘说这话时。

    听着是解释。那语气里,却是处处透了一股子,她很得宠的味道。

    武二太太一时间肝疼。

    “太太,究竟听您的,还是听老爷的。妾,妾……”怜姨娘的眼中,是含上了泪水。瞧着,就是美人含泪。

    总之,这等做派,还是犹如一朵娇娇弱弱的小白莲。

    武二太太心中冷笑。

    面上却说了,道:“你犯了规距,我罚了你,你还不认。想搬了老爷出来不成?”

    武二太太头铁。

    她是膝下有儿女的。

    还真不怕了一个小小姨娘。

    然后,怜姨娘就是委屈的应了。

    等着请安结束。

    离开了正院时。

    已经是快近了午饭的时间。

    武二太太拿捏了妾室。

    不外乎,就是这些人打席子。

    总之,哪便唤了丫鬟一样的。

    这是踩了这些姨娘的脸。

    等着姨娘们结束请安。

    能回了自己的屋时。

    已经是能站得脚麻了。

    怜姨娘是得宠的。

    她自然先离开。

    不过,也有与怜姨娘住了一住的。

    是最早侍候了武二老爷的一位通房。

    一直没得了一个姨娘的名份。

    现在就住了怜姨娘小院的偏屋里。可以说,也是一个容貌不怎么出众。在府里汲汲无名的。

    “怜姨娘,您这般跟太太斗,又是何苦呢。二老爷的宠爱跟天边的云彩一样,总不长久的。”这一位通房,还在进了小院时,就是劝了话。

    会劝话。

    是因为得了怜姨娘的好。

    一处住着。

    怜姨娘看着跟二太太不那么的对付。

    其时,在通房看来,却是一个不错的。

    只能说,二老爷太多情。而二太太管不住二老爷,就是拿捏了她们这些妾来置气。

    偏偏二太太也有法子的。

    得宠时,会避了一二。等着失宠后,那是二太太想如何处置,就是如何处置。

    “我这一辈子没什么盼头,就想能活得舒坦时,如何舒坦,如何来。”怜姨娘的眼中,全是豁然。

    她的前途无望。

    一辈子也可以说身不由己,反正过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

    还不如顺了性子,得过且过。

    等过不下去了。

    就是一闭眼睛的事情。

    “怜姨娘,二房里的姨娘通房,真不指着眼前的数儿。很多人,一旦失了宠,很快就在府里消失了。”

    通房劝了话。

    “二老爷也不会为了这些事情,真跟二太太为难的。二太太是八抬大轿,名媒正娶的嫡房太太。咱们算不得哪一个名牌上的人物。”

    通房真看不懂怜姨娘。

    这般得罪二太太,真不顾以后?

    “是吗?”

    怜姨娘却是无所谓的样子。

    或者说,她很清楚了,她这一幅娇娇弱弱的身子骨。

    有以后去顾虑吗?

    罚抄了经。

    怜姨娘在二太太的罚下,这认了。

    于是,她真抄了经文。

    就是身子骨不好。

    然后,病了。

    这病,是累得。

    武二老爷自然知道了。

    于是,又去了二房的正院。这是跟武二太太闹了一场。

    这一闹。

    从开头,又是闹到结尾。

    总之,相互的指责,免不了的。

    一对夫妻,能看顺眼时,自然是千好万好。

    一旦对方不顺眼了,那哪都是错处。

    武二老爷眼中,武二太太就是如此的。

    于是,他就数落了。

    “瞧你这般无能,就会折腾府里。二姑娘便是随了你,一样的没本事。”武二老爷丢了这么一句话。

    然后,就是离开了。

    武二太太这一回,自然还恨怜姨娘。

    可同样的,在夫妻相互的折腾里。她也是怪上了宫里的女儿武秀秀。

    武二太太顾了自己的名声。

    可她也是有些暗恨了,这女儿没本事。

    在宫里这些年,居然就是不能得了皇家主子们的欢心。

    要知道,她可是皇太后的侄孙女。真真无能。

    人嘛,这心思一转念,又是一个想法的。

    京都,皇城。

    坤宁宫。

    玉荣与太医寻问了皇太后的病情。

    依着太医的说法,皇太后真是这回可能熬不过。

    可皇帝那边有过交待。

    还是盼着皇太后无论如何的,还是熬过了新年的好。

    老人家,过一年的节庆,也是又添了一岁。

    高寿而亡,这算是喜丧。

    那意义不同。

    总归,添一岁,也是添一道喜丧的福气。

    皇帝有意愿。

    太医院的太医们自然尽了力,那是给皇太后开了药方子。

    皇太后也是配合的,那是用了药汤。

    哪怕皇太后如今是喝了药汤子,都是挺吃力了。

    玉荣在太医这儿得了确切的答案。

    然后,挥挥手,让这些人退下去。

    玉荣关注了,这还是宫里宫外的事情。

    总之,她挺忙碌的。

    皇子所。

    三皇子司马贤最近有点儿小走神。

    他的这些举动,瞒不了亲近的人。

    四皇子司马礼民就是注意到了。

    至于五皇子司马逸?

    司马逸没注意到。

    司马逸注意到的,那是武表姐要出宫了。

    他可听了一些宫里的流言。

    武表姐一旦指婚,就要出宫待嫁。

    嫁了人的女子,不能随意进宫了。

    司马逸表示,他很喜欢武表姐的。

    于是,在当天。

    下了决断的司马逸,就在寿康宫外,给皇祖母磕了头后。

    他还是寻了武表姐。

    “表姐,我来看你了。”

    司马逸在武表姐面前,还是挺热络的。

    宫里跟他玩的好的,可没多少人。

    “五殿下。”

    武秀秀想不到的,便是她又见了五皇子。

    而且,五皇子还挺热情的。

    “表姐,你真的要出宫待嫁吗?”五皇子眼中有好奇。

    “要等宫里的旨意。”武秀秀没反驳,只是讲了一个事实。

    “武表姐这般好,不若等我长大了,我娶表姐。”

    五皇子司马逸笑道:“你陪我放风筝,还陪我玩耍。表姐,你人好,我不想你出宫。”

    真娶武表姐?

    司马逸一个小屁孩子,他哪懂什么姻缘?

    他就是舍不得这么一个玩伴。

    若是武表姐不在,那多无聊。

    “五殿下……”

    武秀秀有些懂司马逸一位皇家表弟的。

    于是,她摇摇头。

    “五殿下,你还小。等长大了,你就不会觉得臣女是一个好玩伴了。”

    武秀秀指了指上书房的方向。

    “五殿下要做一个有本事的男子汉,可得学了本事的。读书习武,这些臣女都帮衬不了五殿下。”

    武秀秀把自己的态度摆的很低的。

    五皇子司马逸听懂了。

    可越是如此,他还是舍不得武表姐。

    就是这时。

    有脚步声响起。

    在屋门处,进来一个身影。

    比转身朝后看的五皇子更早的,看清楚来人的是武秀秀。

    武秀秀行了一礼。

    “臣女见过四殿下。”

    武秀秀认得来人,是四皇子司马礼。

    不可否认的。

    家族里的人,都是盼着武秀秀能嫁进皇家,成为三皇子妃。

    三皇子的前途,还是非常让人看好的。

    武秀秀努力过。

    讨好了五皇子。

    同时,亦是讨好了四皇子。

    五皇子年岁小,有一种小孩子的直觉。

    可要是真的,他就会接受。

    可四皇子许是有一种先天上的芥蒂,无论武秀秀做了多少努力。

    只能说,都是丢了水里,连泡泡都没有冒出来一个。

    四皇子这儿讨好不了。

    想搏一些好感。想化解了三皇子的心结。让三皇子接受自己吗?

    做不到。

    武秀秀也很伤了心气的。

    不过,在面前了五皇子时,武秀秀瞧着活泼的五皇子。

    她就有些理解。

    四皇子不让她接近的原由。

    许是有些错处,就是一辈子就想原谅别人的。

    武秀秀是一个懂得体谅人的。

    在四皇子这儿碰了一鼻子的灰。她退让了。

    现在的结果。

    就是姑祖母也是看开了。

    在她与武嬷嬷的不断努力下。

    总算是开了口,愿意许她一门好姻缘。

    只要是宫里的赐婚。

    在武秀秀瞧来,就是能堵了府上的长辈们的斥责。

    出嫁了。

    又是一段新人生的开始。

    武秀秀愿意从新的开始,去重新努力的。

    所以,现在她在四皇子面前,就能更坦然。毕竟,谁都是谁的过客。

    往后余生,再不相见。

    武秀秀能做的,就是祝福了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这几位在她的生命中,有过一些相遇的皇子们,能未来更前途远大。

    而她呢。嫁一个好夫君,然后,生儿育女,平凡的过一辈子。

    “……”

    四皇子司马礼摆摆手。

    这算是让武秀秀起身。

    武秀秀谢了话,起了身。

    在四皇子来了时,五皇子时也是把目光挪到了四皇子身上。

    “四哥,你来寻我的。”

    司马逸伸手,去拉一拉哥哥的衣袖。他道:“走,走。咱们赶紧的。可不敢担忧了回皇子所,咱们还有功课要做呢。”

    司马逸知道的,四哥对待武表姐似乎不那么喜欢?

    所以,他就当了一个缓和气氛的。

    “……”

    四皇子司马礼对着武秀秀一颔首。

    然后,牵着弟弟走了。

    瞧着这哥俩离开的背景。

    武秀秀沉默了起来。

    回了皇子所。

    哥仨一起。

    司马贤似乎有心事的样子。

    倒是司马礼和司马逸一起牵了手,还是四皇子听了弟弟的唠叨。他很耐性的,听着弟弟说话。

    四皇子从不打断了弟弟的话。

    当然,他也没法子打断。

    所以,这让五皇子很有谈兴,他是越说越兴奋。

    到最后,一到了皇子所时。

    三皇子先回了他住的院子。

    一下子气氛变了。

    让五皇子住了嘴。

    “四哥,你瞧瞧,三哥变了。”

    五皇子在演戏,还有点小委屈的样子。

    “……”

    四皇子司马礼点点头。

    表示他赞同了弟弟的话。

    “……嗯。”这把五皇子司马逸给咽着了。他就是打趣一句,没当真的。

    哪料想四哥当真了。

    “……”

    在见弟弟愣着,四皇子拉了弟弟一把,把五弟拉进了自己的院子。

    进了书房里。

    四皇子用笔,跟五弟交流。

    “小五,你很喜欢武姑娘?”

    四皇子司马礼问道。

    “三哥、四哥,你们都对武表姐有偏见,其时,武表姐人挺好的。她心地善良,也是一个性子好的。若是我年岁大些,我一定求了父皇、母后,把武表姐许给我做媳妇。”

    五皇子一边说,一边比划了。

    他的小脸蛋儿上,全是认真的。

    真不假。

    在五皇子司马逸看来,如果不是年岁差多。

    去求父皇、母后,一定当了小孩子的笑话。他真想有一个武表姐这样的媳妇。

    能陪他玩,又能哄他。

    还是什么事情都为他着想。又不管束了他。

    简直就是完美的媳妇。

    最主要的,还是五皇子司马逸一直观察出来的。

    武表姐是一个好人。

    像这等好人,也能配他这等好人。

    “你想三哥娶武姑娘?”

    四皇子写了纸条,继续问道。

    “母后不会同意的。”

    五皇子司马逸摇摇头。

    “我瞧着,武表姐一直讨好了母后。可母后好像不喜欢武表姐。”

    五皇子司马逸抓抓头,他很烦恼。

    不知道武表姐那般好。

    为什么母后不喜欢呢。

    他好困惑的。

    对于小五的看法。

    四皇子司马礼当然不会告诉了弟弟,因为这一位武姑娘给牵连的。

    关于他的哑疾不是天生的。

    而是人害的。

    这等事情,其时,在四皇子看来,已经陈年往事,就不必跟小五讲,免得他知道后,又要为难了。

    毕竟,四皇子司马礼是真疼这一个弟弟。

    这一个弟弟也听了他的话。

    比起三哥。

    其时,四皇子司马礼发生,他跟五弟的感情更好。

    可能五弟是一个话唠,他是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他们这一对兄弟,真是天生注定的兄弟命。双方都觉得对方人好。

    “唉呀,我若是长大了,那就好了。我就能娶了武表姐。”

    五皇子司马逸继续感慨。

    他舍不得武表姐。

    四皇子司马礼听着弟弟感慨。他伸手,摸一摸弟弟的小脑袋。

    “去写功课,明天师傅要检查的。若你写不好,你的伴读又要挨手板。”司马礼写了纸条。

    那是告诉弟弟赶紧的去做作业了。

    毕竟,弟弟的两个伴读在四皇子眼中,挺可怜的。

    这替不省心的五弟,那是挨了太多的手板子。

    “……”

    本来想唠叨的五皇子,一下子哑语了。

    他想着功课,他脑仁疼。

    他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

    “明明母后当初哄了我,说是上书房学业轻松的……”

    五皇子巴拉巴拉的,都是想吐糟了他家的母后。

    母后哄他,害他去上学读书,害他不浅啊。

    想当初,如果赖在坤宁宫就好了。

    如今进学,好辛苦的。

    “……”

    四皇子司马礼伸手,摸一摸五弟的狗头。

    哄了五弟去做功课。

    四皇子也做了自己的功课。等他完成自己的功课后,发现五弟那儿还在神游物外。

    至于功课做完了吗?

    没有。

    四皇子没生气。

    他对于备懒的弟弟,那是有心里准备的。

    为给弟弟收拾烂摊子什么的。

    他习惯了。

    或者说,他习惯了,他的人生里,有这么一个调皮一点。也是依赖了他的弟弟。

    于是,四皇子有耐心的,一起陪着五弟做了他的功课。

    他盯着,看着五弟做功课。

    当然,不忘记了,还是写了仔细,让小太监去拿了点心。

    总归,是五弟爱吃的。

    这是奖励。

    等五弟功课写好了,这就是哄了小孩子的。

    小少年嘛,哄一哄,就是忘记特大。

    于是,等着五皇子做好功课,点心也吃了。

    四皇子才是送了五弟回自己的院子。

    这时辰,可以沐浴一下。

    然后,早些睡下了。

    到是在回了自己住的院子时。

    四皇子停了脚步。

    他望了一眼三哥的院子。

    司马礼走近去。

    他见到了三哥司马司马贤的书房里,还是亮着灯。

    他敲了门。

    然后,听着屋内传来一声“进来”。

    司马礼进了屋。

    司马贤抬了头,看着是四弟。

    他说道:“这般晚了,四弟可有事?”

    司马礼走上前。

    他拿了笔,写了话。

    “三哥有心事。”

    司马礼很肯定的说道。

    “一点小事。”

    司马贤很淡定的回道。

    “可要弟弟帮忙?”

    司马礼再问道。

    “没什么为难的。四弟不必担忧。”

    司马贤回了话。

    司马礼的目光,注视了三哥良久。

    他点点头,然后,拱手一礼,接着,便是告辞离开。

    等离开了三哥的院子。

    一路上司马礼都在想一件事情。

    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与三哥生疏了。

    什么时候啊?

    司马礼自己有些想不起来。

    可司马礼知道一件事情。

    他嫉妒他的三哥。

    明明司马礼知道的,这一种情绪很丑陋。可它生了根,发了芽,在心间就是止不住。

    在面对三哥时,他会自卑了。

    可在面对五弟时,他只会开心。

    如果说三哥给他的是无限的压力,与一种向往。

    那么,五弟就是一颗开心果。

    三哥身上,有父皇、母后的关注,最多的关注。

    以及一种期待。

    他呢,他没有。

    他一切的前途,父皇、母后都没什么期待的。

    他的未来,在他长大了,懂得明白时,就已经知道注定。是的,一切注定了。

    司马礼有一种遗憾。

    在他自己的身上。所以,他想教导好五弟。他盼着五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得到父皇、母后重视的皇子。

    这是一种什么情绪?

    或许是他得不到,他就盼着,有人能替他得到?

    “……”

    司马礼忍不住的自嘲了。

    司马礼眼睛不瞎。

    他其它有些事情看懂了。

    武秀秀的讨好。

    眼不瞎的,都看的清楚。

    三哥在避嫌。

    他呢,他只是不怎么喜欢了武秀秀,一种先天的带了多疑。

    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

    司马礼看的很清楚。也许他的三哥都没有意识到。

    在司马贤的心中,武秀秀一角位置的。

    只是,许是前程,许是父皇、母后的期待太深。他自己都是故意的忽略。

    “……”

    司马礼想着。

    江山、社稷,美人、欢喜。

    江山社稷很重要。

    心悦一位佳人人呢?

    司马礼有他的看法。

    对于武秀秀,他是一种什么想法?

    也许只是淡然的,相信了五弟的看法。武秀秀人好。

    其它的,没有。

    又或许,他只是想拆一拆三哥的感情。

    他的三哥啊,真敢去做了争取爱情的事情吗?

    司马礼的唇畔是勾起了一个弧度。

    他想笑的。

    坤宁宫。

    越临近了新春佳节。

    宫里的喜庆气氛,也是浓了起来。

    玉荣在晚膳时,见到了正统帝。

    这一对帝后,还是一起用了晚膳。

    然后,皇帝跟玉荣提了一事。

    “老四求了朕一件事情。”

    皇帝说道。

    “……”

    玉荣有点儿纳闷。礼哥儿求什么事情?

    在玉荣的印象里,这一个儿子一直挺沉默的。

    “圣上,礼哥儿求的何事?”

    玉荣决定还是问一问。

    总得知道是什么事情,再给了确切的态度。

    “母后让咱们给武家的姑娘指一门婚事。这算了结她老人家的一桩心愿。这一回,老四求了朕,他想娶了武家的姑娘做嫡妻。”

    正统帝的话一出口,把玉荣雷的一个愣当场。

    在玉荣的印象里。

    她的四儿子可从来没对着武秀秀有什么特殊的啊?

    哪来的感情,没苗头的。

    这突然的求婚,为了什么?

    莫不成,她家的礼哥儿是一个小心眼。

    准备把武秀秀娶回家,然后,报复回来他哑疾的事情?

    应该不能。

    玉荣觉得他家的小四,没那般小心眼儿。

    这心胸,不至于这般窄。

    “礼哥儿那……我去问一问。”玉荣迟疑了一下,这般给了一个答案。

    “也成。梓橦你去问一问。朕这儿,老四求话,写的奏章里就是夸了武家的姑娘,说什么青梅竹马,信了皇祖母的教导。觉得武家的姑娘是一位淑女,可甚为良配。”

    皇帝摇摇头。

    他有些不懂四子的真正用意。

    又或者真是少年初初动心,真是有青梅竹马的感情?

    瞧着皇后的态度,正统帝又是疑惑了。

    这一晚。

    玉荣睡的不踏实。

    为了她家的礼哥儿,她真不歇好。

    于是,次日。

    她差人去传了话。

    这一日午膳。

    玉荣想单独的,跟儿子聊一聊。

    母子想聊话。

    这自然也是容易的。

    当天的午膳。

    玉荣与四子礼哥儿简单的用了些。

    然后,消食时。

    玉荣在宫人送了茶水点心后,全是打发走了。

    殿内,安静些。

    玉荣问道:“礼哥儿,你真是想娶了武家那一位秀秀姑娘?”

    司马礼瞧了一眼旁边备上的笔墨纸砚。

    他提了笔,写了话。

    “……”

    玉荣看了儿子递上的话。

    上面写的清楚。

    这儿子是铁了心,是想娶了武秀秀。

    对于武秀秀人好不好?

    小姑娘人不错。

    这一点玉荣承认的。

    可这承认人不错,不代表了,她想有这么一位儿媳。

    打从四子司马礼的哑疾查出来后。

    她看武家就是不顺眼。

    如果不是皇太后……

    往后,玉荣不想多提。

    玉荣现在想清楚的,就是儿子的真正态度。

    “婚姻乃人生大事。你要知道,你的嫡妻是一辈子陪了你的人。您若不喜,这会让你一辈子都过的不安生。”

    玉荣很慎重的提了话。

    她就怕,儿子想差了。

    “……”

    然后,玉荣又见到了儿子写的话。

    上面更清楚了。

    玉荣摸到清楚了。

    她这四子礼哥儿的心思。

    与其挑了大选的秀女。

    这武秀秀是宫里长大的,彼此知根知底。

    当然,不可否认的,这人的品性,司马礼信任了。

    何况,小五也喜欢这一个嫂嫂。

    将来叔嫂的感情也不错。

    这有利于兄弟间的好感情。

    依着司马礼的意思,他就想娶一位贤妻。

    “……”

    玉荣想叹一声。

    可她瞧了儿子认真的眼神。

    “你再去想想。你多想想,能反悔的。”

    玉荣摆摆手,说道:“总之,母后给你时间,你再考虑三天。”

    “礼哥儿,慎重些。你得知道,皇家没有被休的儿媳。一旦武家姑娘成了你的嫡妻,那她就会一辈子陪在你的身侧。生与死,都是一家子人。”

    玉荣给了警告。

    如果这般后,儿子铁了心要娶?

    如果是贤哥儿。

    玉荣早反对了。

    毕竟,贤哥儿前程不同。

    他的嫡妻,不能由得自己的意愿。

    想一想,太子东宫的那些妻妾。

    皇帝指的婚,肯定背后都是有关系的。

    贤哥儿想争了。

    如果没得力的妻族。那是妄想。

    毕竟,东宫现在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庞大。

    不可否认的,玉荣在中间也是添了料。

    她不怕东宫势大,她怕东宫势不够大。

    她为何想挑拔了一下两位良娣,给二人多些赏。明里暗里的一些暗示?

    不外乎,她想让东宫的人,都生一点子野心。

    玉荣在琢磨了。

    一旦东宫势力更大时。皇帝发现,他的儿子不那么安份。

    储君还是摸上了兵权。

    那时候,皇帝如何想?

    玉荣等待了结果。

    她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她已经得了一些消息。

    太子吃了饵食。

    玉荣想说的,便是果然啊。

    人嘛,野心都是越来越大的。

    太子是凡人。

    也是有翻的志气,想做一翻的事业。

    可人活世间,上位者想做事。

    是要有自己的人手。

    那么,太子一旦动起来。

    加之,他妻族们。

    玉荣在等待了开花,等待了结果啊。

    “……”

    四皇子司马礼很沉默的,起身,拱手一礼。

    这是他的态度。

    玉荣摆摆手。

    到底是顺着儿子的意思,让他多想想。

    皇帝那儿,玉荣自然也讲了,她的态度。

    这是让儿子再考虑考虑。

    三天后。

    玉荣等到了四子礼哥儿的答案。

    这是一个倔强的人。

    答案还是如旧。

    在坤宁宫中。

    玉荣头有点儿疼。

    可她当娘的,真是心疼了儿子。

    她倒底还是妥协了。

    “也罢。”

    玉荣摇摇头。

    “母后不勉强了你。若你真愿意,这一桩婚事,母后去给你父皇递话。便会赐婚与你们。”

    玉荣是一个做事果断的。

    礼哥儿的一辈子,还是让玉荣心有愧疚的。

    毕竟,礼哥儿会得了哑疾,是她没本事,这一个当娘护不住孩子。

    所以,这是她的一处心伤。

    如今孩子求了话。

    既然孩子乐意了。

    玉荣也便是同意了。

    至于武家那边?

    玉荣只有冷笑。

    这般送女儿入宫,为的就是嫁给皇家做儿媳。

    这嫁哪一个皇子嘛,自然是皇家做主的。

    至于武秀秀?

    那姑娘自个儿认命的,听了赐婚。

    想来,玉荣知道的,只要赐婚了。

    寿康宫的那一位武嬷嬷是宫中的老人,会给武秀秀扭一扭心思的。

    皇家的儿媳。

    可不容易做了。

    哪一位皇子妃,都是一位尊贵的主儿。

    哪怕四皇子有哑疾,可将来一个王爵是一定的。

    那么,四皇子妃就注定了是一位王妃娘娘。

    玉荣心中有数儿。

    当然,在跟皇帝讲了后。也去了寿康宫。

    把皇帝的意思,与皇太后讲一讲。

    寿康宫中。

    皇太后听了皇后的话。

    她真没什么精神的。

    可一听了皇后承诺的这一桩婚事。

    皇太后勉励的提了精神。

    “好。”

    皇太后给了一个答案。

    她还是招招手。

    是武嬷嬷这一位听用的,赶紧的应了话。

    皇太后指了武嬷嬷,说道:“等秀秀大婚,嬷嬷就做了秀秀的陪嫁嬷嬷……”

    皇太后的目光,望向了武嬷嬷。

    “奴婢舍不得太后娘娘。”

    武嬷嬷跪了下来。

    “皇后,就让礼哥儿、秀秀给武嬷嬷养老……”

    皇太后伸手,握紧了玉荣的手。

    明明皇太后用力了。

    可玉荣却是感觉不到皇太后使了多少的力。

    “嗯。”

    玉荣点点头,说道:“依了母后的意思。”

    “他们两个小辈,也是多赖嬷嬷往后提点提点。”玉荣这话,自然是跟武嬷嬷客套了。

您正在阅读《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的章节:第114章
手机阅读地址:https://m.77xs.cn/html/58092/15542711.html

【高速文字首发 WwW.77xs.cn 千千小说网 手机同步阅读 m.77xs.cn】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